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林正韵)
文/冯志清(上海)
骇人听闻!据俄国防部1月24日早先说,俄军一架伊尔-76运输机当天在俄境内别尔哥罗德州被击毁。很快,据法新社1月24日最新消息,便有乌克兰媒体援引乌军方人士的话承认,这架飞机确实是被乌军击落的,是乌克兰干的,“乌军当时以为这架飞机是正在运送导弹,所以才对其进行了攻击。”言词中,似乎洋溢者得意与表功之情。
然而,打脸的后续消息接踵而来。与法新社的消息,几乎同时,俄国防部继续说:该被击毁的飞机上有65名被俘虏的乌基辅武装部队的人员、6名机组人员和3名其他随行人员。同时,俄国别尔哥罗德州州长格拉德科夫对媒体称,“一架运输机在科罗昌斯基区居民区附近的田野上坠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格拉德科夫称,坠机地点已被封锁,所有业务部门正在现场进行调查,一个专门委员会正在前往现场以确定坠机原因。
如此,问题来了。综合媒体后续消息,对于此事,俄方高层非常震怒,俄总统新闻秘书、克宫发言人佩斯科夫1月24日立刻表示,将迅速查明情况,而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沃洛金也表示,正准备就这件事情向美德发函,询问相关情况。而很快,俄罗斯国家杜马国防委员会主席卡尔塔波洛夫于1月24日,又透露了此次事件的相关细节,表示这架运输机是被爱国者或者Iris-T防空导弹击中的,当时和这架坠毁运输机一起飞行的,还有另外一架载有80名乌军俘虏的伊尔-76运输机。
据军事专家分折,显然,综合此次事件发生的特殊地点以及各项细节,俄军在自己境内袭击己方军机是不可能的。而乌方的嫌疑无疑是最大的。而很快,法新法1月24日援引:乌基辅媒体援引乌军方人士的话承认,这架飞机确实是被乌军击落的,是乌军干的,但是乌军当时以为这架飞机是正在运送导弹,所以才对其进行了攻击。这个“乌方误袭”比较可信。
军事专家认为,显然,事情到这里已经再清楚不过了,大概率就是乌军发现了这两架飞机,却不知道其中运载的其实是己方战俘,还以为这是向俄军前线运送导弹等补给的飞机,所以发射防空导弹对其中一架进行了攻击导致其最终坠毁。
不得不说,乌军这回下手确实是太狠了,这一发导弹,就直接消灭了65名乌军战俘,这在整个俄乌前线战场上,恐怕也找不到几个这样的悲痛纪录吧。
当然,国际媒体分析还有一种可能是,乌军已经提前获知了这两架运输机上转载的是准备用来交换俄军战俘的己方战俘,故意将其击落,这样一来,便可以不再进行人员交换,可以用自己手中的这些俘虏向俄方索取更多条件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显然乌方这一针对己方战俘的攻击,不仅是骇人听闻,而且还犯下了严重战争罪行。要知道,即使是交战国之间,对于对方的战俘都是要尽可能进行保护的,那些连自己战俘都要消灭的政权,简直可以说和恐怖主义势力没有太大区别了,这也是严重违反国际法的。笔者认为,这种“猜测说法”,需要有专业调查作辅证才行。
所以,笔者认为,这也是为什么乌军方人士已经承认,但是乌国防部现在还闪烁其词,狡辩称现在还没有办法证明这架伊尔-76运输机是被乌军给击落的。但显然,此次坠机事故发生在俄国本土,俄方估计很快就会获得相关有力证据,一旦未来俄方彻底证实此次袭击事件是乌方所为,甚至是故意为之的话,那这件事情的性质和后果都将非常严重,乌军此举也必然招致国际社会的强烈谴责。
据刚刚(1月25日凌晨)最新消息,当地时间1月24日,经过联合国安理会轮值主席与各会员国磋商后,安理会决定于美东时间25日17时(北京时间26日6时)就俄军伊尔-76军用运输机坠毁一事举行公开会。世人对此拭目以待!为此,笔者谨先以“乌方误袭悲剧”为由,特赋《误桃源》为评为观。
坠毁太寒烈,
怒似被坑焚。
战俘成怨魂。
骇听闻。
两军对战激,
和善待降人。
窘况杀红眼,
犯乌门。
一一2024年1月25日凌晨时事诗评
冯志清,男,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在职工商管理硕士,高级政工师、经济师,化工企业多年公司党 委书 记、董事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曾兼任:中国化工政研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报社记协特约记者兼顾问、中国化学试剂工业协会第5~7届副理事长、上海市职工政研会理事兼特约研究员、中国化工文化艺术联合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作家协会第1~3届副主席和1~4届理事、顾问;中国文学艺术联盟签约作家、上海诗社会员、《2019年中国诗歌大典》副主编、2020年《古韵新风》第一册常务副总编、2023年《古钧新吟》执行主编、新上海诗社副总编、天下诗词文学时事评论员。1983年起,有各种论文、报告文学、散文、诗词在中央、部、直辖市等媒体发表或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