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 期 作 者 觅 真(中国)
海外头条总编审 王 在 军(中国)
海外头条副编审 Wendy温迪(英国)
海 外 头 条总 编 火 凤 凰(海外)
图片来自作者

虎头鞋
文/觅真
老了,孩子大了,身边空空,回忆则成了美妙的灵魂滋养。
这,忘记几十年的虎头鞋,从岁月深处跳到我的眼前。
我通过自己小时的照片看到我曾经穿过虎头鞋,也戴过虎头帽。
女儿一周岁时,我也给她做过虎头鞋。
因为北方天冷,为了保暖,孩子一定要穿棉袜裤。
我则周一块小绿黄格子的花布,给女儿做了棉袜裤,就是棉裤和棉袜连在一起。
因此就要穿虎头鞋,一是因为虎威武雄壮,寓意孩子虎头虎脑壮实,二是虎头鞋肥大,才能把棉袜脚穿进去。
做虎头鞋得有花样子,就是剪纸的虎头花样儿。然后贴在鞋邦头上,用黄线绣眼睛,眼珠是黑线绣,眉毛也是黄线,眉心印堂黄线绣一个王字,虎虎生威。铮铮发亮,嘴巴钉一缕线当胡子。
吹胡子瞪眼睛的一只老虎就出来了。
鞋邦则是里面一层布,外面一层布。先用面粉放一点水搅一搅烧开成浆糊。先在木板上涂一层浆糊,再贴一层布,然后再抹一层浆糊,贴一层新布,放在太阳底下晒干。然后成了隔被,再比着鞋样剪下来。沿边,两片合拢,前门缝结实,开始绣虎头。
上鞋就是把纳好的鞋底和做好的鞋邦缝制在一起。
这样的鞋子要翻上,就是处面看不到针角,鞋面的底边翻对着和鞋底制作起来。那是有点难度,用大针,用细绳,做出来才结实,耐穿。
哦,做的时候也满怀喜悦和期待的。做成了给女儿穿上,她开心得眉飞色舞。
一晃,我老了,外孙女也读初中了。
城市里出生的外孙女,我是一针一线也没给她做过。
给女儿曾经做过的衣裤,和老虎鞋在岁月的尽头,都带着欢笑,色彩,及女儿小时候的可爱那么清晰而来!
手工做的老虎鞋,现在竟成了非遗。可惜,只在我的记忆里。

杀猪宰羊过大年
文/觅真
记得小时侯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
杀猪可不简单,得请杀猪匠,几个男人把一头肥猪五花大绑,猪嚎叫的声音传遍村野。那是生命绝望的徒劳嚎叫。
放在案板上,四条腿都绑得挣扎不掉,杀猪匠用杀猪刀刺向猪的喉管,那血就跟着猪嚎叫的声音咕嘟咕嘟流到盆子里,血流完了,叫声止了,猪直挺着死了。
在血盆里撒点盐,血就凝固了。待得日后可以炒白菜,加粉皮加猪血。热腾腾的杂花菜的。
血放光后,在院子里垒起大灶,用八印大铁锅烧开水,水开了把开水泼到猪身上,死猪不怕开水烫。
烫均匀了,烫透了,刮猪毛。然后开膛,猪肝猪肺,都掏出来,那肠子要翻过来用碱水反复洗,才能炖煮炒。
中午那道菜,是蒜苔炒猪肉片,先等杀猪匠吃好,我们才能吃,养了一年的猪,肉可香了。吃完后,我们就把猪水泡当气球玩儿。
杀完的猪肉,白晃晃的用铁钩吊着,这就得准备大锅炖,水要多放,放五香,还放钱菜菇芉子,好熟。把猪筒子大解八块,炖吧!这时得需要硬火,灶堂里要烧木头棍子或棉花柴,先是大火,后是文火。满院飘香啊,我也是个馋猫,玩儿一会儿,回到大灶前,娘就给我从锅里拿出一条胁骨,上面的肉都熟得颤抖,好不诱人。
一锅一锅炖完了,得连汤带肉冻在小缸里。等凉了封起来。
要吃好长时间!
猪头用来供祖谱和神
。
年三十一大早,娘把家谱挂出来。八仙桌上供上菜,馒头,一碗一盘的,大猪头供前面,香,腊烛点起来,大哥在院里放鞭炮,迎接仙人。
宰羊就不用请人了。我大哥就会。我特别喜欢羊,他宰羊我不敢看,出去玩儿。
你可不知那小羊糕多可爱,蹦蹦跳跳,跳到水缸台上咩咩地叫,嗲声嗲气,眼睛里那是纯洁的湖水,一只两只,三五只,都被大哥养大。母猪生崽,母羊生崽都是大哥接生照顾。
我放了小学,给羊拔草吃,吃得山羊胡子都绿了。
是吧,我还常常爱不释手地抱小羊。所以杀羊我不敢看。
只知道,羊要剥皮毛,那皮毛要去加工,回来就柔顺柔绵。可做羊皮大衣,我大哥做过一件,我娘做的是黑亮的羊糕皮毛,我爸爸那是从承德买的羊皮大衣。
羊肉可炖,可包羊肉饺子。
剁碎,放生姜沫,五香烤黄扎粉,葱花放一点,酱油来一点,麻油来一点,再放一点食用油,盐放一点,调得馅可香了。饺子熟了,一咬一兜油!
杀了猪,宰了羊,再蒸馒头,枣糕,黄面,满屋热气腾腾,
再加上我爸从承德带来的年货,牛肉罐头,猪肉罐头,苹果,桃子,杏子,梨罐头。毛栗子,山核桃,花生,蜜枣,等等。
提干的干哥也回来了,小叔,大叔,大叔,三叔只从我爸来了后,每晚来聊天叙旧,黑木耳炒蛋,炒肉,醋溜白菜,油炸花生米,小酒温上,天南地北就说开了。
年初一拜年,我们家男男女女,工农兵学商,很气派,到谁家去拜年,就得半院子。
那温馨的过年气氛
温暖了我一生。现在回忆还是那么温馨。

作者简介:张印珍(1953~~)网名觅真,中国大陆河北沧州人。现居宁波。作品散见海内外纸媒、网媒,近年来,着力于现代诗创作,被人誉为东亚鸽子。
虽是宁波市作协会员,出过散文集《心灵花园》,《花开的声音》,也出过第诗集《荒漠微光》,《新芽》,部分诗歌录入《上海滩诗叶》进入大世界基尼斯。诗观:诗具佛性,救赎自己和别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