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
怡然
过了春节,母亲被大妹接去了武汉,直到现在近半年了。她本不想去的,却终归怮不过大妹特别是妹夫五次三番的劝说。正月十六,武汉的专车径直来到军垦,从二弟家里接走了母亲。
大妹一家在武汉做生意,生意做得还好,风生水起的。因需要人手,二妹也去了武汉帮忙。有两个妹妹陪着母亲,兼之十分孝顺,我本十分放心。但不知为何,常常有一些莫名的惆怅萦绕在心头。
这是母亲离家时间最长的一次。在母亲七十三年的人生岁月中,从未曾离开过老家一步。过去,我们兄弟姊妹小,离不开母亲;后来,我们陆续长大各自立业成家之后,母亲更是不愿意离开她的子女。九八年小弟成家后,十多年来,母亲几乎是带着幼小的侄儿侄女独自坚守在老家。我和二弟多次要带她在身边,她总不答应。说是不习惯你们那里的生活,人生地不熟的,没有在家自由自在;说是我身体还好,来得去得,吃软点吃硬点都能随我所想;说是你们都在外边,家里不能离人……其实这种种理由的里面更是蕴含着我的母亲那份深沉而又丰富的心思。
家乡有句俗话“公疼长孙,娘疼晚崽”(“公”是我们家乡对爷爷的称呼)。她坚持留在家里是要携带小弟的两孩子,好让小弟夫妻不受拖累,能轻装上阵,打工挣钱。因为她的其他儿女相对稳定一些,宽裕一些。近十年来,硬是把幼小的侄女带到了四年级,把侄儿带到了四岁。在没有父亲的岁月里,在我们家乡的仙岛湖畔,一个古稀老人,我真不敢想象我的老母亲是怎样一天天熬过来的。
一九八七年八月二十一日夜,时年五十二岁的父亲,不幸溺水,突遭变故,离开我们。在这个天下亲人团圆喜庆的气氛还未退去的时候,从此,笼罩在我们家的尤其对母亲却是撕心裂肺寸断柔肠的悲痛和忧伤。然而,死者长已矣,存者还要活。父亲走了,家庭支柱坍塌了,但我的母亲是执着的,像仙岛湖边的蒲草,看是柔弱,实质有坚韧自持的力量。因为母亲有着最朴素最简单的人生思想,那就是固守住她的家,抚养大她的娃。感谢母亲啊,靠着您的坚守,才有了我们这个完整的家,一个相互爱着的和睦幸福的家。
从此,她的儿女们,无论何时从何地归来,大老远就能看见倚门相望的母亲。父亲在时是这样,父亲不在时更是这样。于是,母亲年轻时健康的身影,年老时佝偻的身影,清晰地定格在我们兄弟姊妹的心中,直到永远。她要让她没爹的孩子们不受委屈,要让她的孩子们一样地感受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啊!听着母亲呼唤我们的小名,吃着母亲早就准备好的家乡菜,看着母亲开心的笑容,这时的母亲是多么的幸福和满足啊!这时,一切艰难、坎坷、孤寂、痛苦和磨难,似乎都远离了母亲而去,月明风清,烟消云散。但是,能散吗?我那多苦多难的老母亲啊!
一九四一年,母亲出生于一个尹氏员外之家。外公是国民党时期阳新县委成员,家庭十分殷实,年幼的母亲度过了近十年天真烂漫无忧无虑锦衣玉食的童年生活。
母亲的童年是幸福的,也仅仅是童年。解放以后,外公一家,被划为大地主,并于五一年扫地出门至通山焦夏八大门(因一大户人家的八进院子而得名)。母亲随同外公一家远离故土,辗转奔波,飘泊异乡,备受欺凌。从此,我的母亲就在异乡噩梦般的境况中艰难地长大。 母亲没读什么书。只是在儿时,外公请了先生来家里,教了些《三字经》、《女儿经》之类的书,母亲年龄也小,读的时间也短。虽然如此,但是母亲很聪慧,有悟性,能通达。对于很多事物和道理,自有朴素而又正确的认识……
上帝对于女人最大的惩罚也许是怀孕吧。而这种惩罚却集中于我母亲一身。她生养了八胎,留下来我们兄弟姊妹七个。第六胎一妹妹近一岁时,因误食了变质牛奶而中毒夭折于那年的盛夏。十四年中,我们一个个迫不及待的陆续从母亲的肚里爬了出来。两岁一见面,摧毁了我母亲的身心健康。我可是罪魁祸首。我是长子,在给全家带来欢天喜地的同时,也差一点要了母亲的命。一次喂奶时,我吹了母亲的左乳,致使母亲乳房内生长了毒瘤,越长越大。手术之后,卧床四十多天,几近鬼门关,生命悬于一线。自此之后,也就断了母亲的奶水,断了弟弟妹妹们的食粮。面对嗷嗷待哺的我们,父母亲付出了十倍百倍于他人的心血和艰难啊!因没了奶水,我们靠的是用藕粉、苕粉、米粉等煨成的糊状食物,在母亲一勺一勺的喂养中长大成人的。孩子的脸,三月的天。一饿,哇哇大哭,泪涕双流。虽然冲调牛奶方便快捷,但是时年艰难家道困窘,因而牛奶自然就成了奢侈品。于是,每当我们一哭,母亲就生火、取料、兑水、烹制、喂食,手忙脚乱又心痛不已。最可怜在寒风呼啸滴水成冰的冬夜里,下床上床,往往要折腾六七次。一夜何其短哦,折腾又何其多。其时其境,其苦其悲,每每想起时,每每听家中长辈提起时,总不免心生哽塞凄然泪下。我可怜的母亲啊!
母亲勤劳能干,把一个艰难的家打理得上通下顺井井有条。当时我家并无稳定经济收入来源,况且家大口阔,开支甚繁。往往捉襟见肘,常有断炊之虞。因而,母亲把喂养母猪孵养鸡鸭当做我家开源增收改善伙食的不二法门。母亲侍弄这些小精灵的奥妙技巧,却是我至今甚或永远也无法解开之谜。几十年中,母亲养的母猪两年能产三窝仔猪,并且每窝仔猪总在十多只,这在家乡是很少见的,满月散栏后就有了一笔不菲的收入。母亲养的鸡也很争气,常常在歇蛋的冬天,还有些多情的母鸡,也要生下蛋来。“物以稀为贵”,这时的鸡蛋能卖出双倍的价钱。于是用于家庭的送情感礼,购买些锄头簸箕针头线脑,给我们交个学费,买个纸笔,添件新衣,开个荤腥等等,也就方便多了。
母亲会做很多的家乡特色菜,诸如杂菜、百纳饭、五鲜汤、苕粉圆子之类。单用鸡蛋就能做出十多样迥异的美味,记忆最深的还算苕渣夹心饼(红苕粉碎后过滤出苕粉而剩下的渣子)。在青黄不接的三四月份,母亲将晒干的苕渣磨成粉,兑水发酵,用蛋子、红豆、鲜笋、韭菜、蒜苗等作馅,做成饼子。那对她当时半饥半饱的孩子们来说,简直是山珍海味啊!这些至今想起都要让我们垂涎三尺的母亲菜呵!母亲为了我们耗尽了心血,费尽了心机,演绎了世间母爱的大智大勇大慈大悲。
父亲在世时,母亲主内。当父亲带着无限的不甘,无奈把不息的呼吸和不屈的生命交给看似秀美却让我们恨之入骨的仙岛湖后,母亲就充当了父亲的角色,担当起父亲的责任。想象不出,很少做农活的母亲是如何学会了农活的。她从父亲手中接过十几亩山地,把各个季节的庄稼经营得根肥苗壮,收成颇丰,一点不亚于其他的农户。单是油菜,每年收获达四五百斤。去年五月的一天,母亲让我去油坊取点油,油坊老板翻开账本,母亲名下竟有存油一百五十多斤。回来的路上,我无法控制自己,一任泪水悄然洒落。那何止是油啊,分明就是母亲的血和汗啊!
记得有一次我埋怨母亲:“妈,你这是何苦?多少次劝你少做一点,就是不听。你吃得了这多油啊?”
母亲一笑:“渭访(三弟)一直在外,有一天回来,家中百无一有;金芳(小弟)要建房子。我老了,帮不了大忙,总能让他们少花一点钱,方便一点啊!”
这就是让我一份生气十分惭愧百倍可怜千般感激的母亲喔!她把一生的心血无怨无悔心甘情愿地给了她的孩子们。
母亲善良,仁慈宽厚。一生不会恨人,不会骂人,似乎天生就不会。几乎没有母亲打骂我们的记忆。小时候,就是当我们顽皮无赖着实该打的时候,她也无非是高高举起棍子,轻轻落在我们的身上,往往重复着一句话“我让你不学好,我让你不学好”,万不得已,母亲就丢下棍子,一边坐着,一边哭着,一边数落着。还真有效,刚才还顶撞不服胡搅蛮缠的我们, 这时就像霜打的茄子,一个个耷拉着脑袋,偃旗息鼓。因此我们也很少闯祸,惹母亲生气。
母亲信佛, 一心向善,十分虔诚,但不斋戒。也许心诚则灵,感动了神明。或有李家孩子受了惊吓,十分吵事,不得安睡,来找母亲。菩萨面前,一番祈祷,还真能口到病除,立竿见影。或有张家大嫂怀了孩子,欲知男女,向母亲问询,也能说准个八九不离十。于是,远近人等,常常慕名而来。找失物的,问运气的,卜生死的,求保佑的,无论生人熟人,母亲总是热心快肠,尽力相帮。更有本族邻湾的三姑六婆,有事无事来家陪母亲坐一坐,做做细工,拉拉家常,聊聊故事,说说笑笑。她们不担心会惹出是非闹出矛盾。因此,母亲在家乡备受人尊敬和爱戴。
母亲身体羸弱,却很少生病。在我记忆中,母亲几乎没吃过什么药,更没上过医院。即使偶有头痛纳热,身体不适,母亲不说,我也就不得而知。若说有,也就两次。一次是生我时,上文已讲到。一次是去年五月,我陪母亲过完端午。初六,我离开母亲去了学校之后,母亲便带了侄儿侄女去邻湾一伯母家中玩。回家路上,淋了生雨,当晚就怕冷发热,第二天浑身乏力不能起床。四婶得知,要请医生,要电话通知我,母亲推说并无大碍,坚持不让。母亲是怕耽误我工作,怕我挂牵,只想拖好,舍不得花钱啊。当我得知消息,赶紧包船,赶赴家中,目睹脸色蜡黄,憔悴不堪,卧床三天,汤水未曾过喉的老母亲时,听见四岁的侄儿(十岁的侄女上了学校)在床边一声声叫唤“奶奶、奶奶”时,我禁不住心痛万分,涕泪长流。人家都说我是孝子,我这又算哪门子孝啊?
那时那地,我的思想发生了改变,并坚定了一个信念:不让母亲作空巢老人,必要跟着一个子女。
于是,去年五月底,二弟接走了母亲;今年春节后,母亲又被大妹接去了武汉。大舅曾经对我说:“德芳啊,你们兄弟姊妹都很孝顺你娘,你是长子,你也作出了榜样。可是,孝敬父母,那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啊……”我常常思考舅舅这番话,终于悟出内涵之理:既能保证母亲衣食无忧,又能保证母亲心情舒畅安度晚年,那才是真正的孝啊!
在母亲离开的日子里,我们牵挂着她,她更牵挂着我们。在和母亲的电话通话中,我读懂了母亲的牵挂,也加深了我的牵挂。尽管妹妹妹夫十分孝顺。母亲膝下儿孙近五十人,她哪一天离得了牵挂啊!
母亲今后的生活,只要不独自一人,只要心情还好,就听凭她老人家的意愿。这是我想做到的,也能够做到的。
这就是我的母亲。一个历经坎坷备受磨难的母亲,一个心地善良仁慈憨厚的母亲,一个坚强不屈勇于抗争的母亲,一个为了她的家庭子女任劳任怨奉献了一生的母亲。这是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母亲。我并且代表我的弟弟妹妹十分庆幸,今生是母亲的儿女,我还虔诚的祈祷来世还做母亲的儿女……
2021、3、25 随笔
2024、1、30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