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戒,精神上的低温烫伤
毛兴武
当医生的人都知道,医学上有个专业术语叫“低温烫伤”。是指长时间接触稍高于体温的物体,而引起的烫伤,一般在45度正负5度之间。如冬季睡觉用热水袋,在深度睡眠的情况下,肌肤长期接触其袋子,就有可能引起低温烫伤。
据此想起N多年前,我们一行10多个同学相约到贵州剑河泡温泉。水温刚高于43度时,我只要一下水,全身就被烫得通红,皮肤似被灼烧一般。也许是每个人对水温的耐受力不一样,大多数同学没事,而包括我在内的少数同学就受不了。
此话题延伸出去,我想人的精神也会有“低温烫伤”的情况。典型的场景,就是将其形容成“温水煮青蛙”。等你意识到烫时,已经为时已晚了。人在一个舒适温馨的环境待久了,顽强的意志力,吃苦耐劳的精神,就会慢慢地融化瓦解。贵州黔西籍的策划大师王志纲说:现在有很多人,想方设法往体制内钻。但如果某一天离开了原单位,就会完全不适应这个社会,这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
前两年新冠疫情肆虐时,全国有很多城市都封城了,云南也不意外。当迁徒的红嘴鸥抵达洱海时,原本那些每年此时向它们投喂的游客,已经不见了踪影,很多红嘴鸥由于又累又饿,一时无处觅食,差点惨死于现场。。。
依赖,不仅仅是人的隋性,也是别的生物,被人惯出来的毛病。人类孩子的啃老族,动物园失去野性的猛兽,无不是如此。身体上的依赖,有可能容易脱敏,而精神上的心瘾,就难以戒除。譬如吸毒的瘾君子,对其毒品见不得,听不得。所以,身心的麻痹大意,只要时间一长,“低温烫伤”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随时保持高度的警惕性,的确很有必要。所谓:参天大树,起于毫末;九层之台,始于垒土!
作者 毛兴武,男,现年59岁,大专,贵州省贵阳市人,曾在银行报社街道办等单位工作,现为贵州省诗人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