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2023年第一场雪,是在11月1日凌晨开始飘撒的。这场雪来得比往年早,持续时间长。从11月1日一直下到11月3日。多角形的雪花,云一样的白,玉一样的润,烟一样的轻,不疾不徐地飘落,染白了天空,铺满了大地,罩住了树林,瑰丽了湖面。查干湖笼罩在一个白雪王国童话世界里。
我从小生活在查干湖畔,特别喜爱查干湖的雪。每到初冬下雪,是我们最欢快的时刻。那时我们三五成群的孩儿们,都像欢迎贵宾似的,迎着雪花儿,在湖边欢呼跳跃。大家捧起雪花,互相追逐,打雪仗。玩有半个小时,大家都成了雪人后,才各自回家,去休息。 2023年10月末,我到查干湖进行考察,恰逢赶上11月初这场雪。让我想起小时候查干湖畔下起的茫茫大雪…… 60多年前,雪下得比现在大,大雪过后,人们只能坐爬犁出行。那时,查干湖畔,满地白雪,银装素裹,冷得撒水成冰。放眼望去,无边无际的白色。稍有风起,飞雪漫舞,雪粒打到人脸上,微微发痛。但不管怎么雪厚风大,人们为了生计,都不顾风雪阻挠,仍然在户外做着应做的活计。 那时,我们村小学离家有二里路。每到下大雪时,我和几位小同学就立马扛上铁锨、扫帚,顶着缤纷的雪花,到学校清扫道路和操场的雪。待我们到学校时,老师已早早到学校开始铲雪了。我们小学老师是个最勤奋的人,无论春夏秋冬,他总是第一个到学校工作的。冬天,班里的火炉,每天早晨,是他第一个点燃。当我们学生到班级时,教室总是暖暖的。老师的勤劳表率,把我们这群孩子带领的各个勤奋肯干。学生们陆陆续续地到了学校,放下书包,都主动加入到扫雪队伍中。那时,不管下多大的雪,师生们大家一起,铲的铲,扫的扫,干上一个多小时,我们就把教室门口通道和操场上落得厚厚的雪,清理得干干净净。 那年冬天,第一雪,老师带领我们清理完雪,上课时,给我们讲了“雪”的知识:雪,有36种雪花形状。有六角形的、纤细针状形的、扁形的、十二条树枝状形的、星形的、菱形的、钻石形的、棱锥形的、花瓣状形的、鱼尾状形的、螺旋状形的、马蹄状形的、十字形状的、波浪形的、圆环状形的、菊花状形的、伞状形的……雪花形状,实际情况,远不止这些种。在温度和冷空气作用下,雪花形状变化,是无穷无尽的。每一片雪花,都是大自然的绝美的创造。每一片雪花,都是独特的存在。雪花神奇的多姿多变,是上苍赐予大地的珍贵礼物…… 老师讲雪的知识,让我永远铭记在心。每当看到斑斓缤纷而如梦如幻的雪花,我就想起我的小学老师。他对我们谆谆教导,如同初冬温柔的雪花,滋润我们的心田。 查干湖的雪,下了三天,大地焕然一新。初冬第一场雪,白天边下边化,晚上迅速结冰。雪接着继续下,查干湖的树林挂上了冰,形成了树挂,如同雾凇一样,低垂,晶莹,脆白。大地结冰,冰上落雪,人一踏上,奇滑无比。查干湖湖水在雪的拥促下,渐渐封冻。放眼望去,查干湖在纷纷扬扬雪花爱抚下,一片白茫茫。在这种天气下,初到查干湖的人,是分不清东西南北的。 查干湖第一场雪,向查干湖人传递一个信号:从今天开始起,湖水封冻了。湖面封冻后,随着冰封时间的推移,湖面冰层日益加厚。封冻大约60天左右,冰面冰层有一米多的厚度,就到了“冬捕”的时节。那时,查干湖一年中最有特色的捕鱼活动,才正式拉开帷幕。 查干湖冬捕节,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查干湖冬捕,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捕鱼方法。 查干湖第一场雪,是查干湖冬捕的倒计时的开始;同时又是发出的动员令,从这天起,查干湖全体员工,各自上岗,分工明确,为冬捕节做准备。渔工们准备冬捕渔具;艺术家们准备冬捕节的冰雕、雪雕,和开幕式场地设计;领导策划冬捕节大型演出、来宾接待、头鱼竞拍、餐饮服务等重要事项安排…… 过去东北的冬天,是“冬闲”,如今查干湖的冬天,变成了“冬忙”。
查干湖第一场雪,吹响了“冬忙”的战斗号角。查干湖人,在第一场雪的鼓舞下,跃跃欲试,迎接又一丰收的冬天!
2023年11月6日晨于长春


编辑: 李 牧
编审: 马汝义
监制: 尹卓悦
主编: 王景惠
编委: 陈金福 杨桂珍 一 琳
胡 江 朱明杰 晏明华
李 凤 郑洪金 孙立芳
李迎春 白晓涛 郭建芬
策划: 刘颖华
顾问: 刘金享 张顺富 张守儒
杨 闯 王伟长 吴文昌
劳淑芹 王国清 方胜利
任 冉 王 谨 李淑琴
李德兰 刘春华 王启顺
韩玉春 谭 颖 闫三堂
齐玉山 李景春
出品: 李 牧 张顺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