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诱惑
——红烧铁狮子头
文/一叶禅

红烧牛肉丸子是回族宴席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特色硬菜,寓意着圆圆满满。我们回族家吃宴席,最后一道菜是红烧牛肉丸子,上完红烧牛肉丸子,说明这个宴席结束了,就下席了,再不能坐着傻等啦。不过现在有的地方,有些人家加了“滚蛋汤”或者“滚蛋饺子”。
每一个吃席的人,不管吃的有多饱,看到红烧牛肉丸子还是要硬吃一口,来吃席,等的就是品尝最后的这一味美食。
华夏美味,源远流长,回味无穷。“红烧铁狮子头”是神医喜来乐情有独钟的美食。在喜来乐家的对面,有一家名为“食为天”的饭馆,老板叫赛西施,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子,店里有一道招牌菜就是红烧铁狮子头。喜来乐没有别的嗜好,就爱吃赛西施做的红烧铁狮子头,因此三天两头想方设法地往“食为天”跑,惹的得自己的夫人经常吃醋。后来,喜来乐尝遍了山珍海味,说他最喜欢,最牵肠挂肚的还是赛西施的红烧铁狮子头。 多年前一集不落地看完电视连续剧《神医喜来乐》,故事情节忘得一干二净,唯独对喜来乐爱吃红烧铁狮子头的几个零碎的片段一直念念不忘。

这几天家人又看《神医喜来乐》,看到喜来乐偷偷摸摸大快朵颐红烧铁狮子头的时候我馋涎欲滴。于是在网上查看了一下铁狮子头的做法,揭开了铁狮子头神秘的面纱,原来铁狮子头和我们做的肉丸子一样,食材也差不多,只不过我们做的肉丸子个头小,铁狮子头个大。有一天,看着喜来乐津津有味吃红烧铁狮子头的样子,我随口说喜来乐吃得好香呀,这铁狮子头应该就是我们做的牛肉丸子吧?
晚上吃饭的时候,我给老公和女儿说明天给你们做红烧铁狮子头。他们两个一惊,问我会做吗?我说学着做。我仔细看了几遍做红烧铁狮子头的视频后开始做啦!先切好葱末和姜末备用。然后把牛肉在绞肉机里搅碎,肉要肥搭瘦,肉馅打好后,打一个鸡蛋,放入葱末、姜末、花椒粉、胡椒粉、盐,鸡精、少量清油、再加入一点淀粉,然后顺着一个方向搅拌均匀,之后在盆里摔打几下,肉馅多摔几下,炸出来的丸子紧实一些,不会是虚泡泡的样子。 肉馅做好后起锅烧油。
炸铁狮子头的时候,牛肉馅搓成比鸡蛋大的丸子。我在搓丸子的时候想起了童年时候的一首童谣“鸽子鸽子抱蛋来,猫儿雀儿送饭来”。小时候,泥巴是我们最好的玩具。抓一点泥巴放在手心里不断搓,并且一边搓一边念着童谣,同样的泥巴,每个人搓出来的“鸽子蛋”不一样,有的娃娃搓得又光溜又瓷实,有的娃娃搓着搓着四分五裂了,搓鸽子蛋的时候不停地往手心里唾唾沫,这样搓出来的鸽子蛋特别光滑。我们的童年生活虽然清贫,但非常开心。
小时候我们没有吃过牛肉丸子,直到九十年代末,农村人家生活条件好了,才在吃宴席的时候知道了牛肉丸子这么一味美食。我在想,如果小时候我们吃过牛肉丸子的话,童谣的内容应该是和牛肉有关。 美好的童年已经成为遥远的过去,真正是“青丝白发一瞬间,年华老去向谁言。”我突然间有些伤感,继续低吟“春风若有怜花意,可否许我再少年?”果真是老了,这么容易怀旧,尘封在心底的一首童谣,竟然让我如此伤怀不已。
一边回忆,一边炸好了铁狮子头。接下来炸小丸子了。炸小丸子的时候准备一个勺子,把肉馅攥到左手里,虎口处一挤,然后右手拿勺子一挖就是一个丸子,或者搓成一个小肉蛋下到油锅里,炸到丸子浮起、定型变色后捞出。

哇!看着一个个在锅里舞蹈的金黄饱满的肉丸子,我心情非常愉快!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这些小团圆。炸出来的牛肉丸子,可以蘸着焦盐干吃,可以做红烧丸子、酸辣丸子汤、清蒸牛肉丸子、粉条牛肉丸子大杂烩、炖砂锅……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但要切记,装盘的时候要双不能单。两个,寓意成双成对;四个,寓意四季发财;六个寓意六六大顺,尤其老人们特别讲究,吉祥的寓意说的一溜一溜的。牛肉丸子有的地方叫四喜丸子,寓意特别吉祥。 在做红烧铁狮子头的时候,先在油锅里放入葱、姜、蒜,红辣面、酱油,炒几下后添水,放入盐,然后放肉丸子闷煮半个多小时后捞出放入碟子里,用原汁勾芡淋浇,放上一点点香菜,色香味俱全的铁狮子头就做好啦!
至于味道怎么样?就一个字“香”! 干炸牛肉丸子,一般是作为一道硬菜出镜上桌,酥脆鲜香,外焦里嫩,颜色金黄,不腥不膻,寓意吉祥,用来招待亲朋好友再好不过了。我先后做了红烧铁狮子头和爆炒牛肉丸子。我看着老公和女儿细品慢咽,心情特别愉悦,不用问,从他们的吃相可以看出来很香,果真都说比买来的肉丸子香。我心里牵挂着在外上学的儿子,想着儿子来了再做给他们吃。
在我看来,美食不仅是味觉上的享受,也是一种心灵的抚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情感的纽带。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不妨慢下脚步,静心做一道美食,和家人围坐,以欢喜之心,度烟火日常,去感受人世间最美好的小幸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