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冻梨”“小土豆”的使节之旅
毛兴武
在抖音上刷到那群“小冻梨”,结束了6天的贵州之旅,在临别的那一刻,抱住无微不至全程照顾他们的大哥哥大姐姐,一个个哭得梨花带雨泣不成声,难舍之情溢于言表。初次来到这个“非常好的地方”,不仅体验了“天空之桥”,“中国天眼”,“西江苗寨”,“村超”。还有美食嘎嘎香,山老多老高,人很好很好。下次还想再来!
由此,也想起了那帮南方“小土豆”的哈尔滨之旅。赏冰城,品美食,溜冰滑雪等等。这两拔小朋友的“双向奔赴”,不仅促进了相距3千余里两地的文旅交流,也为媒体屏幕前其它地方的人们,深刻地认识了解到两地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犹其是“最穷省”贵州的惊艳出彩!她的历史,地理,建筑,美食,以及贵州人民的热情,朴素,坚韧,奋斗。。。
囿于历史的原因,贵州这个夜郎之省,一直是外地人心存忌惮的蛮夷之地。长期戴着“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的帽子。而现在,天无三日晴,说明是个避暑的好地方;地无三里平,现今已是世界桥梁博物馆的高速平原;人无三分银,贵州不仅是银饰大省,GDP还连续3年以上,增速领跑全国。她正以“500年以后,云贵赛江南”的预言,努力地不懈拼博着。
世界上有两样最困难的事情:一是把别人兜里的钱变成自己的钱;二是让自己的思想灌输到别人的头脑里去。而贵州正在负重前行地啃下这两块硬骨头。东北F4四人,6个月里三进三出贵州,其难舍难分的离愁别绪,魂牵梦绕的人情冷暖,就是最好的例证!
“嫌人穷恨人富”,是世人固步自封画地为牢的顽疾,也是国人难以根除的陈旧观念。“无权多财,人穷妻娇,势弱早慧”,更是人生在世的三大禁忌!现在,祖国交通四通八达,电子通讯日新月异,只有走出去请进来,才能弥合人们陈腐固执的偏见鸿沟,才能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事,如此,人,更应如此!
作者 毛兴武,男,现年59岁,大专,贵州省贵阳市人,曾在银行报社街道办等单位工作,现为贵州省诗人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