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家的殿堂
白 水

小时候常住姥姥家。姥姥家人口多,房子多,尤其是堂屋,是一座古老的大殿。虽然那时懵懵懂懂,什么都不觉得、不在意似的,但现在似乎儿时记忆越来越清晰,眼前常出现那座高大的殿堂,回到那些往日时光,不由地心生感动,思绪飞扬。
那时去姥姥家,还没进大门,走在外面街道上,目光越过院墙,似乎在半空中,就看到姥姥家里的大殿,在明亮的阳光里熠熠生辉。屋顶最高处,长长的一段正脊横亘在空中,刚强正直。垂脊沿山墙伸下来,粗壮有力。正脊和垂脊里面是一道道筒瓦,连绵一大片,好像一只巨鸟的翅膀似的。正脊的两端还各翘起一段,仿佛巨鸟昂起的头颅。在街道上一边走一边看,感觉似乎翅膀微微扇动,巨鸟就要飞起来。
走进院子,看到大殿的全部。大殿矗立在一个高高的台基上,台基一人多高,前面中间部分是上下的台阶,条石砌成,石头表面已被磨得非常光滑。条石之间几乎没有缝隙,不像人工垒成,倒像是长在一起的。台阶东西约两米,共十多层,我常常上来下去,像上山下山的感觉。台阶两侧是宽大条石做成的斜坡,也就成了我的滑梯,常自得其乐。台阶上面是一个平台,条石镶边,都和台阶两侧的石头一样,宽阔厚重,非常坚实牢固。往里是青砖铺地,姥姥常打扫得干干净净,晾晒衣服、被褥、粮食等。我也时常在上面晒太阳,看云彩,看台前院子里的石榴树、核桃树等,还能听到外面街道上人们的说话声,远远近近,从院墙上飘过来,院子里更显安宁静谧。
在这个台基上看不到屋脊,也看不屋瓦,因此感觉屋脊更高,屋瓦更多,和天空一样高远广阔似的。长长的屋檐斜伸下来,停在半空中,屋檐前端垂下一个个专门淌水、滴水的瓦片,像花瓣儿似的。许多花瓣垂在空中,整个大殿便如一朵大花一样,开放在大地上、天空中。尤其四角上垂下的大花瓣,似乎微微翘起,恍惚中随风摆动似的。看着看着,自己的心也在天空中舒展开来,悠游自在。
屋檐下面是四根大立柱,支撑着长长的屋檐,还有一溜前厦。柱子很粗,好像大人伸开手臂也抱不过来。柱子上下正直,排列整齐,让人长精神。柱子颜色灰暗,不知是刷的漆还是木头自己的颜色,被太阳晒焦了,晒裂了似的。柱子立在石头的鼓座上,鼓座不高,肚子凸起,憋足了劲的感觉。鼓座和下面的条石是一体的,更显坚实稳固。柱子上方顶着从屋里伸出来的横梁,和整个房子连为一体。横梁上有几个罐子,里面是鸽子窝。一些鸽子飞进飞出,“咕咕”叫唤,有时站在横梁上,眼睛闪亮,羽毛光洁,像小精灵似的。
前厦里面是大殿的墙壁和门窗。墙体青砖砌成,里外非常厚实。窗子很大,横的竖的窗棂构成正方或长方的格子,显得轻盈有致,和谐有序。格子里外透气透光,冬天糊上白纸,能挡风也可以透亮。我喜欢那些窗格子,一个个那么精致整齐,又连成一片。冬天在前厦下晒太阳,很暖和,木头的柱子、窗子让人感觉亲切,用手摸一摸,都很温暖。正中是两扇大门,非常厚重结实,开门关门都要用力。大门靠着门框上,站在两个石头大门枕上。大门枕里外不同,外面的那一半儿比里面高一倍,雕刻着花草,还有一个扭头往回看的麒麟。那么坚硬的石头,怎么弄出这些东西?花草柔和优美,麒麟活泼可爱。我常看一看,有时忍不住伸手触摸,仿佛身在山野草地上,和麒麟一块儿自由漫步似的。
跨过高高的门槛,屋里面正对大门是八仙桌、太师椅,墙边儿摆着长板凳,客人来了,便搬到桌旁坐席喝酒。大殿两边是卧室,姥爷姥姥住东边,我住西边。前厦上有大柱子,屋里也竖立着几根大圆柱,颜色也是昏暗模糊,凝结了漫长岁月的烟火气息吧。大圆柱支撑着房梁和屋顶,往上看去,横在头顶上的房梁更显粗壮,庞然大物一般,不知道怎样安装上去的。房梁两端的斜木顶端连接,构成一个大三角,大三角中还有小三角,显得更加结实稳固。房梁顶上排列着一根根长长的方木,整整齐齐。方木托着平整的板子,不知是木头还是砖块,但肯定不是苇箔或秫秸箔。到处都一片昏暗,有的地方甚至漆黑发亮,看不出各处的各种建筑材料,好像都已经融为了一体。
那时,我便住在这个大殿里,跟在姥姥的身边,进进出出。姥爷似乎整天不着家,早出晚归,在生产队里下地劳作。姥姥管着一大家子的人,也从来不闲着。好像因为在这个高大的屋子里住着,姥姥站得高,看得远,对什么事情都清楚明白,心里有数,安排妥当,说话有分量。大家都尊敬姥姥,听姥姥的话,一大家子人团结和睦,长幼有序,其乐融融。有时我在院子里自己玩耍,抬头看到姥姥在大门前忙碌,再看看这座巍然的大殿,心里便十分安稳。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因为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国家修公路,大殿正在路中间,不得不拆除。姥姥家在旁边儿盖起四间瓦房,搬到里面居住。我长大了,每当去看姥姥,听姥姥谈论人情世故,总那么高瞻远瞩,那么深刻透彻,而且宅心仁厚,情真意切,多为别人着想,更觉得姥姥了不起。于是想起小时候住姥姥家的情景,想起姥姥的那个殿堂,梁柱粗壮结实,檐角轻盈优美,坡面广阔,屋脊挺直,高大雄伟,气势飞扬。后来,我上大学参加工作,到过北京、南京,到过西安、洛阳,参观过孔庙、岱庙,游览过华山、泰山等,到处都有这样的传统建筑,更加大气磅礴,辉煌壮丽,美不胜收。
姥姥活到100岁。姥姥去世后,许多人把姥姥用过的碗带回自己家去,要沾一沾老寿星的光,长命百岁。姥姥家的儿女们都早已儿孙满堂,常来常往,亲如一家。我们亲戚聚会,表兄弟见面,常说起小时候住姥姥家的趣事,非常开心快乐。我便记起姥姥的殿堂,那座大屋子,心中感慨,感觉增添许多生机活力,还有更多深沉厚重的人生意味。
作者简介:白水,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