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山的呼唤
文/龙茂泉
在大巴山、巫山、武陵山“三山”纵横、长江、清江“两江”横贯于其中的八百里巴东大山里,我的家乡就在这大巴山余脉的天娥观下,据《南坪印记》记载:天娥观山峰位于坛包村(现长腰岭村)3.2千米,面积70公顷,主峰海拔高达1869米。境内地势陡峭,气候寒冷。明朝中期,古人在峰顶建一庙宇名天娥观,故名。嘉庆三年(1525)在天娥观主峰左侧将庙宇迁建改名灵官殿,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娥观主峰山下的南坪盆地一马平川,万顷良田养育着万余子民,千百年来,他们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从这里走出了无数行业翘楚和社会精英,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主持领修巴恩公路的谭先炯就是从南坪走出去的精英,他是鄂西公路的主要奠基人。
谭先炯(1897~1973),字菽民,巴东县茶店子镇南坪人。幼,聪慧好学,书法工整,学习成绩优秀。在县求学后,即至宜昌、武昌学习,毕业于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曾任湖北省立第一中学、第四中学、武昌高师教员,汉口特别市政组织委员会秘书,安徽省建设厅文书、主任,陕西省教育厅第三科科长,湖北省汉宜道路管理局长兼鄂东路管理局长、交通部江苏电信管理局总务主任,湖北省建设厅公路处处长、重庆国民政府中央通讯社人事处处长,重庆青年中学兼职教师,国民党湖北省第一届临时参议会参议员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在工业部煤矿管理局人事科工作,“文革”中被下放原籍。(1993年版《巴东县志》)
据史料记载,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1月,恩施地区第一条公路——巴(东)石(门坎)公路开工,全长335公里,民国二十五年10月全线通车。此为湖北省路基路面施工一次完成的第一条公路。当时,出任湖北省建设厅公路处处长的谭先炯正是巴施公路的总指挥。

在近半个世纪,南坪走出优秀人材不计其数,其中不乏社会精英和行业翘楚。有的以浴血沙场,战斗英雄而闻世。有的以施政一方,政绩卓著而闻名。有的勤于工作岗位,为民默默奉献。有为家乡谋取福祉各行各业的建设者,有闻名华夏的“全国见义勇为”青年英雄,有“孝”字刻心四十载的“中国好人”,有甘当信访工作“老黄牛”的“荆楚楷模”,有“新长征突击手”,有“大国工匠建筑鲁班奖”获得者,有国家级摄影大师,有众多国家级省级特级教育工作者和中青年才俊企业家。有参加过解放战争的百岁老兵,有对越自卫还击,保卫边疆的功臣等等……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经巴东多届县委和全县上下的不懈努力,巴张高速沪蓉沪渝连接线工程已尘埃落定,已进入工程实施阶段,该工程线路经过我的家乡南坪,并且汉渝高速江南通道经秭归在南坪与巴张高速互通,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无不让从南坪走出的游子和原住民们欢欣鼓舞,世代穷乡僻壤终于要通高速公路了,年已104岁的退役老兵田天顺老人高兴地说:“我已经104岁高龄了,看到现在世道好,老百姓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我觉得还没活够,越活越想活。听说我们长腰岭马上有两条高速公路从这里经过,我还想看到高速公路通到长腰岭的那一天,所以我还想再活二十年!”刚刚度过100岁寿诞的黄佑炳老人听说要在自己家园的土地上建造两条高速互通的高架桥时,兴奋地说:国家能在我家的土地上修高速是做梦都没想到的好事,我们一定支持!

然而,按照现有设计方案,两条高速都经过南坪,在这里只有高速互通而无落地出口,南坪百姓心急如焚,在去年12月下旬巴东县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南坪人大代表德刚先生代表南坪人民提出了恳请巴张高速在南坪设置出口的建议提案:“巴东人民翘首以盼多年的巴张高速沪蓉沪渝连接段工程已经进入开工前的准备阶段,且规划中的武汉至重庆的翻坝高速又将在南坪与巴张交汇形成互通。
南坪自古人杰地灵,风景秀丽,4A景区巴人河占据南坪长腰岭村半壁河山。
1935年时任湖北省建设厅公路处处长谭先炯老先生就是南坪村一组人,他以公路处处长身份被委任为巴施公路总指挥,领修巴东到恩施首条公路(今209国道)时,他身系国门、心怀家乡,多么想将公路绕经南坪家乡,那怕距离只隔十几公里,但他以大局为重,最终只能抱憾离世。
在南坪设置出口至少有三大利好:一是促进巴人河景区旅游振兴,随着巴人河景区耗巨资16亿提档升级,未来巴人河游客会爆增,目前的省道县道不能满足爆增游客量的需求,唯有南坪高速设置出口能够满足方便游客出行需求;二是极大地促进南坪经济发展,南坪设置出口后,南坪已有老景点如八角观、灵官殿、千年紫薇树、天保志家岩悬棺群等可以提档升级,焕发生机,长腰岭、南坪沿高速一带可以发展民宿,天保、坛包灵官殿一带适宜发展康养避暑,这样拉动消费,促进本地经济,振兴乡村;三是可以实实在在地改善万余南坪人以及周边秭归归坪河、三墩岩村老百姓的出行方便。

同时,放眼未来,南坪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与县城相距十五公里,是今后县城扩张的最佳选择。现巴东县城北有高铁小镇,随着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南有高速小镇便指日可待了。特别是南坪地理位置又处于野三关和县城的中间点,南坪的发展会加快巴东全县城镇化格具的形成。
综上,南坪老百姓恳求巴东县委、县政府会同交通部门向省州交通部门力荐,在巴张高速在南坪设置出口,切实解决南坪老百姓几代人的期盼!”
南坪人民在呼唤,大山在呼唤……
作者简介:
龙茂泉,土家族,1957年12月生,高中文化,巴东县茶店子镇人,中共党员,退役老兵,退休法官。2016年获最高人民法院荣誉天平奖章;2017年退休后,加入恩施州作协、恩施州网络媒体协会,湖北省自媒体协会会员,《峡江布衣》主编,《白鹭文刊》副主编,《世界文学》签约作家,《中国乡村》认证终身作家,《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会员。在国内30余家报刊杂志发表作品千余篇,多篇散文、诗歌收录《中国当代散文精选》《中国最美游记》《中国诗歌大赛获奖作品集》等10余种书籍,获政府新闻奖和国内征文大赛等次奖20余次,“大美东方首届全国诗书画作品大赛”金奖得主。著有散文《清泉乡音》《南坪印记》。2023年10月荣获恩施州“风范长者”。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