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山原张氏先祖张公讳起墓碑
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
张泽武 整理
张氏祖茔在月山原老村东北。张氏祖茔中有五世先祖张公讳起墓,墓前有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所立《显祖考张公大人显妣栗氏孺人葬墓》墓碑。这通墓碑是月山原张氏现存立碑年代最早的张氏先祖墓碑,是研究张氏家族历史的重要物证,弥足珍贵。

月山原村张氏祖茔



《显祖考张公大人显妣栗氏孺人葬墓》墓碑
碑阳 上方:皇清
右侧:公讳起,字云衢。坐巽向乾
中间:《 显祖考张公大人、显祖妣栗氏孺人葬墓①》
左侧:孙国学琚②,曾孙国学嘉善,元孙③天眷、天保、戊辰仝立。
大清道光二十一年④三月吉日
碑阴 上方:春露秋霜
公讳起,字云衢,配栗氏碑记。
谓夫祖宗之功德非表不明,子孙之本源非叙不清。若此者岂必于碑记云!然哉!而述事,载昭于碑记者,为居多在昔也。父早有志,未及告成。琚今承其志而显著焉。
自始祖迁至后蒙⑤,迄今遗有三冢,恍惚难评。后移居新寨村,定居彭坡⑥,卜茔于此。虽非胜地,家道昌荣。说者谓子孙之福泽,实祖宗积德之所致也。公高祖讳林,配马氏,次高祖讳松。曾祖讳国春,配李氏;次曾祖讳国夏,配张氏;三曾祖讳国秋,配石氏,乏嗣。祖讳文,配段氏,次祖讳显,三祖讳成。伯父讳之焕,配苏氏,生子二,长讳振配戴氏,次讳润配蔡氏,乏嗣。父讳之英,配蒙氏,生即公也。
公配栗氏,生子三,长讳应宗,次讳广宗,三讳应全。应全承振,广宗承润。乡耆⑦应宗配任氏,生子二,长玉,次琚。玉娶戴氏,生子国学嘉善。国学琚娶贾氏,生子桂林,生女二,长适马门,次适师门;继娶范氏。嘉善娶马氏,生子天保,生女适雷门;继娶雷氏。桂林娶杜氏,生子三,长存仁,次天眷,三戊辰;生女二,俱适韦门。天保娶雷氏;存仁娶贾氏,生女一;天眷娶彭氏;戊辰娶程氏。历叙详明,后世子孙不可不知其始终乎!
铭曰:
树碑墓旁 祖德远扬 叙明世系 伦次昭彰
坐巽向乾⑧ 地道呈祥 勒石不朽 山高水长
注:原碑文没有标点。为方便阅读,加以点注,特此说明。
注释:
①【显祖考张公大人、显祖妣栗氏孺人葬墓】:这通墓碑是清朝太学生张琚为祖父张起,字云衢,祖母栗氏所立的合葬墓碑。显祖:旧时对祖先的美称。此处指孙子对已故祖父的称谓。显祖妣:指孙子对已故祖母的称谓。
②【国学琚】:国学生张琚。国学:指国子监。
据民国六年《洛宁县志》卷五“人物志”记载:“监生张琚,王召里月山原人,及其侄监生嘉善,素以好善为心,道光丁未岁大饥,叔侄同力共济,出粟二十五石以赈贫乏。琚八十一岁、嘉善八十二岁卒。”
③【元孙】:即玄孙。
④【大清道光二十一年】:大清朝道光二十一年,即公元1841年。
⑤【自始祖迁至后蒙】:自从张氏始祖迁居到后蒙那个地方。后蒙:即后蒙沟。在架子岭南十里许。后蒙在蒙沟南三里许。
⑥【彭坡】:指今月山园村。月山园老村东北有彭坡,在明朝初期彭氏家族居此而得名。彭坡西北有彭氏家族祖茔,即今小原村彭氏家族祖茔。后因陈吴大寨留张家立茔于此,故名张坟坡。
⑦【乡耆】:是指乡里中年高德劭的人。
⑧【坐巽向乾】:此处指张氏祖茔的坐落朝向。张氏祖茔坐巽向乾,即巽山乾向,就是坐东南向西北。

月山原村张氏家庙
根据墓碑记载排列张氏先祖世系:
张氏始祖讳林、松兄弟二人。
一世
张林:迁居金门川后蒙。配马氏,生三子:国春、国夏、国秋。
张松:迁居金门川后蒙。
二世
国春:林之长子,配李氏,生三子:文、显、成。
国夏: 林之次子,配张氏。
国秋: 林之三子,配石氏,乏嗣。
三世
文:国春之长子,配段氏,生二子:之焕、之英。
显:国春之次子。
成:国春之三子。
四世
之焕:文之长子,配苏氏,生二子:振、润。
之英:文之次子,配蒙氏,生一子:起。
五世
振:之焕之长子,配戴氏。乏嗣。应全承振。
润:之焕之次子,配蔡氏,乏嗣。广宗承润。
起:之英之子,配栗氏,生子三,应宗、广宗、应全。
公讳起,字云衢,配栗氏有碑记。 大清道光二十一年三月吉日,孙国学琚,曾孙国学嘉善,元孙天眷、天保、戊辰仝立。碑存张氏祖茔,保存完好。
六世
应宗:起之长子,乡耆。配任氏,生二子,玉、琚。
广宗:起之次子。
应全:起之三子,配韦氏,生六子,遇、金、坤、银、扒、清。
七世
玉:应宗之长子,娶戴氏,生一子,嘉善。
琚:应宗之次子,国学生,娶贾氏,生一子,桂林。
八世
嘉善:玉之子,国学生。娶马氏,生一子,天保。
桂林:琚之子。娶杜氏,生三子,存仁、天眷、戊辰。
九世
天保:嘉善之子,娶雷氏。
存仁:桂林之长子,娶贾氏。
天眷:桂林之次子,娶彭氏。
戊辰:桂林之三子,娶程氏。

作者简介:张泽武,洛宁县陈吴乡新寨村人,2003年发起并组织成立了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2006年参与组织筹备成立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任副秘书长。2017年被推举为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会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