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攀峰:人生苦短,是及时行乐,还是努力耕耘
对于死亡我们总是讳莫如深,闭口不谈,然而生命如花,终将凋零,死亡其实才是人生的终点,哪怕我们万般逃避也无可奈何。这短短的一生,我们终将会失去,人生苦短,是及时行乐,还是努力耕耘?
说实话正值大好年华的我如同早上七八点钟的太阳一样,还有大把的时间挥霍,不应该思考这种问题。事情的起因是和母亲的一次通话。那天我忙完手头工作,习惯性给母亲打电话简单聊一聊家常,聊了一会后母亲突然话锋一转说邻居家的一个大娘因病去世了,从母亲的语气中我听出了对邻居离世的惋惜以及对白驹过隙的轻叹,心里不免咯噔一下猛然想起父母已到了耳顺之年,衰老竟悄无声息降临到了我最重要的人身上,不敢再往后面想了,一股伤感涌上心头。我2013年入伍,这十多年陪伴父母的时间少之又少,在感叹时间飞逝的同时,又感觉这些年亏欠了家人,不禁黯然神伤,想了很多很多……
《千与千寻》中有这么一段话,“人生就是一列开往坟墓的列车,路途上会有很多站,很难有人可以自始至终陪着走完。当陪你的人要下车时,即使不舍也该心存感激,然后挥手道别”。是的,一个人哪怕再强大,放入到悠久的时间长河中,最终也只是一抔黄土,将时间轴拉短,看一个人的生灭。可谓是刹那青丝,刹那白首,这是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的宿命,我们应该坦然接受。然而这趟人生的旅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去面对?该怎么过好这短短的一生?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提到人最高级的需要就是自我实现,简而言之就是活出价值。我想我们可以通过自我实现增加生命的厚度。其实自我实现的本质就是服务社会,自我实现可大可小,记得曾在解放日报看到这样一篇演讲稿,一名上海市普通的公厕保洁员将公厕当成家去打扫,一干就是16年,并在工作中逐步摸索总结出工作方法,这些工作方法被单位写入了新员工入职的培训教材,还推广到整个宝山区,获得了很多荣誉,一位公厕保洁员,平凡之极,但她确达到了自我实现,最关键就是做到了“认真”两字。所以人的一生要想活出点意义,是及时行乐还是要努力耕耘,我想答案已经毋庸置疑了。从实践意义上讲,人总要为这个世界留下那么一点点的东西,哪怕是微尘,这就是自我实现。
生命转瞬即逝,只有找到热爱和擅长的事情,并全身心地投入到其中,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和满足感。正如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说:“快乐来自于追求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我们应该勇敢追求自己的梦想和激情,通过自我实现来感受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