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黄与平
(二)
木明带着冯岚、袁素华一行向徐凭家走来。
“看起近,其实远,看起远,其实近。虽然很近,却不是你能进入的房间。”一只黑色的鸽子评论道。
“稍微有点食物,别个就夺了。”一只黑蝴蝶评论道。
“个个都在捉迷藏,你不捉迷藏,那就苦你了。”一只雪白的犬评论道。
“许多事件,都形成得有标准。”一只黄色的猫,在太阳下打着滚评论道。
“别人对我起疑心,就要逃开,就像晏子、乐毅。”一只黑色的大犬,亲了亲一只的小犬,评论道。
徐凭听说冯岚在厨房里帮忙,就到厨房去。只见冯岚正在切菜,抬起头来,微笑着看了看徐凭。冯岚红苹果的脸上有一对小眼睛,穿着露肩的外衣,胸前好似放着两只雪白的兔子。“冯岚可真算一个美人,”徐凭心里想道。
“惊天动地的成就的取得,往往就是我们身边的行为模式,如二万五千里长征。”两个老者站在一条水泥路边,望着远处的山川,其中一人大声说道。
“有时人们对某种需求,会达到异常疯狂的程度。”一只红蜻蜓评论道。
“没扪到或抱到,很快就会没了兴趣,比如一张纸,我可以耍上三天而兴趣不衰,但要我想象一张纸,我可能一刻钟也坚持不了。”一只花白的猫,对一只黄色的猫评论道。
“我们所干者,只能是千万富翁模式,而这个模式,必然有许多干得不好,”有三个青年人,从徐凭家门前走过,其一衣红衣,其一衣黑衣,其一衣灰衣,其中黑衣青年说道。“千万富翁理论实行后,有致命的弱点,就是会有许多做得不好的地方,往往易受到攻击,这也就是需要朋友帮助的原因,”红衣青年说道。“有人在逼迫,劳动量常常超出自己本身正常的劳动量,不使用千万富翁理论,怎么能行?”灰衣青年说道。
“人事科长现象,社会要求高于个人要求的部分,是感觉非常迟钝的区域,人事科长干的事,是对别人非常重要的事件,而对人事科长本人,却并没有那么重要,”有两男一女,三个中年人从路边走过,其中一男子说道。“许多人都会遇到人事科长现象的尴尬境地。认识到人事科长现象的好处,就是不作无为的浪费精力,而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把握大方向上,”另一个男子说道。
“平静如水的生活,开出了生命之花。”一只青蛙评论道。
“你是说,乱七八糟的生活中,绽放生命的火花。”另一只青蛙评论道。
“有些话语就是毒药。”一只红色的雄鸡评论道。
“不要小看有些事件,那些事件,就足以达到中毒剂量了。”一只斑鸠评论道。
“不可避免的泥沙中,含得有金子。”一只丹顶鹤,在有少许白云的空中,评论道。
“冯岚的母亲说,她们那里风俗,第一次相亲,要在男方住一晚,所以,她们今晚要在我们家住。”张农对徐凭低声说道。
“那好啊。”徐凭说道。
“人有个图新鲜的特性。”一只老鼠,一边从一个房间,逃到另一个房间,一边评论道。
“抓主体,抓比较永恒的东西。”一只斑头雁,在窗外飞过评论道。
“有一部分有规律,大部分无规律。”一只喜鹊评论道。
“看是杂乱无章,其实是有规律可寻的。”另一只喜鹊评论道。
“面对得更多的是艰难的历程。”一条短尾白犬评论道。
冯岚上到三楼,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检看,徐凭也到了三楼,这层楼就只有他们两人。天渐渐的黑下来了。徐凭与冯岚面面相对。徐凭看着冯岚苹果似的脸上,泛起红色的云。
“在外面,不能做满,在家里可以做满,”从房外传来一个年轻人的声音说道。“是什么原因呢?”一个苍老的声音问道。“比如说,在社会上行走,不要做得满,满了想停下来就难停下来,常常是树欲静,风不止;而在家里,可以做满,因你可以随时停下来,”年轻人回答道。
“每个总是干得很满,在私下里,干得很满,在公共场所,不能干得很满,因为怕被别个袭击。”一只老鼠从一个木柜边,伸出头来评论道。
“团体对外有较强的排外性。在每个团体内部,排外性要小些。”一只壁虎望了望电灯白色的光,评论道。
“碰到一个好人不容易,而碰到一个懂道理的好人,更不容易。好的人遇见一个就是一个。”木明的话语从楼下传来。
“初入一区域要付出代价的。”一只青蛙评论道。
“别个看见你耍,就会很受不了,可你也需要休息。”一只蚂蚁,站在窗台上评论道。
“失误到显而易见的错误,就大不该了。”一只大老鼠瞪着眼睛,评论道。
“通过练后达到,要轻松点。”一只山羊评论道。
“学到哪门,对哪门的分辨力就强。”一条犬的评论声传来。
“可以得到一条协调的方案。”一条晚归的老牛评论道。
“我们也希望细菌、病毒是假的,那念念咒语就好了,可事情不是这样的,这些东西确实存在,有时在捣乱。比如,我们能很容易的看见树叶、树干,可树根就不容易见到了,但不因为没见到,就不认为它存在,就认为它无作用,或作用不大,就认为不值得研究。其实,我们许多时候,花大力气,研究的就是像树根这样,表面看不见,却作用巨大的事物。”从楼下传来一个中年男子的声音。
“就是解决自己的难题。”一只红蚂蚁车转身,对身后另一只红蚂蚁,评论道。
“现实中的真实,要比我们想象中,要复杂得多。”从楼下又传一个女人的声音。
“人的情感到底有多深,是很难说的。”远处一只犬的评论声传来。
“你看,外面的路灯亮了。”徐凭指着窗外灯光下的街道说道。
“过往的车也多。”冯岚站在徐凭身边说道。
“人的情感到底有多真,只有施予者才可能非常明白,而别个所看见的,许多时候,就像皮影戏所产生的假像。”另一只犬的评论声,从远方传来。
“更多的是无机的世界,有机的世界只占很小的部分。”一只蝙蝠评论道。
“要想搞清楚,就会出现许多重复。”一只蜜蜂评论道。
“有几个有这样的好运:不工作就能很好的生活?”另一只蜜蜂追着前一只蜜蜂,一边扑向白炽灯,一边评论道。
“哪个都会遇见世界难题,可以以逸待劳。”一只白色的猫,在一个木柜顶上一边打滚,一边叫道。
“把自己的事情解决好了,就解决了一些世界问题。”一只黄色的大猫,用爪子拍了拍白猫的脸,评论道。
“不要忽视自己,因为每个都会遇见世界难题,都在解决世界难题。”白猫用爪子,拍了拍黄猫的肚子评论道。
“有真正的事件,需要你去处理。”一只壁虎,对另一只壁虎评论道。
“每个都有个感觉世界,首先是感觉世界内提供的东西,最后才是感觉外提供的东西。”又有一只蜜蜂,飞向白炽灯评论道。
“通过感觉过滤,一方面是感觉,一方面是理论,感觉为上。”一只蚊子,扑向白炽灯,评论道。
“不保护自己,经常就会中招。”一只夜鹰评论道。
“感觉要比语言,要快得多。比如要准确描述我妻子的面貌,则到我去世时,也不会得到一个准确的概念,而只要与我妻子见上一两面,我就能准确的从千百人中,把妻子认出来。”一个苍老的声音,从楼下传来,显然是房外公路上的一个夜行人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