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团圆
(5)
7月4日一大早,发喜、清海、清心以及孩子们都早早地整装待发,站在路边等待第一趟客车的到来。
不久,东方发白,群山间的天幕拉开了红色的序幕,万道金光闪耀在天幕上。接着,一轮火红的太阳喷薄而出,红日的边缘火花四溅,仿佛是一个盛满钢水的火炉口,直对着你,耀眼的光芒,让你无法直视。它又像一条巨龙的大口,喷涌着金色的云雾。
就在这彩霞满天的时候,他们兴致勃勃地坐上了车,不到7点就出发了。10点多钟,他们抵达了洛阳,下午不到4点就找到了这个家。
当发喜上楼敲门时,一对老夫妇都显得惊疑不定。发喜沉着地问:“您家是不是姓赵?您的老家是不是在太康县?”
那位穿着简朴、面容慈祥的老人诧异地说:“是!”
发喜又问:“抗日战争时期,那年中央军炸开花园口大堤,黄河泛滥,您家是不是失去了儿女?”
老人惶恐不安地回答:“是!是!”
发喜最后问:“您的名字是不是叫赵世杰?”
老人回答:“是啊!”
发喜说:“那么您的儿女、孙子、孙女都要来看您了。”
老人震惊地问:“什么?”
一瞬间,他再也无法坐住,在老妇人的搀扶下站了起来。发喜赶紧扶住他说:“大叔,您先坐下,我去叫他们上来。”
老妇人也急忙说:“快叫他们上来!”
一时间,清海、清心及孩子们一拥进了屋门。他们仔细端详了老人一番,确定这正是他们日思夜想的爹爹,忍不住放声大哭,扑向爹爹,一人抱胳膊,一人抱腿,生怕失去他。老人的眼眶也湿润了,紧紧搂住他们,心中的情感如洪水般汹涌。他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想要倾诉对他们的无尽关爱,从他眼里倾倒出来。
在老妇人和俊花的劝慰下,他们逐渐恢复了平静。老妇人说:“这不是梦,这是人间罕见的悲喜剧。以前你总说梦话,还提到他们的名字,有时会痛哭。做梦也想不到的事,今天竟然成真了。感谢上苍的保佑,他们还活着。”
随后,她和俊花、小红到厨房准备晚餐。
晚餐过后,大家围坐在一起。老人急切地问:“海,你们是如何找到这里的?你娘呢?”
清海沉默了一会儿,才说:“爹,这很难说清。去年发喜兄弟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写了篇文章,刊登在《朝川河》期刊上。今年5月这篇文章辗转到了清心手里,她写信给发喜。发喜兄弟又去刘家峡找我,最后在小浪底找到了我。母亲被日本人杀害了,我们回到洛宁祭拜母亲。在李发喜兄弟的老家遇到李毛狗,她曾在这里工作过,知道你的地址,我们就这样找到了你。”
老人听罢,很快拉住了李发喜的手说:“多亏你的恩惠,谢谢!谢谢 !”
发喜说:“这不算什么,出乎意料,总算一家人又团圆了。”
“那你写的文章呢?”
随即,发喜从包里取出《朝川河》2015年第1、2、3期,因较长,是连载的。
老人翻着看了一会,觉得短时间看不过来,又觉得他们路途遥远到来,时间也不早了,便说:“好,那你们就休息吧”,并问床铺都安排好没有?
老妇人说:“都安排好了,客室里三个床住男的,清心她们都在卧室,现在天热,好安排。”
老妇人说罢,他们都离开了。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李发欣,1933年4月生,洛宁县底张乡中高村人。1955年7月参加刘家峡水电站建设;1961年奉命到江西拓林电站支援建设;1963年回到底张乡石井头翟家村担任民办教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