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的难忘记忆
作者/马勤
欣闻我的作品《岳父和王进喜的一次握手》,荣获中油集团公司老干局“纪念铁人王进喜诞辰100周年”征文二等奖,甚是高兴。可惜岳父终究没能看到这篇文章发表并获奖,就因病于今年元月初与世长辞了。
岳父袁泽溪享年九十岁,是一个把毕生精力献给祖国石油事业的老石油人。他从1956年3月开始,就作为建筑工程第三师的甲方代表,在兰州炼油厂筹建处负责土地勘探工作,1962年从兰州石油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兰州炼油厂尿素车间工作。岳父参加过解放军,干过勘探工人,当过车间技术员,担任过车间主任和中学校长,退休前任培黎石油学校党委书记。他说自己一辈子都在跟石油打交道,包括爱人、女儿、女婿,都是地地道道的石油人。
去年夏天,我和他聊起中油开展记念铁人王进喜诞辰 100周年活动的话题时,他兴奋地对我讲:“我见过王进喜,俩人握过手,还在一起热情交流,并互认了河西老乡(岳父是甘肃古浪人,与玉门同属于河西走廊)”。这是哪一年的事?在什么地方见的面、握的手?有没有照片合影?我迫不及待地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岳父有较严重的耳背毛病,尽管戴着助听器也听不太清我的问话。我就让爱人在他耳边吼,我问一句,她重复一句,岳父边想边答,虽然回想不清准确的时间,但对当时的场景和细节却记忆犹新。同时,从书房里翻出《往事萦怀话玉门》《永久的怀念》《中国陆上工业概况》《兰州石化公司史话》等一大摞书籍,边翻边佐证。
他讲那是在1964年,兰炼兰化经历了中苏关系恶化和三年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之后,决心大打翻身仗,在全国工业学“大庆”的热潮中,先后派人赴大庆学习“取经”。岳父就是那个时期随团去大庆学习的。他说,当时自己是兰炼尿素车间的党支部书记,车间的“尿素脱腊”新技术又当年是石油部命名的“五朵金花”之一,因此他受邀与副厂长贾庆礼同行,共赴大庆参观学习。
王进喜是大庆的名片,是全国英模,每个去参观学习的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见一面心目中无比崇敬的铁人,聆听一下铁人艰苦奋斗的好经验,看一眼敢打硬拼所向披靡的1205钻井队。所以,铁人王进喜就来到了大家中间,与每个人逐一握手,并致词欢迎。对于来自甘肃老家的同行,自然格外亲切、格外热情,当与岳父握手时,听到熟悉的河西口音时,王进喜更是倍感亲切,俩人紧握双手、激情拥抱,一声老乡好、两眼泪汪汪……并将大庆的宝贵经验全盘推出,一点没有保留进行了交流。这是岳父终生难忘的记忆和骄傲!
从那以后,岳父一行人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带回兰炼,带进了尿素车间。他们在总结1963年抓“三基”工作的基础上,与大庆经验相结合,推出以“五基”、“五到现场”为中心内容的工作制度;推行标准操作法、生产管理表法、工序流程模拟化等系统性管理方法;实施每季一次岗位责任制大检查,在职工中开展以“政治工作好、三八作业好、生活管理好”为内容的大评比活动。这一时期,各项规章制度得到普遍推广和落实,“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优良作风逐步形成,给企业带来了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