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枝一叶总关情
作者:陈希文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俗语讲得精到。其意是说作为基层领导干部,就是要关心群众的根夲利益,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主持公道,公正处事,对群众负责。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那我们还有什么資格去领导群众呢?我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乡镇任职期间,有一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一度,我在下乡中了解到群众对审批庄基地意见很大,反响强烈。弟兄们多同居一家急需申请庄籍地的批不下来,反而不急需的却批下来了。究意是怎么回事?带着这个问题,经一番深入的调查了解,问题还是出在村干部这个层次。
每年度,县上土地部门根据乡镇居住人囗比例,分配年度新庄籍批划指标。村民需要庄籍的先申报到村上,村上同意后再报到乡镇,乡镇研究后报县土地局审批。一些村干部优亲厚友,以权谋私,凡是自已得了好处或与自己走得近的人,就优先上报,反之就将申请扣压。为了打通这个"肠梗组″,经镇党委研究决定:成立现场察看庄籍审批领导小组,由我任组长,由主管副职、土地丶民政、镇政府文书为成員,并邀请县土地局地基股长一块参加,逐村逐户现场察看,对符合条件的在县分配的指标内,当场填表盖章,镇政府初审同意后,再上报县土地扃一次审批。申报不符合条件的,不予批准。这样以来,一些急需庄基的农户,不花一包烟,不送一瓶酒就批到了庄籍。
此举,是多年来未有过的,深受广大群众的拥护。打通了“肠梗阻",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得到了解决。百姓们普遍反映说:"这才是公正处事为民的官"。每当听到这样的赞誉,我内心感到无比的欣慰。
一天午饭后,我们来到杏林村正准备查看庄基时,一个身体瘦弱,头发花白,满脸带伤的中年妇女忽然跪在我们坐的吉普车前,泪流满面,泣不成声,看样子她像受了极大的委屈和伤害。我准备问明情况时,同行的劝我说:"下乡经常碰到民间的纠纷太多,轻意不要管,一管就惹来了麻烦,闹事者就把你缠住了"。我说:"咱们看古戏,封建帝王也会派监察御史下去巡察,当遇到民间有人拦轿喊冤。也下轿过问冤情。咱们是共产党的干部,百姓拦车诉苦,咱们更应当关心,咋能见而不管呢?″
于是,我让村干部带其到村委会详细寻问了情况。原来这位名叫苏芝草的妇女,丈夫原是教师已病故多年,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艰难度日,还瞻养着年迈双目失明的婆婆与其一起生活。婆家的小叔子海娃在镇办企业当工人,已娶妻养子。这个弟媳依仗娘家人多势众,人称"母老虎""母夜叉″,经常欺负性格懦弱为人善良的嫂嫂和侄儿。原本一家人,住着两间宽的庄基,因时常闹事就分家过。芝草带着婆婆和两个孩子在前边西侧的两间厢房里,旁边用油毡搭了个小灶房。海娃和媳妇占着后院的大房,在院子东侧又盖了两间灶房。整个院子显得拥挤和压抑。分家时弟和媳明显占了便宜不说,媳妇又逼迫海娃不准瞻养生身老母,还常欺负孤儿寡母的嫂子和侄儿。这两天,"母老虎″寻衅滋事,又将身单力薄的嫂子痛打一顿,吓得两个小侄子不敢去上学。
村干部说,这两家经常闹矛盾,官司打到村上,村干部多次处理不下。原因还是海娃写了庄基申请,沒有批下,想独占这一院庄基造成的。我听后觉得异常气愤,即使想申请新庄基,也不能采取这样不人道的手段。随即叫村干部把海娃夫妇叫到村委会,他俩对欺负他嫂子的事供认不违。我严厉训斥他俩:"你俩年轻力壮,不瞻养年迈双目失明的老母,是不念养育之恩。你哥死后,你嫂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孤儿寡母在艰难中度日,你不帮她,是不念手足之情。你嫂子在困难中还瞻养着你的老母,你不谢她反倒欺负她,这在传统道德中叫不孝不仁不义。你俩的所作所为是没有人性的人才能做出来的事情。象你这样的品行还能当工人?鉴于你们夫妇的所作所为,我代表组织决定辞退海娃的镇办企业工人,你们申请的庄基也不能批。还要把你俩作为不孝不仁不义的反面典型公之于众,让全镇人来评这个理″。听到这话,海娃顿时吓得跪地求饶,口中不住地说,只要不辞退他当工人,什么要求他都答应。海娃媳妇当场痛哭流涕,只要把她不作为不孝婆婆的反面典型,她一定痛改前非,今后会对她婆婆和嫂子好的,保证再也不会欺负她娘母们了。
过了一段时间,村干部来说,海娃夫妇自我那次批评教育后,痛改前非,重新做人,主动和嫂子和好了,也承担起赡养老母亲的责任。鉴于他们两家的住宅困难,镇政府上报土地局,还是同意批给海娃夫妇一院庄基,让其搬出。
事情过了30多年,批划庄基中遇到这一典型事件,至今还让我记忆犹新。"人民是江山,江山是人民″。我们的权力是人民给的,就要用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群众利益无小事。我们每办一件事,都代表着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都体验着党和政府对人民群众的感情问题。不由我想起了清朝盖世奇才郑板桥作七品县龄时的名诗:“衙斋卧听簘箫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连封建官吏都能心系百姓疾苦,何况我们是共产党的干部呢。
作者简介:
陈希文,陕西乾县人。大学本科,高级政工师,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員,咸阳市职工作家协会顾问。一生务过农,当过铁路工人,从事党政工作四十三年。曾先后任过乾县团县委书记,乡镇长,党委书记,县政府办公室主任,县委宣传部长。后又调任永寿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等职。多年的职场生涯养成了酷爱学习,勤于思老,务实敬业,笔耕不辍的好习惯。曾出版文论专集《情怀》和纪实文学《驿路心雨》。《品茗幽香》《人到中年》《青出于蓝》是作者花甲年后的散文诗歌专集,真实地记录了退休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人生感悟,弘扬了主旋律,充满了正能量,对后代人的学习、成长、进歩、做人有一定的励志作用。
🍀🍀🍀🍀🍀🍀🍀🍀🍀🍀🍀🍀
纸刊投稿邮箱:
942251831@qq.com
bailu6698@163.com
投稿、订阅微信: mengjian20002012
征稿体裁:现代诗、散文诗、散文、诗歌评论、古诗词赋、报告文学、闪小说、中短篇小说
扫码添加主编微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