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歌新天地总第176期

华夏诗歌新天地网站“第43期有奖月赛”优秀作品(三)
胡有琪 董芹芹 张实国 沙泓 胡有琪
明天朔 宋祥维 小乙哥 盛文明 燕淑清
王巨山 鲁亚光 干世敏 潘忠华
母亲
文/胡有琪
十二棵李子树
是母亲的陪嫁
所以 那十二棵李子树就成了母亲的树宠
有事无事 就围着母亲撒娇
母亲每天都要陪李子树唠叨几句
李子熟时
母亲就成了村庄仁慈的菩萨
东家西家都来串门
母亲总是以微笑待客
当然 李子是少不了的
那时 村庄是最和谐的村庄
笑声总是哄的一声炸响
母亲老了
李子树也老了 不再结果
为此 母亲哭了三天三夜 一下子瘦了
母亲病重时
我问母亲想吃什么水果
母亲还不好意思 说 想吃李子
那是冬天
村庄只窖藏红薯 不窖藏李子
所以说
母亲走时是有遗憾的
母亲一辈子最喜欢吃的就是李子
李子也是母亲唯一吃过的水果
至今 村庄里的老人还在伸大姆指
说
你母亲是村庄里的好人
是最甜的李子

母亲是一株木棉
文/董芹芹
小时候
去镇上的路很远
母亲用卖冰棍的钱
买回一些连环画、小人书
那是我童年最大的幸福
那时,母亲像一株年轻的木棉
开着灵动的红色花朵
长大后
无论命运将生活怎么打磨
母亲依然在月光下为我读诗
读舒婷的《致橡树》
月光下的母亲很美
有木棉的风骨
她教我自强、自立
爱,却不依附
那时的母亲是一株成熟的木棉
炽热、坚韧又独立
年轮细密,如江南的细雨
母亲获得了与春天相反的延线
木棉向上生长
母亲向下生长
像一颗日渐成熟的果实
果实深于秋色
不变的是母亲依然爱着读书
写着娟秀小字
后来
父亲在院落里植上了一颗木棉树
枝叶婆娑,不畏世俗冷暖
阳光下,木棉伸出颤抖的叶子
板正母亲日渐单薄的身子
在树下,我也成了一株木棉
靠近母亲近旁的一株木棉
女儿也成了一株小的木棉
“作为树的形象”和母亲站在一起
有着母亲的温柔和质地
一生淳朴、刻苦

怀念母亲
文/张实国
夜,勾起家乡的月亮
月光洒落井旁
几经摆动的水桶
遗落在故乡
母亲喜欢吃我做的手擀面
我就用一个小碗
放面,加水,打鸡蛋
把面擀薄,用心切的精细
母亲喜欢我擀面的样子
站在厨房,看我擀面
我喜欢和母亲聊天
听故乡那些古老的往事
母亲和我,我和母亲
都喜欢手擀面
小的时候母亲擀面喂我
母亲老了我擀面给母亲
面掺杂感情,有色彩有温度
母亲老了,端不动面碗
跪在母亲面前的我,流泪
用汤勺送到母亲嘴边
母亲走了
我喜欢擀面,每一次擀面
感觉,母亲又回来看我

母亲
文/沙泓
秋风起,天气渐凉。一地
棉花吐露温暖的话语。棉花的棉
在我的故乡一直都读成娘
一到秋天遍地的棉花都长成了娘的样子
一个冬天如同一个人的一生一样漫长
小时候的棉花垛堆上天空
娘啊,看一眼就低下头笑
这一低头就温暖了孩子们的一生
娘已经走进了天堂,看见白云
就看见了棉花垛旁的娘
秋风起,天气渐凉。一地
棉花吐露温暖的话语。我想起了娘
在乡下,母亲才是神
文/胡有琪
这么多年过去了 母亲还被乡亲们供在口水里
还在念母亲的好
母亲的好我就不说了
由乡亲们说
但有一点不得不说
母亲的微笑至今还在喂食饥饿的村庄
感母亲的恩
我至今还是乡亲们的大侄子
一回乡
所有的狗都亲热地扑上来 我也汪汪大叫……

母亲
文/明天朔
寒风的时候
小院瓦房是你的春天
飘雪如同思念回忆
落在目光里长满白发
水已经绽放冰花
是你曾经的泪
牵挂和疼惜的眼眸
望远人生四季
你的养育还非常茂盛
你的怀抱依然广袤
你的音容仍旧柔情温暖
你的期盼似那不息的太阳
沿着慈爱的脚印
感受你过去世界的精采
如今还有你的芳香
浇灌儿女的未来
沁园春·母亲
文/宋祥维
萱堂春晖,大爱纯真,骨肉相连。
忆蹒跚微步,咿呀习语;劬劳恩重,圣善情绵。
才貌双全,书香门第,宽阔胸襟建甸园。
儿归日、急端详上下,细问忧烦。
歌甜曲诉心弦,温柔笑,女神降世间。
立讲台三尺,乡村卅载;呕心沥血,排困除难。
戴月披星,栽桃育李,熬干年华春满颜。
祈长健、愿母亲幸福,永享天年!
致母亲
文/小乙哥
涓涓母爱涌如泉,滋润身心几十年。
垂暮时光娘莫叹,有儿尽孝在床前。

母亲
文/盛文明
朔风清冽叶黄稀,老屋幽幽半掩扉。
非是更深无睡意,只因闻讯待儿归。
母亲
文/燕淑清
老母扁担背影唉,井台粘住雪中抬。
启明煮饭声声喘,日落烧柴步步徊。
地耳黄花山菜采,高粱绿豆磨盘催。
病中儿子无拖累,苦泪哗哗念女孩。 
母亲
文/王巨山
一
青山脚下董家屯,白瓦红墙老宅门。
走出清新弓背影,迎来好运故乡魂。
慈祥面孔千江月,褶皱身心半世痕。
纵有菩提随展愿,难酬母爱育儿恩。
二
余音袅袅三春雪,彩色人生依旧热。
沐浴霞光载夕阳,修成硬骨迎时节。
持身简朴合家欢,守院辛勤香郁烈。
福寿安康日月馨,天年始得儿孙悦。
七绝·母亲(新韵)
文/鲁亚光
一
千山万水燕回门,未近家檐汗沃襟。
自去风尘衣袖冷,笺头墨迹更无新。
二
漂流辗转岂儿心,候鸟移巢亘古循。
水向高峰成瀑布,人从燕雀怎听闻。
三
烟鸿远志少乡音,瘦马西风总恋春。
万唤千呼娘本念,儿孙总不解愁辛。
四
平生至爱是娘身,远近疏亲久在心。
对语慈颜游子泪,相拥始悟血缘纯。
五
炽情怎比母恩深,捧束萱花献至亲。
密线谁堪娘会意,此生不做异乡人。
母 亲
文/干世敏
母亲,天底下最可歌颂的人。
母亲,生我、培养我成长。母亲,用言传身教,使我懂的如何做人。曾记得;孩童时代的我,不慎用弹弓把邻家窗玻璃给打破了,母亲扯耳把我送到邻居家赔礼道歉。曾记得;在困难时期,母亲千方百计为省钱,在寒凉的冬天买来煤灰,用满是冻疮的手做出一个个煤球。曾记得;弟妹要上山下乡。深夜,母亲还在缝缝补补。真是,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为儿女们的茁壮成长,母亲甘愿付出一切。母亲的爱是伟大的,她是一份对子女永不退色的情感。子女犯错,母亲教育是严苛不护短,是子女人生成长道路上第一任老师。有诗人曰;母爱是一座大山,时刻保护着你。世间有千般爱,母爱最伟大;世间有万种情,亲情最永恒。是呀,母亲给予的爱,我一辈子也忘不了。

母亲
文/潘忠华
儿时,娘背着我,手拿工具,爬陡峭,越河涧。挖山地,采茶,打猪菜。双脚踩着风火轮,踏碎山和岭。娘颈项上汗珠,我舔着是很咸的。娘从不愁眉,还经常回头乐意地向我笑。
我长大了,娘的牵挂比水长。打电话,常叮咛,问东问西。回家时,娘忙前忙后,四处张罗,让我吃好,睡好,玩好。我走时,娘总是往行李箱塞这塞那,定要伴送我走到很远很远。
我退休了,买房车,准备带娘游山玩水。可娘不愿离开老屋。娘虽老,劳作仍不止。种瓜种豆,还拾破烂。儿女给的钱也省吃俭用。一心积攒钱,捐给慈善机构和贫困学生。哪家有难处,娘就出现在哪里。人们称娘是“菩萨奶奶”。

—— 团队信息——
名 誉主编: 黄叶飘飞
主编:玉兰如雪 明天朔 顾瑞龙
副主编: 洞庭野歌 宋祥维
荒漠甘泉 刘光军 孙余洪
编委:潘忠华 温馨月 灵均之旅
冷艳景 四季如秋 故乡人
湘中鹰飞 角度 绿色 小乙
纸墨情缘 永红 云飞扬
杨丽娜
(排名不分先后)
编辑 :玉兰如雪 明天朔 顾瑞龙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手机机型不同,您看到的有可能与原排版有出入)

玉兰如雪等您如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