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汉俳?
说到汉俳,想必有很多同学会感到很陌生。下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俳句。
俳句,是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要求严格,受“季语”(即要加一个关于季节的词语)的限制。如松尾芭蕉的《青蛙》:“闲寂古池旁,青蛙跳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
诗人从中国唐诗宋词中汲取养分,经过不断改良和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俳句,其最大特点是句式极简而意象丰富。俳句诗只有十七个音节,诗分三行,每行各有五、七、五个音节,因其字数极少,俳人在创作时,更能专注于将内心的玄思妙想与自然的微光绮景相和应,于刹那间定格永恒,浑然天成,引人深思,令人回味。
所以可以说汉俳是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再创新、再发展。汉俳是诗词题材的一种,是一种崭新的诗体。汉俳是用汉民族语言吟咏和创作的俳句。

俳句是一种古典短诗,以十七个音组成一首诗。 诗的首句五个音(上五),中句七个音(中七),末句五个音(下五)。 故俳句又称俳谐、十七音诗。
汉俳又称俳句或俳律,1980年5月,赵朴初 先生依照俳句的形式,按五七五分三行写了如下的汉文俳句:
绿荫今雨来
山花枝接海花开
和风起汉俳
“汉俳”中国《诗 刊》公开发表汉俳。1982年5月9日《人民日报》也发表了赵朴 初、钟敬文等人的汉徘,引起当时的中国诗坛注目。
汉俳诗在体式上分为五七五式和三五三式两种,但三五三式 较为少见。

汉俳的押韵分为正体(押平声韵)和变格(押仄声韵或平仄混 押);其韵式分为三韵式(又称排韵式,即AAA式)和两韵式(BAA 式或ABA式)。例如:
荒草几时藏
忽如一夜换新妆
嫩绿掩枯黄
此体为正体,押平韵,排韵式,且平仄无误,为格律汉俳。
2005年3月23日,中国汉俳学会成立,而汉俳相关出版物亦 日渐增多,例如发表汉俳作品以及研究汉俳的刊物《汉俳诗人》,此 外也有汉俳专集出版。近年来网络的普及,中国文学的年轻华人亦有不少加入创作行列,令汉俳成为网络 文学受欢迎的体裁之一。

一、什么是汉俳
汉俳介绍
汉俳,又称俳律,是小型的律体诗。汉俳是以汉语言吟咏和创作的“五七五”句式的三句十七字诗歌形式。

(一)汉俳的硬指标:由十七个汉字组成,分三句,首句五个字,次句七个字,末句五个字。

(二)汉俳的软指标:符合诗歌的特点。何谓诗歌?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汉俳的分类
汉俳分为自由体汉俳和格律汉俳。

(一)自由 体汉俳
自由体汉俳无平仄和押韵的规定,只要符合575句式即可,可使用白话文创作。我把自由体汉俳分为入门自由体汉俳和高阶自由体汉俳。

1、入门自由体汉俳,旨在鼓励所有人都来尝试体验,所谓“人人皆可写汉俳”,逐步培养大家对汉俳创作、阅读和吟诵的兴趣。

2、高阶自由体汉俳,是在熟悉和掌握汉俳格律的基础上,为意境超然故,为义理奥妙故,不再拘泥于格律的限制,令意境的营造和义理的阐发更加舒畅自然。

(二)格律汉俳
目前我的创作以格律汉俳为主。以下汉俳的格律规则,是总结赵朴初先生及其他汉俳创作先行者的理论成果,结合个人的实践体会整理而成。

1.格律汉俳的用韵
(1)格律汉俳必须押韵,一韵到底,也可一、三句或二、三句押韵,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

(2)观当今诗词界,以何种韵表作为用韵依据往往各执一词,争论不休。汉俳是1980年创立的新的诗歌形式,无需背负历史包袱,为普及故,为与时俱进故,我主张汉俳应依以普通话读音为依据的《中华新韵》入韵。

(3)不排斥《平水韵》等旧韵,亦鼓励尝试粤方言、客家方言或其他汉语方言发音入韵。

2.格律汉俳的六种格律
以下列举常见的六种汉俳的格律,是参考近体诗的格律定规。三句十七字,却有六种格律变化,对比法度严谨的律诗,汉俳格律对创作的限制已经微乎其微了,而且并不需要考虑“对”和“粘”等律诗的规矩。

格律有六种:

(1)
仄仄仄平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仄平平(韵)

(2)
平平仄仄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平(韵)

(3)
平平平仄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仄(韵
仄仄仄平平

(4)
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仄平(韵)
仄仄平平仄

(5)
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平仄(韵)
平平仄仄平

(6)
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仄仄仄平平(韵)
平平平仄仄


汉俳的特点
第一:体裁短小,可即事即情即景即感成诗,立马可就,易咏易记,雅俗皆宜。
第二:抒情为主,体式虽小,但要情长味浓,使人读后深感芳郁酒前,爱不释手。
第三:措辞纤巧,以言浅意雅为高,情境幽美为佳。
第四,句子整炼。 全诗十七字,三句段。第一句五字为首,第二句七字为腹,第三句五官为尾。575谱式,序不可变。'
第五,昔韵和谐,一般要句句用韵,一韵到底。也有只在首句与尾句押韵的。
(要求平水韵,新韵注明,不重字)题材不限,自由发挥。

汉徘写作技巧<一>
汉俳的平仄单句择出来大体与绝律诗相同,无非平平仄仄平或仄仄平平仄,要么就是平平仄仄平平仄或仄仄平平仄仄平之类。
而汉俳的句数是三句,一共是十七字,分别是五七五,这与绝律相比便使一首整俳的平仄多了个变数,也是多了一点小自由。那就是在每句的平仄达标的基础上,只要整首诗里达到有一句平仄是与其他两句相反的,就足以称为符合平仄律。当然看平仄只看这句诗的二四六字,另外注意排除三仄尾和三平尾,并且最后一句用平音字收尾就好。
举个例子,某汉俳开头是平平仄仄平,第二句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第三句就应该是仄/平仄仄平平。那么,如果前两句是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第三句该是什么?当然也是平仄仄平平。这是为什么呢?前两句第二字都为平,第四字都为仄,第三句与前两句相反,自然第二四字按顺序是仄、平,如是对仗工整,加上合适的韵脚,正确的汉俳格律便成。那么如果开头是平平仄仄平,第二句是仄仄平平仄仄平,那第三句的平仄就宽泛多了,可以是平/仄平仄仄平,也可以是仄/平仄仄平平。
写出来的汉俳如果怕对仗不工整,可以找张纸或在手机上誊一遍,将每个字的平仄翻译在字下面,便可明了观之,改起来也就方便多了。
由此规律出发而来的平仄律有十几种,慢慢推敲,只要多加练习,一定能写出好的符合格律的汉俳。下附一个小练笔:
春 游
风过百花斜(平仄仄平平)
拾朵野菊头上别(平仄仄平平仄平)
笑声十里叠(仄平平仄平)

诗'词入门 汉俳祥解《二》
前情提要:汉俳详解(一)介绍了汉俳的历史渊源,和汉俳诗词鉴赏。
笔者学习汉俳认为,汉俳有固定的格律平仄关系,我们写诗把她的平仄要求当成数学公式一一对应,来写汉俳就可以了。写汉俳重要的是快乐,不必要拘泥太多古风古韵。如采用现代词语语调标注为(新韵)即可。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跟着笔者学习汉俳,一个小时,就可以灵活运用,三步成诗了。
汉俳格律举例:
平仄仄平平,(句尾字韵ing)———————春到瑞雪迎,
平平平仄仄平平,(句尾字韵ing)————宾朋齐聚自东瀛,
仄仄平仄平,(句尾字韵ing)———————世代传友情。
此汉俳,写的诗词平仄对应,每句句尾字迎、瀛、情:韵ing。押韵了。看懂这三句汉俳,我们学习的汉俳知识,不知不觉已经领会了,大半了

汉俳格律举例:
平平仄仄平,(句尾字韵an)——————清风四月天
平平仄仄仄平平,(句尾字韵an)———同学研制面包鲜
平平仄仄平,(句尾字韵an)—————成功喜笑颜
此汉俳,写的诗词平仄对应,每句句尾字天、鲜、颜:韵an。押韵了。看懂这三句汉俳,我们学习的汉俳知识,不知不觉已经学会了,毕业了。汉俳格律要求,如上对应的平仄关系,每句句尾字韵母,一样就可以了。

汉俳诗词鉴赏:本文指导陈慧静老师系广西柳城县人,大学文化,柳州市小学高级教师;是柳州罗池诗社理事、广西楹联学会会员。喜欢文学,爱好诗词。2021年3月参加全国诗词大赛获得一等奖。建党百年颂是陈老师所作的汉俳。
建党百年颂
平平仄平平,(句尾字韵ong)—————嘉兴战鼓隆
平平平平仄仄平,(句尾字韵ong)——真理追求向大同
平平平仄平,(句尾字韵ong)—————中华一片红

笔者,由于工作忙忙碌碌,疏忽了业余的绘画生活,触景生情即兴作诗一首,三步成诗。格律平仄都对上了,内容即兴,纪念我画国画的场景!
仄仄平平仄仄仄(思字古韵,句尾韵o)碌碌朝夕不思索 仄仄平仄仄(句尾韵o)————奋起书画墨

汉俳的认知
二、写作汉俳的基本要求
目前中国的诗歌,在没有出现汉俳这种诗体之前,大体分为格律体与自由体两类。
汉俳,却是近似于格律体又近似于自由体的一种诗体。它具备有格律体一样的基本框架,但不像格律诗写作时那么整体套入一个定型的平仄模式里;它具备有自由体一样的长短句子,但又不像自由体写作那么自由自在。
写作汉俳的基本要求:
1、每首诗由汉语三句完成。第一句与第三句是五字句,第二句是七字句,即“五、七、五”句型称一首。
2、可以像格律体那样写。其写法,只是每句自由选择格律诗的平仄规律来完成。即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还要避免犯“孤平”,不容许“三平扫尾”与“三仄扫尾”。下面,用《佩文诗韵》的平仄列举例句。
五字句的平仄规律有四种:
①、平平仄仄平(乾坤一体通)
②、平平平仄仄(吟诗添气慨)
③、仄仄平平仄(古岸花红透)
④、仄仄仄平平(却冻破寒来)
七字句的平仄规律也只有四种:
① 仄仄平平仄仄平(渺小君山水露峰)
② 仄仄平平平仄仄(讨教天公无尺寸)
③ 平平仄仄平平仄(思心盼你帮帮手)
④ 平平仄仄仄平平(勤能治鲁习师风)
可见,七字句的四种平仄规律,各自去掉前面两字,就是五字句的平仄规律了。
关于押韵,每首汉俳要有两句尾字押在同韵部的韵字上。押韵选用古韵或者选用新韵都可以,但不要古、新两韵混用。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汉俳是不整齐的“五、七、五”三个长短句组成的,不存在像律诗那样做到上下句“粘对”,其实,想粘对也粘对不了。汉俳的各句,选用哪种规律的平仄句,也是没有限制的,可随意。所以,写作格律体的汉俳,比写格律诗还是宽松多了。
3、可以像自由体那样写。也就是说,每句诗不必考虑句中的平仄,三句诗的尾字也不要求非要有两句押韵不可,无韵的汉俳只要写得语言灵动出诗味也是可以出好作品的。这样,思维没有固定的平仄与韵部限制,可以任意在“五、七、五”句型的框架里构思诗的意境,写出诗的品味。
下面,例举温家宝总理的两首汉俳(发表在《中华诗词》2008年第二期上):
和风化细雨/樱花吐艳迎朋友/冬去春来早
常忆融冰旅/梅花瑞雪迎新岁/明年春更好
这两首汉俳,温总理是在访问和迎接日本前后两任首相特定的环境里口占而成的,诗情浓,含意深,初看很像用格律体完成,其实,总理是传统的抑扬顿挫音律美由我取之,传统的韵律限制让我去之,写成了朗朗上口风风韵韵的自由体。
4、可以一题连写,也可以写成组诗。连写,是指一个题目下面,用“五、七、五”为一组连续写下去。如果一个题目下面有三组“五、七、五”句型的汉俳,就称一题三首。如下例《读陆碧凤女士<无题>有感》:
启动阎王请/应是人间已满盈/懒得问分明
将死又逢生/苍天有义讲公平/留我写诗文
能生就必生/我是春天一缕风/为众献忠诚
组诗,指一个总题目下面,包括两首或两首以上有小题目的同属性的诗。

三、汉俳是诗
汉俳一首之内,总共17个汉字,容字量小,易填难工,需要做到句句乃至字字含金才好。含金的字句,才能表达诗的意境,锤炼诗的美味。有人把汉俳说成像顺口溜,顺口溜是说白话的韵文,不是诗。人家这么说,是因为我们没把汉俳写出诗味来,写成了顺口溜,写成了几句顺口的白话。
诗贵立意,要从社会生活中找出意味来,健康向上,让人品之回味无穷。我们写汉俳,也要是这样。

四、汉俳与短歌的区别
汉俳是借日本俳句17音,写成汉俳17字的诗。
短歌,也是借用日本短歌31音,写成汉语短歌31字的诗。即“五、七、五、七、七”体型,在汉俳的基础上,再增加了两句七字句。
汉俳与短歌的体型,有其内在关联。但是,它们是不同的两种诗体,不可笼统将短歌规划在汉俳的旗帜下。
林林先生在1980年春,就仿日本31音的短歌写成汉字31字的诗,这是最早出现的汉语短歌。短歌这种体型的诗,同汉俳一样宽松,可用格律体写,也可用自由体来写。
中国汉俳学会会长刘德有先生说:“俳句是俳句;译成汉语的俳句是译成汉语的俳句;汉俳是汉俳。它们是各不相同的。”我想,我们在写作时,做到意守善心、发挥想象、推敲汉字、释放真情就行了,就能创作出美轮美奂的汉俳来。

浅谈汉俳的书写形式
文/北冰

这个话题单独拿出来说似乎有点小儿科,或许有些人会不屑一顾,亦或付之一笑,经常写汉俳者难道还不知道怎么书写吗?是的,就是这么简单的书写编辑问题,也有必要单独拿出来阐述,让更多诗人或编辑人员学习了解。因为最近在国内外电子刊、美篇及博客等,接二连三发现一题多首汉俳书写及编辑存在下面的错误,试用笔者拙作例举说明:
A、一题二首汉俳错误格式。
走进桃源
胖墩/河北
簇簇桃花俏
恰似群妃满园笑
艳香涌大潮
等君暮又朝
红颜易逝情未老
临溪细细照
B、一题三首汉俳错误格式。
相约六月
胖墩/河北
红颜着素装
六月相约老地方
脉脉心漪荡
田野麦金黄
云舒云卷水中央
思情一浪浪
梦蝶折翅膀
烈日炎炎炎热望
煎断寸心房
……
C、一题六首汉俳错误格式。
雨朵,雪朵
胖墩/河北
春雨燕山下
百草萌生正吐芽
珠玑顶脑瓜
新雨嘻唰唰
东山追赶到西崖
街巷伞开花
软软甜甜洒
剔透晶莹娇柳挂
厚德润物夸
云朵似童娃
谁的碎笺纷纷撒
铺地漫天涯
窗前在想啥
婚妆新柳待出嫁
暗自叹韶华
惊落一奇葩
幽幽脉脉睫毛化
凝视不说话
一一一一一
莫为独享误韶光
和鸣悦八荒
d、一题九首汉俳的书写格式。
拜春天
◎段乐三
初二会春天
冬衣脱掉减秋棉
摘帽去江边
地铁选优先
寻欢遁土一溜烟
半俗半成仙
湘江已结缘
亲水望山拜自然
风雅袅轻烟
神州同庆年
游人南北喜相牵
来回如涌泉
红梅开别筵
树旁春客聚成圆
镜头留艳妍
芳草露花笺
蜜蜂灵巧赏春天
纤翅品时鲜
苇莲争冒尖
故事章章向外传
红鱼起漪涟
茶花不让贤
朵朵朝红朵朵鲜
人众久缠绵
江岸靠游船
陆地逍遥水上连
春暖艳阳天
以此类推,这样的汉俳连作,每首分行,且每小节之间必须留出间隔,无需添加标点,为什么呢?段乐三老师在《汉俳知识杂谈之十二》说:“不附加标点符号,留下空间给读者自由想象,或许读者能把作者的诗意想象得更为奇特、美妙。”笔者认为这段话说的不无道理,因为中国每个汉字都奥妙无穷,同一个字放在不同的语境,也会产生不同的含义,如果用不同的语气来读,表达的效果也各不相同,所以无需添加标点,应留下更多的空白让读者去玩味。
总之,汉俳是中国诗歌的新秀,需要众位汉俳爱好者精心呵护与打扮。既反对随心所欲书写与编辑,更不赞成凭一己之好,非要把它摁进某个条条框框里,既应符合汉俳的基本特征,又要符合广大读者的阅读习惯。汉俳的书写形式正确与否,决定它的隶属,它的走向。所以,要正确书写汉俳,不能与其它诗体混为一堆。

汉徘简介
汉俳又称俳句或俳律,是诗苑小型的律体诗,也是极轻捷的一种文学形式。
(1)汉俳的定义:就文学体裁而言,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①汉俳纵向分为古典汉徘和现代汉俳,横向分为格律汉俳和风体汉俳。因此古典汉徘又分为古典格律汉俳和古典风体汉俳,现代汉俳又分为现代格律汉俳和现代风体汉俳。②古典汉徘:就文学体裁而言,古典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运用汉语言文言文,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③现代汉徘:就文学体裁而言,现代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和谐性为载体,运用汉语言白话文,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④风体汉俳:就文学体裁而言,风体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一般和谐性为载体,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⑤格律汉俳:就文学体裁而言,格律汉俳是以长短有致的俳句和语言节奏的最高和谐性为载体,再现生活抒情言志的语言艺术。(3)汉俳的韵体为通韵诗歌;汉俳的韵声分为正格诗歌(押平声韵)和变格诗歌(押仄声韵或平仄混押);汉俳的韵式分为三韵式(又称排韵式,即AAA式)和两韵式(BAA式或ABA式)。(4)汉俳的律体为杂言诗歌,分为五七五式和三五三式两种。平平平仄仄

松尾芭蕉的《青蛙》“闲寂古池旁/青蛙跳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杨迪的《情未了》:“盛世当高歌/相和一曲报春归/白发莫空垂”。纪鹏的《画雪梅》:“红梅雪中笑/踏雪写生春意闹/景美人亦俏”。纪鹏的《门前雪》:“满天飞白蝶/北国风光银世界/山野更素洁”。林林的《花云》:“花色满天春/但愿剪来一片云/裁做锦衣裙”。杨迪的《彩云间》:“春雨润心田/胸襟清爽眉宇间/举杯谢青天”。杨迪的《问春》:“雪融大地苏/问春归来居何处/笑指柳梢舞”。杨迪的《球随心动》:“飞球随心动/意志强劲它听令/越网常命中”《海潮》:“风起云飞卷/海潮一生爱翻脸/扬帆视等闲”。《夜色》:“夜静乌云散/一轮皓月挂窗前/春意正阑珊”。

汉俳形式:
汉俳分为自由体和格律体。
自由体又称散体、新诗体,即无任何平仄和押韵规定,可用白话文写作,近似新诗。
格律体规定平仄和押韵,这是因为汉语的发音较日语复杂,为了顾及音乐性而要规定格律。用文言写作,近似词的小令,所以亦可视为一个词牌。
汉俳的律体为杂言诗歌,分为五七五式和三五三式两种。
其格律为:
①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②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③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
④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引自于进水著《诗帜》
|| 汉俳现况:
2005年3月23日,中国汉俳学会成立,而汉俳相关出版物亦日渐增多,例如发表汉俳作品以及研究汉俳的刊物《汉俳诗人》,此外也有汉俳专集出版。近年因特网的普及,一些同时喜欢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学的年轻华人亦有不少加入创作行列,令汉俳成为网络文学受欢迎的体裁之一。
|| 汉俳名句:
绿荫今雨来
山花枝接海花开
和风起汉俳
——赵朴初
花事到荼蘼
又错过赏春时节
且待来年罢
——钟敬文《错过》
和风化细雨
樱花吐艳迎朋友
冬去春来早
——2007年4月24日,温总理在日本进行的中日关系“融冰之旅”,他首次吟诵了自己所作的汉俳
细雨辨无踪
瘦竹轻摇听有声
窗前次第青
——陈大远《窗前》
小槐趁时栽
梦里一片白花开
蝶来香满腮
——张步学《洽川写意》
盛世当高歌
相和一曲报春归
白发莫空垂
——杨迪《情未了》
秋云秋飘曳
秋风秋雨秋凉意
秋水秋涟漪
——《秋》
自从那一夜
弹响了你的心弦
我才算琴手
——《琴手》

第一讲
什么是汉俳?
说到汉俳,想必有很多同学会感到很陌生。下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俳句。
俳句,是一种古典短诗,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组成;以三句十七音为一首,首句五音,次句七音,末句五音。要求严格,受“季语”(即要加一个关于季节的词语)的限制。如松尾芭蕉的《青蛙》:“闲寂古池旁,青蛙跳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
诗人从中国唐诗宋词中汲取养分,经过不断改良和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魅力的俳句,其最大特点是句式极简而意象丰富。俳句诗只有十七个音节,诗分三行,每行各有五、七、五个音节,因其字数极少,俳人在创作时,更能专注于将内心的玄思妙想与自然的微光绮景相和应,于刹那间定格永恒,浑然天成,引人深思,令人回味。
所以可以说汉俳是中华传统诗词文化的再创新、再发展。汉俳是诗词题材的一种,是一种崭新的诗体。汉俳是用汉民族语言吟咏和创作的俳句。
俳句是一种古典短诗,以十七个音组成一首诗。 诗的首句五个音(上五),中句七个音(中七),末句五个音(下五)。 故俳句又称俳谐、十七音诗。
汉俳,又称俳律,是小型的律体诗。汉俳是以汉语言吟咏和创作的“五七五”句式的三句十七字诗歌形式。
汉俳的分类:
汉俳分为自由体汉俳和格律汉俳。
(一)自由 体汉俳
自由体汉俳无平仄和押韵的规定,只要符合575句式即可,可使用白话文创作。我把自由体汉俳分为入门自由体汉俳和高阶自由体汉俳。
1、入门自由体汉俳,旨在鼓励所有人都来尝试体验,所谓“人人皆可写汉俳”,逐步培养大家对汉俳创作、阅读和吟诵的兴趣。
这期老师们用575格式写首自由由体汉俳 无平仄 押韵之说 只要符合575 格式即可 要求 言简意赅 突出主题即可。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审稿: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野鹤 段志军
收稿:刘建萍 成人之美
制作:李凤梅 俞子兰
图片: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