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汉推车式
文/踏歌行
县政府秘书小王前脚一到单位,后脚就被喊到了县长办公室。
“小王,明天市里有领导来咱县视察整治形式主义情况,今天赶紧把相关材料准备出来,可不能耽误了明天的汇报。”
“好咧!”对于汇报材料早就驾轻就熟得像是自己的阳物一般的第一秘自然答应得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等等……”
正准备轻轻带上门走出县长办公室的小王又被县长拉了回来。
“以前的那些材料不能再用了。听说这次来的领导在基层很是工作了一段时间,那些照搬的经验材料怕是早就看到了。你最好亲自到基层去走走,收集一下新鲜材料。”
……
回到第一秘办公室,小王打开了电脑,开始谋篇布局。刚打完标题,桌上的电话响了。
仍然是县长的声音:
“小王,昨天有个群众上访的事情,你带个队到群众家里去了解了解情况,争取不过夜。”
“那?汇报材料的事……”
“事情总有个轻重缓急嘛,磨刀不误砍材工!”
第一秘不得不离开电脑,刚刚酝酿好的材料大纲也顿时烟消云散。
……
两个小时过后,一路虽颠簸得有些七荤八素但总算还是到了上访群众家里。小王来不及揩去额头上浸出的细密汗珠,就拿出纸质笔记本一边详细询问一边认真记录着。
手机响了,还是县长的声音:
“小王,怎么不在办公室?”
“我在上访户家里调查……”
“调查?调查什么?赶紧回来!市里领导今晚就要看到汇报文字材料,你写得怎么样了?”
“这……还没来得及写?”
“那赶紧回来写。调查先放一放,领导们的时间也很紧,汇报材料不能拖。”
小王不得不提前结束调查工作,迅速返程。
……
下午2点30分,办公桌熟悉的电话铃声又一次刺耳地响起,正伏案奋笔疾书的小王拿起了电话。
“小王,今天下午我有什么日程安排?”仍然是县长的声音。
第一秘看了看工作日志:“下午三点整有个县民营企业调研,车我已经安排好了……”
“这么重要的事怎么不早些提醒我?”电话里,县长突然打断了王秘书的话头,“我记得,这家企业可是我县的龙头企业,经济支柱,市里都很重视,我得提前作好准备。可不能让整个县的高速发展快速道毁在我手里,当了历史的罪人。”
“可这家企业目前不是正被投诉污染严重才去调研的吗?上午走访的那家群众就是投诉这家企业的……”第一秘电话里小声提醒着。
“我知道了!”县长的语气开始有些不耐烦了,“你就不用管了。对了,上来拿份文件,中午12才传递过来,下午4点要提交报表和总结,你给好好安排一下。”
“啊?!”
打了十几个电话,各乡镇就像是早就准备好了相关报表一样,“高大上”的数据在半个小时之内纷至沓来。第一秘稍加整理,便迅速形成了一篇两三百字的精简总结文稿,一并发往县长邮箱。
县长的电话再次如约而至,一句简短的命令:“直接发上级单位!”
“文件要求打印盖章扫描,您不得先过目一下?”
电话里突然传出推倒麻将牌的声音,尽管稍纵即逝,但 “眼观四路、耳听八方”已被练得炉火纯青的第一秘早已心知肚明了。
“和企业洽谈正欢里!我对你写的放心,你只管按程序上传就行。”
“用印不是还得走公文程序吗?你这没回来不签字这个章也盖不了啊……”。
想起不久前请假条报批,因未走层层报批的公文程序县长大发雷霆之怒时的情景,第一秘至今仍心有余悸。
“你先报,手续明天再补。”
……
由于第一手资料空缺,第一秘直到晚上11点多才完成反对形式
主义汇报材料初稿,并赶在12点前将看起来再也没法进行修缮的成稿发给了县长。
等了一个多小时,却没有再等到县长大人的来电:或许此时还在努力学习“136号文件”吧!
第一秘苦笑了一下。学习?对了,今天应该给领导完成的学时任务好像还没开始。
第一秘默默拿起刚放下的手机,用县长的手机帐号登录进“学习强国”……
第二天,在县政府招待所会议室,上级领导认真听取了县长对于本县整治形式主义工作汇报,并频频点头。会后更给予高度的评价。同样是睡眼惺松的县长和第一秘终于长吁了一口气,对视间互报以会心的微笑。
在随后的接风洗尘宴上,酒至半酣,县长亲热地拍了拍第一秘的肩膀:“我怎么看你最近工作有些不太上心了呢。总是推一推就动一动,不推就不动的状态?知道你这叫什么式吗?”
半醉半醒中的小王秘书没有半点犹豫地响亮回答道:“老汉推车式!”

作者简介:
程桂斌,笔名:踏歌行。1969年出生,湖北武汉人。大学毕业,政工师,中国农工党党员,中国散文家学会会员,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汉阳区作协理事,山东《望月文学》特约作家。出版长篇小说《药害狙击》、《石榴花塔》和诗歌散文集《踏歌行》、诗集《且听风吟》。获第七届“芙蓉杯”全国文学大赛小说三等奖。现供职于武汉某行政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