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以穷人穷身但不可穷志穷心
文/铁裕
人活在世间,怕的就是一个“穷”字。人一穷,便遭人冷漠、嘲笑;人一穷,生活拮据,处处皆难;人一穷,家徒四壁,一生寒凉。但是,人可穷,身可贫,家可寒,但不能穷志,更不能穷心。
王符说:“礼仪生于富贵,盗窃起于穷困”。
心穷是非常可怕的,那将意味着气穷、意尽、志丧。身穷可以改变,而心穷就会精神萎靡,斗志丧失,不思进取,甚至厌倦生活,看破红尘。
心穷,不仅只是物质的匮乏、金钱的紧缺,而是穷的胆量、勇气;穷的情趣、爱好;穷的志向、理想;穷的决心、信心。
有许多人在物质上很富有,但是心穷。穷得对酒色痴迷沉湎;穷得对金钱有种宗教般的狂热;穷得日夜企盼着那令人心驰神往的权柄。
这种心穷的人往往是悲哀的,他们容易被孔方兄死死卡住,而难以挣扎;他们沉湎于灯红酒绿中,而难以自拔;他们容易被权力吸引,从而酵素出卑劣的奴性。
申居郧说:“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之人,一事做不得”。
其意思是说,人不能无志、无才、无德,更不能心穷。有一种人真的是心穷,他们渴望着有朝一日能青云之上,一夜之间坐拥金山;他们渴望着有朝一日身价倍增,一夜直上高端;他们渴望着有朝一日扬眉吐气,一夜享想有万千娇声。

这种心穷的人,永不知足,一生贪婪,永远都在渴望着、梦想着、企盼着。因此,一辈子都不曾满足,也一辈子都不曾开心。
人生于世,不怕穷生、穷身,就怕穷志、穷心;
心若富有,纵然四壁空荡,也能在心里修篱种菊,栽树乘荫;
心花若放,走到哪里皆是芳芬;
心灵若沉,纵然有阳光也阴森。
行走于红尘陌上,不管是顺境还是逆境,不怕人穷,就怕穷心;
心穷者,纵然富甲天下,甚至大权在握,依然穷困。
王勃说:“穷且意坚,不坠青云之志”。
穷困不是耻辱,羞于穷困才是最可悲的奴性;
身穷不会丧失人的品质,而心穷则会毁掉人的一生;
身无半文,可心忧天下;胸无点默,可成世间愚人;
自满就是无知的开始,自负就是智慧的穷尽;
不穷心,你可以成大事;不虚心,你可能不知事;不诚心,你可能失信于人;不实心,你最终一事无成。
贫穷,并非是洪水猛兽,而是人类艺术的源泉,是哲人沉思的对象,是诗人灵感的赐予,是文学家的素材。
身穷不是过错,富贵也非邪恶;嚼得菜根,百事可做;锦衣玉食虽诱人,却使人昏昏而睡;身穷有志,志在必行。
鮑照诗云: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不要害怕你穷困的日子,但要丰富你的心灵。
常净心,才无忧;常静心,才安身。

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穷而不知修心。若修心而不知思变,则枉费精神;穷而安于现状,那就是在困难面前低头认命。
《论语》曰:“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人穷,也许只是一时,心穷也许就是一生;
人最可怕的就是昏昏庸庸、碌碌无为,还自以为是,很有才能。
心灵的贫穷,那是情感的枯萎,意志的丧失,一场犹如千年干旱,万年灾荒的饥馑。
司马迁说:“一死一生,乃知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人穷了,可以凭着自己的能力去把财富追寻;
心穷了,那是难以扶植起来的萎靡不振的精神;
人穷了,并不可怕,怕的是连心也贫;
人穷了,只要努力,也许会改变命运;
心穷了,只会贫上加贫;
人再穷,还能以粗茶淡饭生活下去;
心穷了,意志不再拥有,拿什么去面对人生。
平心尝世味,含笑看人生。
人活在世上,活的是一种心境,更是一种态度。因此,人穷不能心穷,因为心是人生在世间生存的主宰,而行动则是最好的证明。
2024年1月一25日。


作者简介:铁裕,云南人,笔名:一荒玄。系《散文悦读》专栏作家,《作家前线》、《世界作家》、《霖阅诗刊》、《仙泉文艺》、《当代美文》等十余家平台特邀作家。 96年开始散文、诗创作,先后在《柳江文学》、《华商时报》、《合肥日报》、《中央文献出版社》、《清远日报》、《工人日投》、《诗歌报》、《诗选刊》、《边疆文学》、《昭通日报》、《中国青年报》、《昭通文学》、《昭通创作》、《乌蒙山》、《作家驿站》、《湖南写作》、《昭通作家》、《世界作家林园》、《网易》、《名家访谈》、《一点资讯》、《凤凰新闻》、《中国人民诗刊》、《作家》、《江西作家文坛》、《滇云文苑》等报刊、杂志、平台发表诗、文五千多首、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