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个繁忙的时代,许多乡村地区依然面临着贫困、落后和荒凉。然而,这些地方也有着无尽的潜力,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利用。本篇报告文学将带你走进东源县船塘镇三河村,跟随第一书记柴飞,一同见证乡村振兴的伟大历程——
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
——来自东源县船塘镇三河村第一书记柴飞的驻村发展纪实
杨立谦/文

在山河之间,有一条大道,它穿越田野,连接古今。
这是一条振兴之路,是一条通向未来的光明之路、幸福之路、和谐之路。
三河村,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村庄,它以绿色的田野和翠绿的山林为衣裳,它以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为灵魂。
近年来,三河村以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走上了乡村振兴的道路,展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走在绿美三河的大道上,天边露出晨曦,微风拂过脸庞,我们看见了希望的田野。田野里,稻谷泛着金黄,果园中,果实累累挂满枝头;我们看见了美丽的家园,看见了幸福的笑脸。欢声笑语回荡在乡间,心中充满期待和希望。
在东源县船塘镇的三河村,有一位名叫柴飞的驻村干部,他是这个村子的第一书记,也是一位充满热情和决心的驻村工作者。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这个村庄的振兴之路铺设了坚实的基石。
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有一群人,他们默默无闻,却肩负着改变乡村命运的使命。他们就是那些驻扎在乡村一线的驻村干部,柴飞便是其中之一。他来自东源县船塘镇三河村,担任第一书记,用他的智慧和汗水,引领着村民们走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
踏着金色的仲秋,我走进了东源县船塘镇三河乡村振兴的大道,感受着泥土的芬芳,倾听着大地的呼吸。这是一个曾经贫瘠的乡村,现在正焕发着勃勃生机。这是一个怎样的转变?又如何在这条乡村振兴的大道上迈出坚实的步伐?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村庄。
初识乡村 坚定信念
曾经的三河村,一片荒芜,破旧的房屋,满目疮痍。村民们生活贫困,缺乏致富门路,村里的基础设施也亟待改善。然而,三河村的村民们并没有被困境压垮,他们心中的希望犹如一颗种子,在艰难的环境中顽强地生长。他们渴望改变,他们相信,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改变命运。
2021年8月,柴飞受河源广播电视台派驻船塘镇三河村赴任驻村第一书记。初到三河村,柴飞就被这里的生活环境和经济状况所震惊,被这里的景象深深震撼。村民们朴实无华的生活,以及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都让他感受到了巨大的责任。他看到了村民们生活的艰辛,看到了他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渴望。他深知,要想改变这一切,就必须深入了解村里的环境、资源以及村民的生活状况开始,从乡村振兴开始。
柴飞深知,要改变这一切,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找到适合村里发展的道路。进驻以来,他始终牢记初心,不忘使命,与三河村干部群众打成一片,急干部群众之所急,想干部群众之所想,尽自己最大努力,为三河村的乡村振兴运筹帷幄绘新图。
三河村是一个有着3500多人口的大村,也是一个贫困的革命老区村,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民收入较低。柴飞首先对村庄进行了深入的调研,了解了村民的需求和问题。他提出了一个全面的发展规划,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现代化、生态保护、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为改变这一现状,他和三河村两委干部经过精心谋划,决定乘乡村振兴东风,积极进取,乘势而上,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积极参与村庄的建设,共同为乡村振兴努力。
柴飞首先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他积极争取资金,改善了村里的道路,修建了新的灌溉系统,还为村民们安装了太阳能路灯。这些改变不仅方便了村民们的日常生活,也提高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刚进驻三河村,他就与村两委干部研讨,决定乘乡村振兴东风,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通过调研和考察,充分利用本地优质水资源,养殖鲈鱼。2021年9月中旬,他通过实地调研和洽谈,与佛山南海广东勇记水产公司达成鲈鱼养殖项目。确保为三河村养殖户提供鱼苗、鱼饲料、并对成鱼保价回收。
地处灯塔盆地腹地的三河水质好,养殖鲈鱼与佛山南海相比更有优势。三河村现有鱼塘600多亩,首期可开发利用养殖鲈鱼的,就有200亩。为调动群众养殖鲈鱼的积极性,村两委干部敢为人先,先行先试。三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雄生对白水小组统坑点20亩旧鱼塘进行改造,养殖鲈鱼,2021年12月,投放了8万尾鱼苗,先行示范,在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再向全村推广。鲈鱼生长周期为8-9个月,长到1-1.5斤,就可以到市场出售。一斤最低保护价,可赚纯利润3元钱。一般情况下,可赚纯利润6元钱。如今鲈鱼养殖已由最初的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雄生养殖鲈鱼的“一马当先”,变成更多群众养殖鲈鱼的“万马奔腾”。如今,全村已发展到8户村民养殖鲈鱼,养殖面积已达到170亩,养殖鲈鱼超过47万尾,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村民收入。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三河村的发展之路。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产业升级,这一切都为三河村注入了新的活力。村民们满怀信心,积极参与,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规划发展 引领方向
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大道,这是一条充满生机的大道。在这条大道上,我们看见的是一片片翠绿的田野,是果园里丰满的果实,是村民们欢快的歌声。他们用勤劳的双手,耕耘着这片富饶的土地,让希望的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支持下,三河村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引进先进的企业,发展绿色产业,提高产品质量。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为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也为村庄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柴飞发现,三河村的主要问题在于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现代化的农业技术,以及基础设施落后。他与村干部共同商讨,制定了以农业现代化、乡村旅游和人才培养为重点的发展策略,在产业振兴、党建引领及文化振兴等方面制定策略,竭力推进。
三河村充分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价值,坚持以生态优先为引领,打造宜居乡村。在村庄规划建设中,注重绿色发展,推进生态建设与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实施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措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森林覆盖率,使村庄成为山水相映、绿树成荫的美丽家园。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三河村的农业实现了现代化。现代化的农机具、科学的种植方法、优质的农产品,都为村民们带来了丰收的希望。
2022年7月,柴飞多次与广东海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洽谈,成功引进“航红”辣椒,这种辣椒经过航天育种,品质好、产量高、市场前景好。双方协议规定由海演公司提供种苗,提供技术指导,并保证按市场价格回收。三河村现有五户村民签定协议,共提供100亩土地种植“航红”辣椒,预计两个月后就有收成,一亩地纯利润为一万元。三河村采取先行示范,在取得成功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力争把“航红”辣椒发展成为三河继鲈鱼发展之后的又一产业。
三河村积极推进产业振兴,以特色农业、休闲旅游为主导产业,助力农民增收。在农业方面,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同时,通过“公司+农户”等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在休闲旅游方面,充分挖掘三河村的自然资源,打造乡村旅游品牌,吸引游客前来观光、度假。通过发展农家乐、民宿等项目,增加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在柴飞的带领下,三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的收入水平有了显著提高,生活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他们从心底感激柴飞这位好干部,把他视为自己的贴心人。
三河村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丰富的山水资源为村庄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村民们逐渐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积极发展绿色产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通过引导村民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等项目,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进一步提高了村庄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除了生态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三河村还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引导村民发展特色农业。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村民们成立了专业合作社,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打造自己的品牌。通过不断努力,三河村的绿色农产品逐渐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城市市场,为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益。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三河村还注重提升村庄的环境品质。村民们自发组织起来,义务投工投劳,共同建设美丽家园。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三河村的道路变得干净整洁,房屋错落有致,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如今的三河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新时代美丽乡村。

亲民政策 共建家园
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三河村的村民们是真正的英雄。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书写着奋斗的故事。他们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因为他们知道,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实现梦想。
柴飞深知,要想让村民真正受益,就必须让政策贴近村民的生活。因此,他提出了一系列亲民政策,如为村民提供就业信息、开展技能培训、为困难家庭提供救助等。这些政策得到了村民的热烈响应,让他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温暖。
柴飞非常重视生态保护,他认为这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他积极推动生态农业的发展,鼓励村民采用环保种植和养殖技术,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他还引导村民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生态经济,让村民们从生态保护中受益。
柴飞深知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他积极开展人才培训计划,为村民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支持。通过这些培训,许多村民提高了技能水平,找到了更好的就业机会。这些人才将成为三河村振兴的未来力量。
为了保持村庄的整洁和美丽,三河村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卫生管理制度和垃圾分类处理体系。每个家庭都有垃圾分类的责任和义务,定期将垃圾分类投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村委会定期对全村进行大扫除,清理公共场所和道路两旁的垃圾和杂物。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也保障了村庄的整洁和美丽。
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三河村注重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村委会定期组织村民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体育比赛,如舞龙舞狮、山歌比赛、篮球赛等。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也增强了村民之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时,三河村还注重加强村民的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开展道德讲堂、家风家训传承等活动,引导村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
三河村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模样了,它正在成为一片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天地。
在柴飞的带领下,三河村的村民们彻底摆脱了贫困的束缚,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大道。他们感激柴飞为他们所做的一切,将他视为自己的亲人。而柴飞也深知,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乡亲们的幸福生活。
这就是柴飞的故事,一个驻村第一书记在贫困村中的奋斗历程。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扶贫精神,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可敬可学的榜样。希望我们都能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为我们的家乡走出一条脱贫致富的大道。
走在脱贫致富的大道上,柴飞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一个扶贫干部的责任和担当。他的故事激励着更多的人投身于乡村振兴事业中,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让我们携手并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柴飞的故事告诉我们,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入基层,了解情况,找准问题,制定策略,并逐步推进实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让乡村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三河村还注重保障村民的合法权益和福利。村委会定期开展民生工程和公益活动,为村民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如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体检服务、为贫困家庭提供医疗救助和经济支持等。这些措施的实施让村民们真正感受到了村委会的关怀和温暖。
在柴飞的带领下,三河村已经踏上了一条充满希望和机遇的乡村振兴之路。这条路上虽然有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大家坚定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期待三河村的明天会更好!
柴飞鼓励村民们团结合作,共同建设美好的家园。他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引进合作伙伴,为村庄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积极参与村庄的建设,共同为乡村振兴努力。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为村庄的未来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展望未来 再铸辉煌
经过几年的努力,三河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村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柴飞和他的村委会团队相信,只要大家继续努力,三河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三河的村民们将继续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为这个村庄的未来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走在三河乡村振兴的大道上,村民们讲述着一个个充满希望和奋斗的故事。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坚定的信念,创造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三河的村民们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勇敢地迈出脚步,坚定地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的梦想。这是一条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乡村振兴之路。
这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程,这是一条充满挑战的征程;
这是一条绿意盎然的大道,这是一条向着光明前行的大道……
这是一条丰收的大道,这是一条充满活力的大道。在这条大道上,我们感受到的是乡村的宁静与纯朴,是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每个村民都是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乡村的韵味。
这是一条文化的大道,这是一条充满情感的大道。在这条大道上,我们见证了乡村的发展与变革,是绿色产业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发展。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等新兴产业在这里崛起,为三河村带来新的机遇。
这是一条发展的大道,这是一条充满智慧的大道。在这条大道上,我们感受到的是村民们的幸福与满足。他们的笑容如同阳光般灿烂,他们致力于发展经济,提高生活水平,让三河村的明天更加美好。
这是一条幸福生活的大道,这是一条充满奋斗的大道。让我们继续在这条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共同为三河村的繁荣发展贡献力量。让每个村民都能在这片土地上绽放自己的光彩!
在这条大道上,我们看到了三河村村民们的身影,他们带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在这条大道上,我们看到了他们奋斗的足迹,看到了他们坚实的步伐,看到了他们勇敢的创新和无畏的开拓。在这条大道上,我们看到了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智慧的头脑,开创了生态三河奋力崛起的新篇章!
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时代里,让我们一起走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为我们的家乡、为我们的民族、为我们的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三河村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继续前行,书写更多辉煌的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