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扁鹊(篇一)
扁鹊是被我国史家专门立传的第一位医学家。他约生活于春秋战国之交,姓秦,又名越人,是北方渤海人氏。据说他曾家居卢国,也名卢医。
扁鹊年轻时任过多年的舍长,相当于今天的招待所主管。不过,舍长这份工作却给了他最终以行医为职业的机缘。某日,有位名叫长桑君的客人,来他主管的客舍,那气宇与一般客人大不一样,令扁鹊非常看重,对他的招待始终认真细心。
有一天,长桑君避开旁人,私下里对扁鹊说:“我有一些治病的秘方,一直在物色个能传承的人。我选中了你,想将平生所学悉数传授于你。”
待扁鹊拜过师,长桑君取出事先便藏在怀中的药,递给扁鹊道:”用竹叶或草木上的露水服下,三十日后就能隔墙看物。”说完,又将记有秘方的简册交与扁鹊。扁鹊受罢所赠,抬头望时,他的恩师却已不知去向,也从此再未见到。
从此以后,扁鹊便以“天目通”为人看病,尽见五脏症结,并以诊脉而名于天下。据史记记载,扁鹊擅长各科,他行医几遍当时的中原大地,在赵国主做带下医,在秦国主治儿科。
有一天,扁鹊行医来到虢国,停说虢太子刚刚病死,便来到皇宫的宫门下,问中庻子道:“太子所患何疾?”
中庻子说:“太子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救治无效,暴亡而去。”
扁鹊问:“有多长时间了?”
中庻子答道:“从鸡鸣到现在。”
扁鹊又问:“入棺收殓了没有?”
中庻子说:“还没有入殓。”
扁鹊急忙道:“我是渤海秦越人,请转告国君,我可以救活太子。”
中庻子听了不以为然地说:“人死了岂能复活?搞不好可是要杀头的。”
扁鹊说:“你若是觉得我的话不可信,请去试诊太子,看看他的鼻翼是否在煽动。如果顺着太子的两条腿抚摸到阴部,应当还有体温。”
于是,中庻子把此事报告给虢君。虢君得知此讯,大为惊讶,马上来到宫廷的中门接见扁鹊。扁鹊安慰说:“太子是由于阳气馅下入阴,脉络被阻塞,身体是部络脉的阳气已经断绝,下部枢纽的阴气已经破坏,所以身体像死人的形状,其实太子没有真死。”
说罢,扁鹊以针刺之,一会儿太子就苏醒过来,然后用药物煮热熨暖太子两胁下,太子随即坐起来,继而又调理阴阳,服汤药两旬,太子的病就痊愈了。
由此,当时天下的人都说扁鹊能治死人复活,而扁鹊却说:“我并不是能使死人复活,这是他本身有活过来的生机,我只不过促使他恢复起来罢了。”
当扁鹊行医路过齐国时,他去朝见齐桓侯田午。扁鹊仔细观察了一会,对齐桓侯说:“君王已患病,现在疾病还处在表皮部位,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越来越严重。”
齐桓侯说:“寡人素来身体很好,哪里会有什么病呢?扁鹊走了以后,桓侯对左右的大臣说:“这些医生 总是喜欢故能玄虚,喜欢医治那些没有病的人来请功求赏。”
过了几天,扁鹊又见到齐桓侯,着急地说:“君王的病已到肌肉里面了,如果再不及时治疗,病将更加深入体内。”
齐桓侯听了,不高兴地说:“寡人不是好好的吗,治什么病!”
又过了几天,扁鹊第三次见到齐桓侯,十分着急地说:“君王的病已到了肠胃,如果拖延下去再不治疗,恐怕病情就越来越严重了。”齐桓侯停了还是不予理睬。
又过了几天,当扁鹊第四次见到齐桓侯的时候,一句话也没说,转身就走。齐桓侯感到很奇怪,急忙派人去问扁鹊。扁鹊说:“如果病在表层,服点汤药,再热敷一下,病就会好;病在肌肉里层,用针刺艾灸也可以治疗;病在肠胃里,可用清热除火的药物加以治疗;但病灶已入骨髓深处,就关系到生命的危险,医药是没有办法了。现在桓侯的病已深入骨髓,我是无话可说了,只好惋惜而匆忙地离开这里。”
又过了几天,齐桓侯果然病了,于是火速派人去四处寻找扁鹊,而扁鹊早已离开了齐国。没过多久,桓公就病死了。这就是成语典故“病入骨髓”的由来。
注. 髓,为中医奇恒之腑之一,由先天之精所化生,后天之精所充养,有养脑、充骨、化血之功。病入骨髓,形容病势严重,无法医治,也比喻事态严重,无法挽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