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从这时开始,我国进入了有文字记载的时期。商朝的第一个国王汤,在公元前16世纪灭掉夏朝创立商朝。到殷纣王时,商朝灭亡,历经六百年左右的时间。商朝的势力范围,最大时东至大海,西至四川,东北达辽宁,南跨长江流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大国。
《史记·殷本记》载:“有娥氏之女名简狄,吞玄鸟之卵而生契。”
“契”是商的祖先,从契到汤共有十四代,商经过五百年而强大,后经鸣条之战,灭掉了夏,完成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王朝的更替。
1983年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汉魏故城工作队在偃师县城西尸乡沟一带,发现一座古代城址。经发掘研究,确定为商汤当年所建的都城“西毫”。它大体为南北长方形,除南墙被洛河冲毁外,其它三面保存基本完整。东西宽为1200余米,南北长1700余米。全部夯土筑成,墙体厚一般18米,残高1-2米,距地表1-2米,北部山麓地带3-4米。目前探明有城门七座(东西各三座,北一座)若干条纵横交错的道路,大型建筑基址,最大的长、宽各200米,四周夯土围墙约3米,居中是一座长、宽各数十米的宫殿遗址。基址前有一条笔直的大道通往城南,大路西侧还有几座稍小的建筑基址相对应。
这座具有都城规模的城址,北依邙山,南临洛河。西距离汉魏故城10公里,西南距二里头遗址约六公里,处在伊、洛河平原上。
公元前16世纪,商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其在位13年。孔子将他与夏、禹、周文王同赞为“三代之英”。商汤,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朝代,商朝的开国之君。灭夏之后,为实现对当时中原各部落的有效控制,商汤经过深思熟虑,利弊权衡,经过综合考虑,随即将商汤的都城迁到西毫。
史载商君汤,在位13年。他勤政爱民,深入下情,鼓励各部落生产增效,深得民心。他亲自所做的很多事情,至今还流传在古都西毫(偃师)。
桑林祷雨,舍身为民。建立商朝以后,有一年,天下大旱,赤壁千里,路有尸俘。宫中的太史占卜后说:“要想祈求老天下雨,当杀一人祭天神,向神祈雨。”商汤听后说:“我正是为人才求雨,要是一定要用杀人的方式向天神求雨,请让我来当这个人。”随后,他便沐浴斋戒,乘白马,着粗布。在桑木旷野中向神祷告,随即大雨骤降,旱情消除。
还有一次商王外出,看见一个农民在树上挂网,希望四面八方来的鸟儿都飞进网里。商汤责令这名农民撤掉三面网,只留下一面。并祷告说:“鸟儿啊,你们愿意往左就往左,愿意往右就往右,千万不要进这个网”。充分说明商汤是一个仁义国君。对人、对鸟都从仁爱的角度出发来治理国家。

商城遗址的发现,是“七五”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洛阳首阳山火力发电厂,准备上马施工,对工程地址进行考古钻探。汉魏故城研究所工作队意外发现,在地下四米处有古城一座。经过五年多的发掘,遗址内有大型宫殿建筑和军事防御设施,城内排水设备完整,护城壕排水沟,大渠一应俱全。街道王城府兵营,城门排列井然有序。是商代早期城址中,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帝都。
“毫”本高台之形,含有京字之义。“夏曰邑,商曰毫,周曰京,其义一也。”即所谓都城,宗庙或盟地之所在处。史学家王国维《说毫》说:“古地以毫名者甚多”,其言甚是。《书·立政》云“三毫阪尹。”。《正义》曰:“皇甫谧以为,三毫三处之地,皆名为毫。蒙为北毫,谷熟为南毫,偃师为西毫”。《书·帝诰》云:“汤始居毫,从先王居”。即指汤灭夏之前所居之毫地。汤始居之毫是南毫(今河南商丘),灭夏之后,即建都西毫。“西毫在偃师。”古无异说。而在这“四毫”说中,以班固的“偃师尸乡西毫说”为最早。
偃师商城遗址的发现也证实了汉唐文献中记载商汤灭夏后,于“夏墟”建都城的真实性。专家在座谈时认为:偃师商城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座丰碑,它的设计布局特征是后世都城设计的样板。
在都城的选址上,它北靠邙山,南临古洛水,背山靠河,地势平坦。在军事和经济上扼守着洛阳盆地。平面宫城呈长方形,有宫城、小城和大城三重城垣及多组宫殿建筑基址。按发掘现场推断,它是分两期建成的,先建了一座小城,过了五六十年后,又建了一座大城。
小城临洛河,面积80万平方米,面朝后市,择中立宫,对称布局。大城是在小城基础上建起来的,并以此向北、东延伸,扩展而成平面呈刀形,面积扩展到190万平方米。大小城墙保存完好,皆由夯土筑城,大城有城门五座。
宫城大体呈方形,外围有宽约2米的夯土围墙,由南向北分为宫殿区、祭祀区、池苑区三部分。宫殿分为东西对称的两区,是商王施政处理国家大事的地方。祭祀区设置规模宏大,畜牲就有近百头之多。池苑区是商王休闲娱乐的地方,有长130米,宽20米的水池,也是古代最早的园林建设遗址。
偃师商城宫城,是我国最早的宫城遗址。在我国都城建设史上起着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宫殿的建筑上,已经采用了阁楼式的建筑风格。水道的高低差在一厘米左右,是相当准确的了。
商朝,在历史上统治了六百年。他的都城目前发现有偃师商城、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等。而偃师商城属早期保存最完整,它的建筑艺术,总结了我国仰韶文化晚期以来的建设都城经验。是研究我国早期帝王都城、宫城制度布局的最珍贵的资料。
偃师商城遗址2004年被列入首批大遗址保护名单。2006年国家文物局又批准了《偃师商城遗址保护利用的总体规划》,建设占地三千亩的偃师商城遗址“森林公园”。在遗址上建博物馆,调整道路规划,完成宫城、宫殿遗址的保护工程,使历史上商城部分建筑呈现在世人面前。
偃师商城的建成年代为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4世纪约3600年。它是商王朝时代真正规模的古代都城。是当时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中心,也是商民最看重的城市。商城遗址的发现是我国都城遗址考古发掘史上的一个重要考古成果。为全世界人民所瞩目。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