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梅山溪语。湖湘梅山茶女
马双喜(京哥),热爱生活,喜爱艺术,热衷于公益。1999年曾深入贫困山区扶贫三年。现虽己离开:工作岗位,老骥伏力,在京与朋友共同发起"乐学院"公益项目,带领离退休老干部们通过合唱,舞蹈等多种艺术形式,健康身心,倡导绿色,环保的健康生活,目前,主要针对一百多支中老年艺术团开展公益活动,引导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现为全悦联盟北京青少年阅读会副主席。
溪语茶话·临书浅悟(四)《王羲之书论说点章》
作者:梅山溪语
书法作为汉字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几千年来,深得世人喜爱。国人爱书法,并非附庸风雅,那是千年汉字血透浸髓的爱。不管懂不懂书法,只要入眼,瞬既入心,甚或痴迷。
王羲之作为书圣,其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及《书法笔势论》,历代为人尊崇。《书法笔试论十二章》从谋篇布局到启心到形势,均为习书之循循教导,赏书之精妙书论。
至“论说点章”,则正式铺纸黁墨,从点入笔。 “夫着点,皆磊磊似大石之当衢”,开点如石,磊磊峻厚。石之千万,奇石俱灵。“光”之点,普照大地,生发万物,宇宙星球之石,书之磊也。“心”之点,三点身形之中,心神合一,稳如泰山之石,书之安也。 “玉”之点,清越滴漏,玲珑如意,呼之芳华,吸之晨露,书之逸也。“神”之点,举头三尺,磊磊在上,钟鼎铭石,祭祀神灵,书之畏也。“标”之点,玛尼石堆,分界天地,连袛人神,佛之道也,书之敬也。“冰” 之点,水火涅槃,亿年沉淀,冰碛石成,书之重也。 ……
而后点“或如蹲鸱、或如蝌蚪,或如瓜瓣,或如栗子,存若鹗口、尖如鼠屎。”写点时,需假以想象,赋以形态,收获多少,自在于心。若“海洋”“溪流”之水点,承接仰望,实断意连,水之浩渺、潺潺,书韵流长。“喜悦”“痴迷”之心点,从心从意,不可因字入魔,书之迷乱。“文章”“书卷” 之上点,做到腹有诗书,自信洞达,落笔沉实,书之厚也。 “寒”之上下点,如栗如冰子,冷暖自知,心性畅意,书之气也。“照”“热”之火点,干柴烈火燃于底,两侧火苗顿收,书之形也。……书法,与水墨交融,以法为度,依情而为,参悟前人对文字的爱与理解,其乐无穷。王羲之书论之点章,点之千姿百态,不可一一复叙,需细细悟性于心,方得书法开笔之神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