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席年会的有:南岸区文联主席赵瑜,南岸区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杨金邦,市知名作家、市文史专家、黄桷文学社顾问杨耀健,区作协常务副主席陈猷华,区作协副主席林克于,区作协秘书长周永素,副秘书长樊开源,南山街道文化旅游中心主任涂金文,黄桷文学社顾问马金云,区作协常务理事、黄桷文学社社长潘云国,区作协常务理事、黄桷文学社副社长邹世平,黄桷文学社副社长赵兴放、贺华琴,区作协理事、黄桷文学社会员王明学,区作协、黄桷文学社会员潘传学、吴洛加、吴圣荣、王兴孝、徐朝贵、董燕萍、熊家林、陈光耀、刘学锦、易洪君、叶文柱及特邀作家阿坚、岳芹,黄桷垭社区文艺骨干等36人。
会议由区作协常务理事、黄桷文学社社长潘云国主持。首先,潘社长通报了南山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关于增补贺华琴同志为黄桷文学社副社长的批复。紧接着,潘社长作了题为《龙腾南山 再谱新章 黄桷文学社成立5年取得显著成效的工作报告》:一是健全完善了管理制度,壮大了作家队伍。会员人数由2019年1月26日成立时的5人发展到30多人,组建了1名社长2名副社长1名秘书长1名顾问的领导班子。制订了《黄桷文学社章程》《黄桷文学社微信群群规》等文件,全体会员积极履行义务,主动交纳会费,群策群力开展活动。二是文创工作成绩斐然。
以《黄桷小屋》为依托的文创公众平台,先后刊发作家会员文学作品2606篇,涌现出赵心放的历史题材类小说散文系列,马云金的《为家乡巨变存照》系列,王明学的中长篇《小说系列》,一涓的《坝坝茶》系列,吴洛加的《美食文化》系列,熊家林的《文学新闻》系列,林克于的《纪实文学》系列,有的阅读量高达十余万。陈猷华、王明学、阿坚等会员创作的多篇大块头纪实文学作品被党报党刊刊出。三是开展了系列征文比赛,为宣传大南山,出版多部作品集。5年来,先后举办了《年味儿》、《渝南黄桷杯》、庆祝建党百周年《喜迎二十大 讴歌新时代》系列宣传南山的征文比赛,先后编辑出版了《黄桷小屋》《腾飞的南山双龙》《文峰塔下》《往事如斯》等系列丛书,不仅被区档案馆和图书馆收藏,还被成都白花潭公园巴金文化纪念馆等收藏;黄桷文学社先后4次接受市级报刊采访,被《重庆晚报》整版报道。2021年被南岸区授予《终身学习品牌》。
四是按照区文联作协、街道社区文化工作重点,走进社区,走进双龙村,参观重庆抗战博物馆、重庆中药研究院博物馆、重庆邮电大学博物馆、于佑任博物馆,爬黄葛古道,登春天岭,游月亮湖,参观《重庆市二十五届南山植物园菊花展》,参加区作协组织的文创采风活动等,撰写发表大量文创作品。五是3名班子成员主动出击,走出去与成都金牛区作协文友,搭建起成渝民间文创交流平台,双方围绕“成渝经济圈”话题,开展成渝两地民间文学组织交流,用文学形式增进两地了解,助推“双城经济圈”发展。六是取得以上成绩,感谢区作协的鼎力相助。在黄桷文学社会员中,就有2名区作协副主席,1名秘书长,2名副秘书长,2名常务理事,3名理事是黄桷文学社会员,这既是黄桷文学社的光荣,也是区作协对黄桷文学社的鼎力相助,感谢区文联、作协,南山街道,黄桷垭社区,对黄桷文学社的大力支持。
在谈到下步工作时,潘社长说:一是在区作协指导下,每季度开展活动不少于一次。二是加强“成渝经济圈”民间文创交流。三是继续组织作家会员走进社区开展文创采风活动,为《黄桷小屋》《南山风》《南岸报》等公众平台杂志撰写投送更多的文学作品。四是开展黄桷文学社成立5周年“走进南山”征文活动,以《黄桷小屋》公众平台为载体,发布反映大南山的征文作品,拟出版《走进南山》一书,让全国人民认识南山,走进南山,热爱南山。最后,祝大家新春快乐!幸福安康!
黄桷文学社顾问马金云在讲话中谈了两点希望一点祝福。第一,希望黄桷文学社在潘社长、区作协、街道关心下茁壮成长。第二,希望《黄桷小屋》越办越好。第三,祝福大家天天开心。
南山街道文化旅游中心主任涂金文在讲话中说:各位作家会员,对南山、黄桷垭、《黄桷小屋》一往情深,在龙年到来之际,祝大家阖家幸福!身体健康!日子越过越红火!来年作品越来越多,越来越佳。
市知名作家、市文史专家、黄桷文学社顾问杨耀健在讲话中说,首先,祝福黄桷文学社如金邦主席所说,像婴儿一样茁壮成长,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长成参天大树,结出更多的果实。第二,我担任黄桷文学社顾问,基于四个显著特点:一是普遍作者都是黄桷垭作者,熟悉黄桷垭的风土人情,抗战历史,写起来得心应手,写出的故事非常鲜活。二是黄桷文学社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在黄桷垭历史人文中取材,潘云国和赵式合著的长篇小说《巴渝武僧释本立传奇》写得活灵活现。三是黄桷文学社有自已的平台,《黄桷小屋》发布的作品质量非常高,影响力非常大。四是始终受到区文联、作协,街道党政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也见到了许多老朋友。最后,希望作家会员们多出好作品,多为宣传南山再作新贡献。
区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杨金邦在讲话中说:黄桷文学社的作家会员,既是区作协的一支文创骨干队伍,也是一支文创采风活动的突击队,黄桷文学社成立5年来,广大作家会员为区作协,为南岸、南山街道、双龙村、黄桷垭创作发表了不少宣传南岸、南山双文明建设的文学作品,正如潘社长工作报告中所说的那样,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黄桷文学社从婴儿成长为参天大树,绽放出奇光异彩,为区作协、南山街道增了光,添了彩。在此,我代表南岸区作协,对马金云顾问、潘云国社长、邹世平、赵心放副社长等班子成员的辛勤付出及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感谢南山街道、黄桷垭社区各级领导,文化旅游中心涂金文主任,长期以来对黄桷文学社的大力支持!
区文联主席赵瑜在百忙中赶来,对黄桷文学社成立5周年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要求区作协,一如继往地给予黄桷文学社的指导和支持,鼓励黄桷文学社作家会员更上一层楼,为宣传南岸,宣传南山多出精品佳品,争取拿重庆文学奖、“五个一”工程奖,祝同志们新春快乐!
最后,黄桷文学社作家会员与黄桷垭社区老年文艺骨干登台同庆龙年新春佳节,在黄桷垭土生土长,自由职业退休,现年60岁的节目主持人彭光辉指挥下,全体作家会员起立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黄桷垭土生土长,73岁的农家妇女冯庆容的川剧《变脸》;黄桷垭土生土长,75岁的退休教师李军旗的诗朗颂《南山是一支光》;黄桷垭土生土长,74岁的潘云国与73岁的农家妇女冯庆容的二人转《回娘家》,彭光辉的独唱、董燕萍的散文朗诵等6个精彩的文艺节目,把迎春活动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