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怀霄——传承新时代雷锋精神 把温暖传递给更多人
郜怀霄,男,58岁,2018年3月注册为中华志愿者协会志愿者会员,中华慈善总会志愿者会员、全国学雷锋团队带头人、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志愿者、中国乡村发展志愿服务促进会志愿者等、学雷锋缘于受父亲的影响。父亲是退伍军人,后安置到民政下属单位工作,因公致残退休。倡导奉献精神,弘扬抚危济困。父亲一生以雷锋为学习榜样,长期主动无私帮助他人,积极参加村级各种学雷锋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两代人默默无闻,任劳任怨践行着新时代雷锋精神。
弘扬志愿精神,传递公益力量
宣传正能量,传递正能量,把爱传递,关键时刻显担当。“因志而行,因愿而动”,用真心真情温暖他人,用点滴行动向社会传递正能量,用凡人善举为社会汇聚爱的光芒,被人们誉为平凡英雄。把帮助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创办了公益中国人衡水冀州志愿服务队,雷锋驿站,秉承“持之以恒积累善行,聚小善成就大爱”的信念,在帮扶助学、敬老助老、扶贫助残、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环境保护、创城、创卫等体现志愿担当,累计服务时长达6800多小时。一起来看他的故事。
弘扬雷锋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道德模范是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旗帜,深入开展学习宣传道德模范活动,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激励人民群众崇德向善、见贤思齐,鼓励全社会积善成德、明德惟馨,全力打造中国式现代化衡水篇章的冀州版块贡献力量。那是一种责任,一种担当。奉献自己的爱、身体力行地服务社会,连续三十多年学雷锋、做好事,传播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一直以来的志向和目标。立足岗位,服务社会,无私奉献,为促进志愿者活动的深入发展不停奋斗和探索。在服务群众需求,弘扬互助风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在服务活动中寻求创新的理念方法,创造开发志愿服务的新亮点、新领域。参与志愿服务中,懂得了什么是志愿者。体会到了什么是“志愿付出,快乐奉献”,也收获了无尽的感动与快乐。参加了中志协寻人寻亲服务部公益平台,参加了9120烈士寻亲志愿者联盟等志愿服务。“我为烈士来寻亲”全国志愿联盟。加入了爱心家园寻亲联盟。晋冀鲁豫志愿军烈士后代寻亲群等。积极投身疫情防控一线中。觉得最快乐的事愿尽已所能帮助他人、用心服务社会、践行志愿者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构建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在日常工作中不计个人得失,没有要求任何个人利益,总是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常说:“人不能有私心,要多为别人着想。要为党和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立足本职岗位,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志愿者能为社会做一点奉献,助人为乐、关爱他人,感到欣慰;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给了自己锻炼的机会。始终把广泛开展志愿者学雷锋活动作为践行群众路线、密切群众关系的重要枢纽,推动志愿者服务活动常态化,使志愿者服务深入人心。
三十多年志愿服务学雷锋做雷锋,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如扶贫助残,留守儿童,帮扶助学,环境保护,乡村振兴,敬老助老,关爱老兵,扶贫攻坚,疫情防控。参加各种活动上千次,在传承和弘扬爱心的道路上,决心坚定地走下去,永远向前进……
倡导奉献精神,弘扬抚危济困
传承守初心 爱心志愿红。作为普通的党员志愿者,热心公益事业,弘扬扶危济困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积德行善、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奉献精神,一直秉承的服务宗旨。志愿者服务队积极参与多种爱心捐款活动,获得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为社会稳定和谐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有坚定的理想信念,要有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的精神。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刻苦钻研、无私奉献。勤勉好学,爱岗敬业,默默耕耘,无私奉献,履行岗位职责,注重个人潜力培养,积极向上,热忱地投身自愿者行动,立足本职工作、热心公益事业、扶贫济困、服务群众、奉献社会,人民心中的活雷锋把助人为乐当作一种信念,当作一种心态。给人们的印象是他优秀的品德,是他耐心、温和的心境,是他热情、友善的心态,真诚、真挚的善举,身边助人为乐的典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脊梁。有的人说他像傻子,也有的人说他像疯子。只要心中有爱雷锋精神无处不在。
加强自身素质培养,提高人格修养
积极学习党中央的方针政策,牢固树立与党中央持续高度一致的思想。端正人品,忠厚待人,谦虚谨慎,光明磊落,团结友善,顾全大局。正确处理与领导、同志和群众之间的关系,尊重领导,团结同志,服务群众,做到德为人先,利居人后。思想上,积极进取,关心群众,学习和提高政治思想觉悟,紧密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将思想充分融入到自身的工作当中,不断充实总结并收到良好的实际效果。充分调动自身的工作积极性,职责到已。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投入到从事的志愿者活动,努力使自我有更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