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作者:陈希文
电大两年脱产学习近尾声时,忽然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管理我们两个班的樊老师回农村老家夜晚浇地时,不慎跌入地边的深壕,腰椎成粉碎性骨折,已入住西安空军医院治疗。樊老师的不幸令我们感到意外和震惊,同情和怜惜。
回顾两年的脱产学习,樊老师主要承担了教学组织管理丶聘请辅导教师、日常的学习服务和组织学员参与相关的社会公益活动等。两年来,他恪尽职守,热心服务,为学员付出了一定心血。学员与老师和睦相处,感情融洽。我时任二班班长,樊老师遭遇的意外事件发生后,即和几位学生干部商量,由我和学习委员许超和生活委员佟波去西安看望樊老师。
准备好了慰问品,我们三人带着学员们的深厚情谊来到西安空军医院,看到病榻上的樊老师深受病痛折磨的难堪表情和与疾病斗争的坚强毅力,我们既伤心又感动。经过一番问侯和安慰,与老师握手言别。
从医院返回时。有人提出西安新建的火車站高大雄伟,富丽堂煌,咱们很少到西安大城市来。趁机是否到火車站一游,开个眼界。这个建议都很赞同。
于是,三人来到大雁塔通往火车站的主干道上。因站台乘客过多,我们费了好大的劲才挤上了公交车。我被挤站在公交车中间的走廊上,左手抓着车顶栏杆上的吊环,右手提着包。佟波和我相隔一个人,也抓着扶手夹在人群中站在靠车头前边的走廊上。许超同学最后一个挤上车,站在车门口。没多大工夫,一件可怕的事情发生了。我突然看见手背上纹着青色花纹的一只大手从佟波的肩头伸过,伸向其中山装的上衣口袋,粗长的双指像蟹钳一样夹出了钱包,正欲拿走时,就在这一瞬间,我猛地扑上去双手用力扼住了其手腕,夺下了钱包,大声斥责道:"年纪轻轻的,什么事干不成,怎么就学会了这夲事?″"啊!我的钱包″。佟波接过钱包本能地喊了一声。"怎么了?陈书记(我时任团县委书记),谁敢偷你的东西?这是吃了豹子胆啦?”许超同学听到我的斥责声大声返问道。"佟波的钱包被偷,我已夺回来了,没事″。这时,我觉得好像缺了什么,回头一看,我的手提包夹在拥挤的人群中。这真是为别人夺回被偷的钱包,而将自已手提的包都丟掉了,一时还未反应过来。我顺手拿回包。
这时,只见佟波匆匆将钱包塞进内衣口袋,系上纽扣,一声不吭地在人群中向前挤去。他的两只臂膀象摇头风扇一般左右使劲拨弄,从拥挤不堪的人群中刚扒开一道缝隙,身躯就似楔子一样立即插入。周围被他拨弄站立不稳的人对其呵斥道:"干什么?干什么?你要干什么?″“你这么大年纪的人挤什么?是不是有病呀?″此时的佟波没有理会,只是不作声的一个劲的往前挤,一直挤到前方司机座椅的背后才罢休。
这时,我才意识到佟波把自己转移到了安全地带,却将这个高我一头,五大三粗的小偷留在我的对面。我不由得定睛一看,这小偷约二十七丶八岁,长头发还带着卷儿。留着八撇胡须,眉宇间点着小红点,怒目圆睁看着我,两眼充满血丝,凶狠的目光如两把尖刀欲穿透我的胸膛,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紧握的双拳咯吧吧响,恨不得将我撕碎,吞进他的肚里。在这非常危及的关头,怎么办?我想,再不能象佟波那样溜之大吉,给小偷示弱。况且车上拥挤,也无处可避,但总得有个思想准备,以防万一。于是,我急中生智,向许超同学喊道:"许超,把咱们一起来的都通知一下,到前边指定地点集合″。"陈书记,上车前我都通知到了,你放心。″许超同学机警快速地回应道。话音刚落,车子减速,已到一站。只见那小偷还没等车停稳,就抢先下了车,并手指着我,骂骂咧咧,还说此事没完。
到了西安火车站,我们三人来到候车大厅歇息。佟波一言不发,好像刚才没有发生过什么事。只是低着头清点钱包,里边有120元钱,80斤粮票,2丈布票。清点完后他自言自语说道,"这月刚发了工资,还没舍得花,险些让贼偷了"。当时,我看佟波对小偷的行为既不愤恨,又对我夺回钱包没个态度,就抱怨他说:"论年龄,你是我的老兄,论作人,你比我懂得多,刚才车上发生的事你怎么就做得出呢?""傻老弟,好汉不吃眼前亏。听说西安 最近治安不好,公交车上常有小偷,还出过小偷用刀子捅人的事。我不离开,小偷用刀子捅我一下咋办?″佟波的回答让我目瞪口呆。“人家给你夺下钱包,你对小偷一声都不敢吭,只顾个人安全,不管别人,你这老兄做事咋就这么差劲呢?″许超同学责怪地说。霎时,许波脸颊绯红,低头不语。
时过境迁,为了顾及佟波的声誉,当年发生在西安公交车上的事,我多年来未向人透露过。只是这次写回忆录时,才向老伴讲述了这个“小插曲″。
老伴问我:"你当时替别人夺钱包的时候,都不怕小偷捅你一刀吗?″“我那时只想着把钱包给夺回来,让佟波免受损失,那里还顾得上考虑那么多"。"你一辈子就是个老实疙瘩,对人实诚得很,干啥事都不多个心眼"。老伴抱怨我说。是的,我一生就是个直性子,实心眼。八十年代中期,人们工资普遍很低,我知道象佟波这样家在农村的"一头沉″,工资除了个人生活,还要养活一家人,负担够重的。如果钱让贼偷了,他可损失不起呀!为了同志不受损失,我就是挨小偷一刀,也是值得的。我不能只顾个人安危,眼看着让同志受损失啊!
时光荏苒,今天再次冷静思考当年发生的事。当初,我为何有那种果敢的举动呢?想来事发并非偶然。我出身贫穷,从小跟随母亲在艰难中度日,饱尝过人间的辛酸苦辣,在做人方面也受到母亲的严格教育熏陶,自幼就有爱憎分明的是非观点和嫉恶如仇的正义感。后来从上学到工作,受组织多年的教育培养,向往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公平正义已成为我做人的起码准则,从骨子里养成了抱打不平、正义直言的秉性。现实生活中当遇到不平的事,这种強烈的正义感必然会爆发出来。人常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抉正驱邪,伸张正义的理念已在我灵魂深处扎下了根,过去曾见义勇为过,今后亦会一如既往的。
作者简介:
陈希文,陕西乾县人。大学本科,高级政工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員,咸阳市职工作家协会顾问。一生务过农,当过铁路工人,从事党政工作四十三年。曾先后任过乾县团县委书记,乡镇长,党委书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委宣传部长。后又调任永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等职。多年的职场生涯养成了酷爱学习,勤于思老,务实敬业,笔耕不辍的好习惯。曾出版文论专集《情怀》和纪实文学《驿路心雨》。《品茗幽香》《人到中年》《青出于蓝》是作者花甲年后的散文诗歌专集,真实地记录了退休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弘扬了主旋律,充满了正能量,对后代人的学习、成长、进歩、做人有一定的励志作用。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