秦淮诗
2024年伊始,各项体育赛事如期进行。下面,谈谈在卡塔尔举行的亚洲杯足球赛,中国足球队首场0:0平塔吉克斯坦;再战0:0平黎巴嫩;三战0:1输给了卡塔尔队。3场比赛,1球没进,小组未能出线。便早早偃旗息鼓,打道回府。
提起国足在赛事上的表现,有些话非说不可,否则如鲠在喉,不吐不快。塔吉克斯坦队和黎巴嫩队,在世界足联排名为100名之外。特别是黎巴嫩,还是中东地区饱受战乱的国家,训练得不到保障,我们都打不赢。卡塔尔是东道主,在小组提前出线的情况下,人家是诚心诚意地想我们赢,因为我们的球迷多,可以提高上座率,于是有意让替补队员上场。如果放弃防守,会有打假球之嫌疑。结果呢,还是打不赢。有个成语叫“蓬生麻中,不扶自直。”意思是蓬草生长在大麻田间,由于大麻杆直立,蓬草亦自然而然地挺直。这个成语用来比喻中国足球队,在国人不离不弃的关注与现场震天动地的“加油”声中,已近似于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环境中,应该乘势而上,以小组第二名的资格出线。而国足偏偏不领这个情,让球迷们望眼欲穿,还要年复一年地等待下去。唉!真是恨铁不成钢。
网络上又看到两个帖子,一个是足协反腐,从分管足协的体育总局领导,到足协主席,层层向下至球员,都涉及行贿受贿。一个是晒足球队员年薪和所拥有的豪车,那是几百万的年收入,座驾是世界名牌,争奇斗艳。我才有所领悟:原来我们的足球大环境并不是很好。将足球变成了金钱交易,怎么能够诞生货真价实的球星?到了国际赛场,技不如人,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一场不胜,堕落成三流球队。
中国足球,沉疴已久,早已成为鸡肋,食之无肉,弃之有味。这个味指的是什么呢?我以为是足球运动固有的魅力味道。偌大的一个体育场,赛场上绿草茵茵,也叫绿茵场。一分为二,代表甲乙双方;各有个球门,有11名队员,其中指定一位守门员,可以手脚并用,另外20人,只能用头和脚去争抢一只皮球。在规定的时间里,以进球数分胜负。双方交战,排兵布阵,运用到了战略战术。战略是根据赛制安排以及对手的实力制定。战术体现在排兵布阵上,433阵形,偏重于进攻;532阵形,偏重于防守,等等,听教练指挥。优秀的运动队,队员之间心领神会,配合默契。带球过人,在人丛中似穿花蝴蝶;长距离奔跑,一骑绝尘,或传球,或射门;有人过了中场,三盘两带,突然一记远射,只见皮球象一发炮弹,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那弧线有时象天上的彩虹,有时象香蕉形状,守门员够不着,只能眼巴巴地看球钻进网窝。门前争抢,有人在乱军之中高高跃起,头球建功;有人晃过守门员,轻推入网,让观众赏心悦目,如痴如醉。诠释着个人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巧妙融合。
或许是看多了足球强队比赛,例如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欧洲的德国和法国等世界强队。对比亚洲的足球,特别是中国足球,曾经得出个结论:足球这项运动,不适合中国人。我们运动员的奔跑速度,脚上的力度,远远不如欧美运动员。这样说是基于我们的体质,比不上欧美人的高大强壮,往往在激烈的对抗中,处于下风。在比赛中,还有个规则叫合理冲撞,两军对垒,我们是先天不足。如若不信,你让国家队与中学生队打场比赛试试,保证让你眼花缭乱,猫戏老鼠一般,想怎么踢就怎么踢,潇洒得很。这样说,是反过来证明中国队遇到欧美强队,亦是被玩于股掌之间。这就是差距的来源。
然而,用人种原因去评论欧美足球与亚洲足球的差距,是悲观消极的说法。当我们看到阿根廷足球队,在世界杯赛场上夺冠的表现,被评为世界足球先生的梅西,身材与亚洲人相似。还有日本、韩国和沙特阿拉伯队,自国内建立联赛机制后,进步显著,在亚洲排名,位居前列;在世界赛场上对抗欧美强队,也绝非不堪一击。再说中国女子足球队,进步神速,不但夺得亚洲冠军,与欧美球队比赛,互有胜负。还有女子篮球队,也屡屡战胜身高马大的欧美强队。这些都说明,用人种去评论欧美足球与亚洲足球的差距,显然是不科学的。主要原因,还是自身努力不够,打铁必须自身硬。
说中国足球队是亚洲的三流球队,谁能心甘情愿啊?这样定位虽与国运不符,却无可奈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足球被称作是第一运动,咱殃殃大国,缺席也是不行的。现在的国家队,应知耻而后勇。获得新中国第一个乒乓球世界冠军的容国团,有句名言: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国足亟待整顿风气树立信心;球员需要公平竞争的机制;球迷呼唤绿茵场星光灿烂。股市上有句话叫触底反弹,而今足球跌入三流,就是底了。不必再考虑面子和里子的问题,摒除杂念,轻装上阵。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放手拼搏吧。每赢一场,都是胜利;每负一场,都是磨练,反弹的空间非常大。我们有甲、乙级足球联赛的多支队伍,喜欢足球运动的年轻人很多,不知不觉、不慌不忙中,会有人出类拔萃。困难象弹簧,你强他就弱;是金子,必定放光芒。中国足球,触底反弹待后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