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伯河的四季风景与新年气象
林占东
锡伯河是北国小镇——锦山镇的一条母亲河。
它发源于喀喇沁旗西部内蒙古与河北省交界的茅荆坝梅林沟,流经旗内一百二十公里,自西南向东北至赤峰注入英金河,素有“喀喇沁母亲河”的美誉。辽代、元代称阴凉河,清代称石碑河,晚清改为锡伯河。
它夹在南、北两山之间,从小镇中间穿过,是小镇唯一的一条河流。它东西流淌,给两岸的工农业生产发展带来了生机活力。它山川秀美,风景宜人,既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沧桑巨变,又孕育出了现代发展的文明之花。
锡伯河是一条季节性河流。
春天,河谷冰川融化,河水下渗,河底露出了黑色的泥土和黄草,河床像一条晒死的大鱼,散发着泥土和枯草混合的鱼腥味。
夏初,河谷长满了绿草,那一川绿草像一望无际的草原。牧民伯伯们赶着白色的羊群,黑色的牛群,棕色的马群穿过绿色的草原。
秋天,积攒了一夏的雨水,汇满了河谷,形成了一个澄净明亮的湖泊,倒映着两岸的景物,将天上地下融为一体,在人间形成了一个仙境。
冬天,河水冻结,千里冰封,冰面洁净广阔,天空万里无云,两岸夹树,两山对峙,站在桥上放眼望去,哦!好一派北国风光。
锡伯河上建有五座大桥:最中间的是白色理石桥,两端的是水泥铁栏桥;夹在它们中间的是两座观光旅游桥,一座是红色的文化廊桥,一座是白色的观光斜拉链铁桥。
这五座大桥,形态各异,各具特色,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红色文化廊桥。原因有二:一是红桥独特的造型,它既像远处开来的一列火车客车,又像坐落在河上的一座文化长廊,白色的桥墩和桥面,红色的条椅,绿色的立柱横梁和开窗,灰色的檐瓦和廊顶;一是红桥深厚的文化,它在内部的廊顶和檐壁,绘有许多山水花鸟人物画像,书有许多名言警句诗词歌赋……走进廊桥,不仅可以观赏到两侧的山水自然风光,还可以欣赏到古代文化、现代技术。
邻近年底,整座红桥也焕然一新:长廊的两侧檐头挂起了两排吊瓜红灯,红桥两头凉亭的四角檐头吊起了大红灯笼,红柱绿窗灰檐红灯让人感到有点山西平遥古城民居的味道。
每天,河北的人们穿过红桥可以来到河南,河南的人穿过红桥来也可以到河北。如今红桥不仅成为了联系锡伯河两岸人民的纽带,也成为了沟通古今文化的桥梁。
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噼噼啪啪的鞭炮声响,空中升起了一团团白色的烟雾,它们与蓝蓝的天,红红的灯笼,构成天空一道美丽的风景,新年的钟声远远的传来,新年的脚步越来越近了……
2024.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