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晶清散文《吃百家饭之首的故事》获中国知青作家杯第二届征文大赛一等奖。

江菊萍,笔名,冰儿,2023年3月荣获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优秀会员称号,2023年9月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高级研修班学员,带班导师刘庆霖;2023年4月《人生与伴侣》省一级杂志古体诗一等奖;


(中)杨株光获全国童谣大赛成人组一等奖《我家三代都属牛》

陈曦浩《枣园的灯光》获“当代作家杯”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


王荣根(右)长篇小说《返城归来》获中国知青作家杯第二届征文大赛一等奖。

浦东诗社开展有深度的作品研讨活动
(通讯员今音)浦东诗社研讨作品以珍惜文友的宝贵时间和学习精力,坚持针对性强、易操作和拓展思路,保证了每次活动都有收获。
浦东诗社文友最远的从宝山、崇明赶到浦东新区花木由由参加活动,路上行程时间长,花费精力不小,为的就是要提高实力及更新知识。诗歌创作的理论和实际操作五花八门,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特点的创作手法,在短时间内冲出“瓶颈”是各自的内心所需。上海民间诗社众多,选择来浦东诗社,是文友们在历年活动比较中作出的决定。每月参加活动出行时间长,年龄又偏大,但又不想放弃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浦东诗社采取点评直接,注重应用和立竿见影的针对性方法,在求本和知所以然上解决问题,知道自身的长处和风格形成的依据,从而在文坛上扬长避短,游刃有余。在文坛,文人相轻的现象也时有发生。面对这种情况,如果不是从实力方面去加强,很容易“受伤”。而浦东诗社的点评直接形式,解决了一个长痛不如短痛的矛盾,如果护短,如果不痛不痒,如果盲目吹捧,都会将一个文学爱好者的希望破灭。操作应用性强,上手快,是浦东诗社又一个认识。面对面的私下交流也犹如开小灶,比如,情绪和旋律的一致,断句和个性的符合,音节和形式辨识等。由此,业余的也可以更专业。
浦东诗社不仅诗歌创作这一块做得有声有色,资深评论家何国胜的一篇网络评论的读者多达16万。如果一个读者的阅读是一份期刊的话,就等于16万本期刊。作家胡晶清的一篇散文最近获得中国知青作家第二届征文大赛一等奖,获全国古诗词大奖的冰儿,获全国歌词比赛大奖的杨株光,获全国诗歌一等奖的还有陈曦浩等。(2024.1.26)
今音文学策划中心
荣誉顾问:关敏仪 然空 萧潇
秋秋 胡晶清 施国标
20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