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清头条】总第316期。运河名城,山东临清,江山如此多娇,运河浪花真好。每篇文章阐明一个道理,每首诗歌突出一个主题,雅俗共赏,怡情益智,启迪人生。请大家分享。

【编者按】禅宗小故事中,往往蕴含着人生大智慧。今天选编一个小故事,感受禅宗文化,体悟修养心性、做人处世之道。
禅宗,是佛教的主要派别之一,因主张修习禅定,故名禅宗。
从禅宗思想体系的内涵、结构、核心来看禅宗的基调是以心性论为基点,通过心性修持获得心性升华的心性学说,是一种摆脱烦恼、追求生命自觉和精神境界的文化理想。

【处世之道】
活好自己莫生气
文/韩积蕊(山东)

读者朋友们,今天我们探讨的话题是莫生气。不生无用之气,不争无谓之理。遇到不讲道理的人,不要争辩,多行不义必自毙;遇到不懂感恩的人,不要恼怒,收起自己的善良;遇到鸡毛蒜皮的小事,不要计较,能过去的就让他过去;遇到影响人生的大事,不要纠缠,果断处理,把事办好。总之放宽心态不生气。
先分享一个小故事。
古时候,有一位妇人常常为一些琐碎的小事生气。她也知道这样不好,便去求慧能禅师为自己开阔心胸。慧能禅师听了她的讲述,一言不发,把她领到破烂不堪的柴房中,上锁而去。妇人气得破口大骂。骂了许久,禅师也不理会。妇人转而开始哀求,禅师仍是不理不睬。妇人终于沉默了。禅师便来到门外,问她:“你还生气吗?”
妇人说:“我只为我自己生气。我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来受罪。”
“连自己都不能原谅的人,怎么能心如止水?”禅师又转身而去。
过了一个时辰,禅师又问她:“还生气吗?”
“不生气了。”妇人说。“为什么?”
“生气也没有办法呀!”
“你的气并没有消逝,还压在心里,爆发后,将会更加剧烈。”禅师又离开了。
禅师第三次来到门前,妇人告诉他:“我不生气了,因为不值得生气。”
“还知道不值得,可见心里还有衡量的标准,还是有‘气根’。”禅师笑道。看到禅师的身影迎着夕阳立在门口时,妇人问他:“什么是气?”禅师将手中的茶水倾洒到地上。
妇人看了一会儿,突然有所感悟,于是,她叩谢而去。

妇人问“什么是气”,禅师想说的是:气,其实是一种需要上的失落。当我们容许别人来掌控自己的情绪时,本身就已经成为一个受害者,当对发生的现况无能为力的时候,抱怨与愤怒便成唯一释放的选择。生气就是在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既然如此,又何必生气呢?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活好自己,就是胜利。走好自己的路,我们才能拥有真正的自己。人生的大智慧,就是拥有一颗自我反省的心,它能帮助我们看清生命存在的价值,活着的目的,做人的原则,每一次用心的思考就如同一次生命的重生,我们在反思之中,获得我们前进的精神动力。每一次反思,都是提升自己的机会,从而变成更好的人。
日常生活中,不如意事十有八九,我们要学会掌控自己的情绪,尽量不生气,因为生气伤身又伤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脾气,我们要学会控制,否则,有些过分的语言和行为,既误事又伤人。要做大事,要成大事,关键在于一个“忍”字。人们常说,忍字头上一把刀。然而忍字也有一颗心。如果多一些忍耐,多一些宽容,不管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都会获得身心的愉悦。
真正智慧的人,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不为是非所累,不为闲气所伤,理不争气不生,轻轻松松过一生。打理好自己的生活,益寿延年,把自己的生命活到极限,不亦乐乎?


【作者简介】
韩积蕊,笔名寒冰,山东临清人。自幼喜欢读书,擅长书法、篆刻。民盟盟员、中学退休教师。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五老”志愿者,聊城市老教师宣讲团成员、京杭书院宣讲团成员、临清市关工委传统文化宣讲团成员、市委宣传部理论讲堂(电视台)宣讲人,市老年大学古典文学讲师,《都市头条·运河浪花》文学平台认证主编。1988年开始写作,编撰六部书稿(120万字),出版三部。著书立说搞讲座,发挥余热做公益。

【运河浪花】
~~~~~~~~
纵情笔墨 愉悦自我
~~~~~~~~
特邀顾问:冯喆
文史顾问:文博 鸿涛
总编:运河浪花
主编:寒冰
美编:玉玲
校对:凌云
编审:冰凌斋主人
编委:立诚 圣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