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怎样活着是个大命题
文 /杨浩然(山东)

他问了一个困惑他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人要怎样活着?”
“因为母亲生了他,所以本能自然的活着;吃饭、拉屎、睡觉,这么活着。”我回答的如此粗俗,他笑了,“哥,你的回答没毛病,直接,干脆,无可挑剔。”
今天和他视频,谈起这些年如何艰难,感谢我能多次借给他钱度过难关,感慨万千。
他说,这些年来我是他唯一的坚定支持者。他说,我给他无数次接济,才有了基本生活费用和差旅费,得以续命。他说,最重要的是我教他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最大的优势就是,“把别人的挖苦和嘲讽全当成个屁”!

他辞去公职,下海经商八年,除了血本无归,就是处处碰壁,可屡败屡战,锲而不舍,一如既往,坚持不懈,终于实现财务自由,达到理想的目标。
他原是某省政府办公室主任,因为听信不靠谱的人忽悠,经不起诱惑,瞒着家人辞去了公职。把汽车和房子抵押出去,投资项目,结果打了水漂。车子房子没了,老婆孩子成了别人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也都视为路人。可想而知,内心深处多么凄凉。
他也是个学霸,清华毕业,就职政府十年,却鬼迷心窍,非得辞职经商,在体制内习惯了的他,还以为靠行政那一套,结果不好使了。没人鸟他。
他原本是个生活养尊处优之人,一路求学顺利,仕途坦荡。既然离职,无需多言。曾想买后悔药,没有。今天,也庆幸事业有成。
开弓没有回头箭。苦难和挫折,让他成熟稳重,把他打磨成一个心理强大的人。

说实话,人为什么活着,该怎样活着?这个问题外延太大,是个假大空的命题。除了人人基本的常识回答,还因人而异,有自己的个性差异回答。如是平常,我会说一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说出个一二三来。这次我的回答叫他深感意外。
我专门给他写过长长的打油诗,讲一些生活的哲理,头头是道,有鼻子有眼的。今天实在没有兴趣回答他的问题。
他习惯了好高骛远,整天爱做各种梦,我没少严厉批评他的不切实际和异想天开。开始他是不服气的,直到生活把他棱角打磨的溜光圆滑了,终于开始怀疑人生,面对现实了。
所以这次我的回答,他感到意外,这么粗俗,但又对接地气,不高谈阔论。实际就是说给他听的。生活中,没有那么多为什么!毫无疑义,“吃饭、拉屎、睡觉”是最基本的活着。
讨论人为什么活着,没多大意义。小处而言,为自己为亲人为名利为尊严为自由为生活质量,这都可称之为目标理想梦想幻想愿望信仰,简言之就是一个活的理由。
而“人应该怎样活着”?这是个实践行动问题。有人装逼,有人摆谱,无非活给别人看,有人资源丰富财大气粗,有人捉襟见肘苦逼跟风。有人简单简朴,有人欲望很低,活的卑微,活的真实,平凡平常心生活,易满足,很明智。有人命比纸薄,却心比天高,自不量力,超前消费,盲目攀比,恐惧焦虑,烦躁压抑,喝心灵鸡汤中毒,被洗脑而脱离实际。有人自暴自弃,啃老躺平,好逸恶劳,好吃懒做,什么责任与担当,统统是儿戏,行尸走肉,自生自灭。有人不劳而获,狡诈险恶,铤而走险,坑蒙拐骗,做毛贼强盗,强取豪夺。有人喜攀高枝,耍心机,当婊子,靠颜值,拿青春,甜言蜜语,借鸡生蛋,跪舔上位,不择手段,不计道德。有人出身名门,生在罗马,红二代,官二代,富二代,黑二代,起点优越。有人命苦,出身就是骡马,劳作不休,祸不单行,贫病交加,无奈卑微。有人抗争,勇敢拼搏,勇往直前,永不服输,逆袭超越。有人不堪折磨,心理脆弱,相信岁月静好,天真无邪,小白鼠一个。每人有自己的活法,谁也无法细说。

是非成败任评说,活着千差万别,生存之道,基本不错,努力学习工作,过有质量的生活才有资格,从容不迫,大气高端有档次。做个思想心智正常人,做个心理强大的人,做个认知匹配知行合一的人,做个量力而行的人,做个有情有义的人,做个有责任担当的人,做个阳光快乐温暖的人,做个有好梦的好人。
谁也不可以当教师爷,生活生活,生下来就得干活,活着活着,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还是自己满意的活法,生动、生机、生命、生产、生存、灵活、活泼、活动、活灵活现、栩栩如生……生与活,有太多美丽动听的名词。为人处世,待人接物,人情世事,言谈举止,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不慌不忙,以静制动,静观其变,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多少富有哲理的成语,要品去细品,人生的智慧蕴含其中,主动用心积极认真,这八个字落实一辈子,不会差到哪里去。

事以密成,悄悄的努力吧!悄悄的变厉害了,你就是人上人!成为王败者寇,恒古不变!加油!挽起袖子干就是了。(图片选自网络)

杨浩然,山东沂水人,历任中小学语文教师、教育集团业务校长、北京文鑫教育写作学校校长、《传奇故事•校园作家》主编、《经典美文》执行主编等职,兼任中国教育科学院成功作文课题组执行组长、北大青少年手拉手立志成才全国作文大赛评委主任等。发表散文、小说、诗歌、故事等一千九百余篇。主编《小美文大智慧》《经典阅读》《月亮的温度》《小河轻轻对我说》《一棵小草的品格》《我和夕阳有个约》《雪与霜的记忆》《鸟儿的故乡在哪里》等文学图书二十余部,策划主编中小学作文、阅读理解、识字练字、诗词讲解等语文配套教材六百多本,三十多年来累计在全国各省市青少年报刊指导推荐点评学生作文发表一万三千多篇,个人出版小说、影视剧本、散文诗图书七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