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色流动着的樊川公园(散文)
何小民
走在雕梁画栋的潏河桥廊,放眼望去,樊川湖生态公园好似一片绿色的海洋。微风吹来,枝摇叶舞,碧波流荡,使这片人工修复的自然湿地,充满活力。多姿多彩,促使我加快脚步,从公园北门走进曲经通幽,绿树掩映的涧道,一道亮晶晶的由河床落成型的水帘,
映入我的眼帘,和孩子们戏水的欢乐,融为一体,荡向远方,吸引更多的游人打着花折伞,戴着遮阳帽。踏上人工凿锉铺垫的趔石,趔趔趄趄,小心翼翼。从股股清流间跃过,兴奋的说着这几年长安的变化,樊川的美丽。
踩着鹅卵石,丝丝莫名其妙的暖流从脚心汩汩的涌遍全身,使人顿觉神清气爽,在簇簇的人丛中缓步前行,赏花,赏草,赏水。在河之洲,水草茂长,几棵高大的白杨和柳树看似孤单,却相互致意,蓬蓬勃勃,微风过处,叶子哗哗啦啦,好像俞伯牙弹奏的高山流水,解释自然的密码。水草更是张张扬扬,翩翩起舞,如同窈窕淑女,弥漫河流,款款深情,招揽游人,看水光粼粼,柳枝摇曳,堤岸红花绿草,使人眼花缭乱,我禁不住失声喊道:“好一个樊川美景!”。陶醉其中,听绿草丛中传来舒缓漫妙的轻音乐,撩得人心旷神怡,神思恍惚,徘徊不前,录像录音,捕捉花草灵性,人与自然的合一。兴致勃勃,拾级而上,步入绿树成荫,红灰相间的笔直的人行道,孩子们在大人的呵护下,如雨燕飞行。或两臂张开的,或直立的,或貓腰的,只见滑板车在脚下行动自如,大人又惊又喜,爱护有加。行不到百十步,又见一个修砌得富富丽丽的房子,走近一看,才道是园区工作人员的休息室,和游人方便的去处。穿过房子的廊沿,忽见高大的银杏树下,年轻人活力四射,篮球在空中飞传,汗涔涔笑逐颜开,乐滋滋享受年华。观看,度留。想着唐朝的盛世,樊川的繁华,不过是达官贵人在此建造别墅,花园,亭台楼阁。
富丽堂皇,花团锦簇,人来人往,不是公子王孙,歌舞升平。就是失意的文人墨客,寄情美丽的樊川山水。而现在至从一九四九年十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毛泽东思想为主导,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经过七十多年的风风雨雨,艰苦奋斗,终于使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人民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在工作闲暇之余,不论是公务员,教师,工人,农民,还是小商小贩或带孩子,或领老人,享受樊川山水之乐趣。这样想着,不觉走到一个岔路口,立一石碑,上刻清王土祯诗一首道:
三月樊川路,红桃散绮霞。
终南青送黛,潏水碧穿沙。
读着王士祯的诗句,透过密密的树林,望见空中晃荡的人影,我不禁加快脚步,沿着一斜道向下走去,才知是孩子们的玩乐场,秋千在大人的推送下,上下飘逸,绽开花朵般的笑脸。搞得大人们从紧张的情绪中渐渐平静下来。你荡一会,我荡一会,相互谦让,呈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传着孩子们的欢乐声,牵着我的眼睛向右看去,呀!滑溜溜,攀爬崖,惹得孩子们乐此不彼,攀上滑下,有序行动。而在滑溜溜攀爬崖的凹槽处,在小小的沙滩上,小朋友们更是趣味无穷,用自己的小手,使用各种小模具倒出小房子,小塔,小山,小船等各种模型。自信的乐着欣赏自己的杰作,然后有把它毁掉重来。啊!多么幸福的一代人,在和平的国度里,孩子们快乐的成长吧!你们的父母正在为养育你们,付着辛勤的汗水,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快快长大,为祖国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这样想着,不觉来到休息室和卫生间。度过走廊,眼前豁然开朗,只见朵朵的喷泉像把把金伞向空中抛去,在阳光的照射下,使人眼花缭乱,分不清是水还是金丝在湖上飞舞。我连连的喊道:“妙,妙,妙”。湖的堤岸是碧玉妆成一树高的柳树,外围的东边是高大的杨树、法桐和一些叫不上名字的树,南边是针叶松,密密匝匝,青青葱葱,绕湖而转,野风徐徐吹来,绿荫婆婆娑娑,西南坡上的花香沾衣扑面,沁人心脾。
忽然,我想起曲江,她的湖就像一个端庄丰满的女子,潋滟的波光熠熠生辉,招睐游人如痴如醉,仿佛进入梦境,秦人的铜车铜马向我一路奔来,叙说历史的变迁,人间的苍桑。我又想起汉城湖,汉武帝的雄姿仍历历在目,威风凛凛的守护八百里秦川,瞭望华夏民族,四海一统。而汉城湖,就像金屋藏娇,静静的,碧澄澄的,默默的等待,等待千年来她放不下的情,拿不来的意。而你呢?樊川湖,你就像一个刚出阁的女子,体态轻盈,散发青春的气息,那个个的喷泉,就是你的一头秀发,在湖上随风飘扬,撩拨得游人
络绎不绝,如织如梭,在绿树与鲜花丛中影影绰绰,不知不觉走到一座浮桥上,看对对的情侣,在野风的抚弄下,在湖光的映射下,妩媚动人,摄影留念。望风车搅拌雪浪翻滚,惊艳游人的眼目,挑起游人的兴致,久久观看。一群群金鱼悠闲自在的从浮桥下,从人们的视线里游向湖心,有不少鱼回过头似乎说:“你们好,这儿多美呀!常来玩啊!”。人们痴痴的望着,向鱼儿点头招手。我呆呆的站着,若有所思的久久不肯离去,猛一抬头,只见一列行人,穿着蓝白相间的学生服,戴着红色的帽子,高举绿色的环保旗帜,从潏河的北岸穿过小桥,一路倡议游人要有《资源意识,节能意识,环境意识,》。来到儿童乐园,使这儿的气氛更加活跃,突然,一个小女孩,胸前系着印有南街小学的红绸带,跑到我跟前,嗓音清脆:“爷爷,我是南街小学的,你在游园时,要爱护公共设施,保护景区生态环境,不要乱扔垃圾,不要乱涂乱画,如果有文物古迹,不要攀爬,不要大声喧哗,互相礼让,做文明公民。”我被这位小女孩的一席话深深感动,是啊!至十八大以来,我们的国家在以习近平同志为首的党中央,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治理以破坏生态环境而发展经济所造成的代价。坚定不移的关停对河流山川造成污染的企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樊川公园就是长安区政府在这样的理念中,治理潏河建成,使长安市民在闲暇之余能近距离的亲山亲水,感受自然的魅力。我想着,默默的沿着河流南岸的廊道走走停停,孩子们在妈妈爸爸,爷爷奶奶的陪同下,在浅水区调皮的玩着水枪,几只天鹅在碧波里悠闲地游来游去。
一叶小舟在河流上悠悠荡荡,载着管理员拿着叉子,网子,打捞水面从上游漂来的杂物,枯枝。让河流显得更加清净亮丽。坐在休息台上,几株高大的垂柳掩映小桥,微风吹来,漪漪的水波,潋滟丝丝的细柳,妖娆河流,多姿多彩,打动人心,流连忘返。忽觉肚子咕咕,打开手机,时间已是中午十二点,站起来,向北岸望去,依旧是柳丝纤纤,高楼林立,倒映水中,恰似海市蜃楼。天上几片白云在林梢浮动,亦真亦幻。荡着幢幢的人影,在河流上飘逸,踏阶石而上,穿过密林,走在人行道,满身的汗水,在野风的抚弄下,感觉丝丝凉意,不知不觉出了公园,杜牧的雕像赫然出现我的眼前,我不尽想,假如看到今天的樊川公园,他一定会把“千里莺啼绿映红”,写给樊川,让人心动,让人痴迷,这样想着,又来到潏河桥南望是气势恢宏的秦岭山脉,北望是繁华似锦的长安都市。俯瞰樊川,那厚积着,平铺着的绿呀!那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呀!让人觉着风是绿的,水是绿的,连阳光也是绿的,这醉人的绿呀!
写于庚子年5月18号

何小民,60后,陕西省铜川新区人,爱好文学,《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有作品在《陕西农民报》《齐鲁文学》《当代诗歌地理》《词坛》等杂志和网络平台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