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仙山区的广袤天地间,舒平——一位怀抱理想、脚踏实地的践行者,正在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坚实的步伐,诠释着绿色发展与文化传承的深度融合。她带领志愿者团队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同时又发愿将这片绿水青山打造成富含文化底蕴的“论语书山”,以期实现自然生态与人文精神的和谐共生。

在舒平的带领下,由热心志愿者组成的团队,不畏艰难险阻,穿越凤凰山、华胥山、伏羲山、女娲山等崇山峻岭,他们攀峰越谷,涉水前行,用脚步丈量大地,用心感知山川。通过航拍,这支队伍成功完成了对各山系全面而深入的影像采集工作,一幅幅壮丽的画卷不仅记录下了九仙山区的秀美山形地貌,更为未来的“论语书山”项目设计提供了详实且完整的视觉资料。

舒平深知,打造“论语书山”并非一日之功,它既是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力承诺,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现代诠释。在实践中,她倡导干实事、发大愿,带领团队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地勾勒出“金山银山文化山”的宏伟蓝图。
在九仙山区那片生机盎然的楷树林中,舒平以对儒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敬仰之情,巧妙地模拟定位了七十二贤亭的位置。这一举措不仅是为了美化自然景观,更是为了在这绿水青山之间,勾勒出一条富含学术与研学价值的文化旅游线路——“一亭、一苑、一景”,让每一位前来探访的游客都能在此沉浸式体验到孔子及其弟子七十二贤人的智慧与风范。

沿着这条别具匠心的研学旅游文化线,舒平带领团队深入山村腹地,细心探寻那些能够承载七十二贤人精神的静谧之地,以期建设起寓意深远的“七十二贤居”。这些贤居将不仅仅作为纪念建筑而存在,而是要打造成“论语书山大讲坛”的重要载体,成为广大儒学爱好者和研究者进行深度学习交流的精神家园。

舒平对于这个集“楷林、贤亭、贤居”为一体的儒家文化传承基地寄予厚望,她坚信这不仅是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尊重与传承,更是对新时代下儒家思想如何融入社会生活,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的一次生动实践。她的心愿如这片浩瀚楷林般根深叶茂,期待着这座“论语书山”早日矗立在世人面前,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活的时代气息,滋养更多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人们,共同书写一段儒家文化薪火相传的新篇章。
(清风 李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