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英娥(韶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五天的专业培训我可把这一句活学活用到了极致。静静地做“好学生”的间隙有那么两个多小时的时间,我不愿折腾来回坐车,就“没事找事”消磨时光。矮石洞遗址就这样与我不期而遇。
又到了“自由活动”的时间,我准备另辟蹊径到曲江区的两个比较有品位的小区——碧桂园和状元府邸附近走走,感受一下新崛起的繁华地段旧貌换新颜的美好。
碧桂园门牌建筑与后面林立的高楼相比娇小玲珑,更显得绰约多姿、独具风情。它旁边圆形的曲江融媒体中心和曲江影剧院也很显眼。不过,我还是在簇新的楼宇间寻觅喜欢的大自然风味。怪不得那么多人选择碧桂园,里面确实绿化得不错,可惜只能隔着黑色的铁栅栏往里窥视。不久,我就发现了有几堆自然生长的岩石留在房子旁边的公路边,上面杂草、小树点缀其间。设计者也许是想给人类留下一些自然痕迹吧。不久,我又发现了一处较大的石头山。也许是不好搬动留下的吧。到另一面看,前面的一丛竹子特别葱郁,我不由得沿着公路往上行。看到铁栅栏旁边那一丛竹子下方有一个比较宽大的坟墓,就没有走到竹子边了。继续往上行,觉得公路边多了一点栏杆,我不由得往石山方向望,见到下方有踩踏的痕迹,痕迹边还有一圈红砖围着。我犹豫着要不要下去看看。当面对被藤蔓分裂的“矮石洞遗址”牌时,我倒过去从踩踏的痕迹往里走。这才看清里面别有洞天。
现在虽然没水,却也有几分潮湿。外围有一个四方形的水泥池,可能是用来蓄水的吧。里面有三个岩洞,大自然赋予的珊瑚礁造型有几分像如来佛宝座;有些虽然没有明显的造型,却也熠熠生辉,真有几分“洞天福地”的风范。更让我惊喜的是,这里还有摩崖石刻。有的像片片叶子,有的像细细的长线上挂着不少小鱼,有的像细长的蜈蚣,还有一幅画像巨大的飞鱼或飞鸟,跟现在的风筝有几分像。似乎有一双眼睛在石壁上望着我,转向一看,原来是一个人头像,有几分像骷髅头,跟不远处狮子岩展示的马坝智人头像有几分像呢。我有“好古”虚名,也就借此“考证”一下:这里也是早期人类发现的容身之地、安居之所,因此也就留下了人类活动的痕迹。现在周围虽然高楼林立,却也留下了“祖屋”供后来人怀想。看来,高楼间留下石山,并不是搬不走,而是后来人追怀思远,慎终如始。后来我看到的状元府邸一侧高挂着金黄色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不是与这个洞穴有一定的关联呢?
因为有点潮湿,杂草丛生,垃圾泛滥,实在不能再停留了。我只能沿着小径重新走上公路。路上人来车往,一派祥和。曾经庇佑了人类的石山上覆盖的芦苇正被一排排割下,也许不久就会有人把矮石洞遗址的卫生搞好,更多的人能够感受到我们先人的勤劳和智慧。这,需要培训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