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简介】雪瑞彬。笔名:故乡雪、故乡云。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新诗高地年度新锐诗人。作品见于《诗林》《诗歌月刊》《诗词报》《江河文学》《奔流》《鸭绿江》《青海湖》《人民日报》《中国家庭报》等百种杂志报刊。多次入选《中国诗歌网•每日精选》。部分作品被收入多个现代诗歌年选年鉴。获中国郦道元山水文学大赛金笔奖。诗歌修行者。

《凡尘落入慢镜头》(组诗)
作者/雪瑞彬 (陕西)
1.逃不脱的黄昏
滚烫的激情倾泻的那一刻
黄昏便在江面
洗尽了最后的浓妆。
像在秋霜里脱去外衣的柿子
终于低下了头。
暗淡的面色,布满了褶皱。
多像母亲,送我远去转身的背影。
无法逃避
岁月的秋风,拿走了最后的羞涩。
但那江水融入心里的
不是司空见惯几近麻木的颜色。
仿佛母亲初心,在我的余生不断重复。
2.月光咬着手指
并不意味,带有羞涩矜持的暗示
过了冲动的年纪
有风偶遇最好,最多
可以多看几眼,那一袭洁净的长袍
穿在谁的身上都不合适
母亲枯树般的身体
早就撑不起圆润
妻子繁忙的,无暇打理岁月的褶皱
只有我,在如雪的月光里
流完了,那些年该流完的眼泪
才敢咬着手指,让岁月清算
一直在等待结果,不敢视为无奈的幼稚
面对洁白纯真,犹豫和忐忑之后
咬着嘴唇,试图把染上的污迹
洇入背后的阴影,藏起
3.林间书
犹如翔游在溪流里的鱼,不再担心
骄阳,蒸腾的云
烘干内心,守护多年的清净
微风吹来,像母亲曾经摇动的蒲扇
把蝉鸣摇成鸟鸣
风如蝶翅,那时候
我还不懂树叶在风中的沉思
现在细想
屋檐下的阴凉与这片林荫
没有太大的区别
遗憾的是,母亲劳作的地方没有阴凉
弯腰的稻秧最后留下枯黄稻茬
还有我所理解的姿态
未到结尾
许多莫名的感动,还在林荫某处躲闪
4.洇入烟尘
窗外的云和巷口的雨,请慢一点
拉低眼神和帽沿
不要对委身的屋檐,还有过度
甜腻的风视而不见
乳名的余音,在母亲的泪水里洗净
积攒了许多场
想不起模样的大雪,试图把
满是悔意的过往抹白
不提时光磨盘的艰难,不谈论风干的汗水
转身强忍的泪点太浅
以至于,抹白的部分含水量过于丰沛
每次踏入
都被洇入人海茫茫的烟尘
涟漪荡到我眼里
才想起你投下的石子。风走了
才向落叶打听去向
要想知道眼泪滂沱幕后的情节
不用细看表情
头顶之上,黑夜的胸腔忍没忍住
最后炸响的雷声。不再新奇
暴风雨之后的彩虹
适合黎明前夜慢慢地反刍
重新回味
舌尖上贪恋的,是站立的稻谷
和躺倒的清泉
6.喇叭花
攀上墙头,是想倒空秋雨
积攒已久的幽怨
不再憋红了脸,吹不出花蕊里的歌
蝉鸣里藏着安静,对蟋蟀的议论
捂住耳朵
欲言又止,秋霜白不过冬雪
原想吹吹打打,热热闹闹燃放烟花
只不过风声的吆喝也翻过了墙头
立秋之后,暗哑一生的喇叭
别在腰间
像爷爷别着长烟锅,牵着牛
朝收完庄稼的深秋行走
7.红芦苇
没曾想,丰收的秋风由此路过
竟意外把你给熏醉了
脸颊,刘海和眉毛一样绯红
挥手辞别远去的江波
南去的雏雁,忘了带走你的问候
晚霞也忘了
收回晾晒的云衫,让星光误以为
夜归的游子
围坐在你燃起的篝火
春天在第二十个节气,打听你
路过的清晨和黄昏
每当临近年末,才想起洇入泥土的
白雪搀扶着你
走回故乡葱茏的画卷
8.悬崖上的树
许多年了,悬崖始终不肯透露
身处绝境的缘由
浑然不知,到底揣着多大的胆略
让路过的流云
甘愿摊开月光的棉被,为孤独的眺望
展开云海苍莽的大雪
毕竟立足陡峭,回旋的余地狭窄
风刹不住胆战心惊的脚步
何况江河湖海太远
怎能随便流下一滴清澈的泪珠
与秋霜和冬雪比白
和石头比试,中年之后的坚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