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没落的“粤军王朝”
特约作者:饶晓辉

曾几何时,在中国的职业联赛男子两大球类项目中(男足和男篮),广州恒大男足和东莞大益男篮,无论是在国内联赛还是在亚洲范围内,取得过无数辉煌的战绩,可谓是两个项目中的标杆。
做为一个球迷,我对广州恒大足球和东莞大益男篮,算是情有独钟。一方面或许是因为在广东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爱屋及乌吧!但重要的一点还是他们的精湛球艺和傲人战绩,看着都叫人振奋无比。2011年,当时的广东地产巨无霸许家印,盘下了原广药集团旗下的足球。初涉足坛,靠着“金元时代”的大手笔,招兵买马,当年就问鼎中超联赛的冠军,创造了中国的“凯泽斯劳滕”神话。此后的十余年间,从未让冠军旁落过,并在2013年一2015年间,成就了三年两夺亚冠冠军的辉煌。但后来,随着恒大集团发生的“地震”,昔日这支让亚洲各俱乐部都闻风丧胆的“铁血之师”,亦落得个树倒猢狲散的悲惨命运。
做为中国球类项目的另一面旗帜,广东东莞大益男篮,同样出类拔萃。鼎盛时期的中国男篮在亚洲甚至在世界篮坛,都可以说是顶尖水平,这其中离不开广东东莞男篮的贡献,像王仕鹏、朱芳雨、陈江华、杜锋、李群、易建联等黄金一代的国手,都出自于广东男篮。俱乐部层面,广东男篮更是在国内联赛一家独大,曾经的CBA联赛十一冠王的广东王朝,至今无人能及。随着老将的退去已变得青黄不接,虽说还没有沦落到恒大足球的处境,但往昔的统治力已经渐行渐远了。
诚然,在竞技体育的舞台,胜利与失败共存,且没有什何一支团队和个人能成为“常胜将军”。但像广东两大球类项目如此断崖式的没落,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和体制问题有关,也有球员能力的下滑和教练的执教水平,以及俱乐部管理层面上的失策相依。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更难。对于广东男篮而言,冠军的底蕴深厚,只要俱乐部管理层,重新审视球队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模式,通过全面的反思和调整,重整旗鼓再出发。假以时日,我们有理由相信,广东男篮一定可以重拾往日的辉煌。

作者简介:饶晓辉,笔名:筱野,网名:竹林听雨,江西抚州东乡区人。1981年10月至1985年10月在福建厦门某部服役。1982年开始文学写作,先后在《解放军报》、福州军区《前线报》以及厦门、泉州等新闻媒介发表稿件。1992年南下广东汕头,就职于一家工艺进出口公司,任公司中层管理。期间,在《羊城晚报》、《汕头日报》、《特区晚报》等发表各类稿件千余篇,并被南方报业集团《汕头特区晚报》聘为特约记者。都市头条采菊东篱文学社执行副社长、特约作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