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状元秀
盘古散曲班笫10讲:
本次入刊作者: 李云生、赵偲含、李文春、李广恒、李凤英、郑举纲、宁静、骆杰英、海纳百川、段志军、青青子衿、莫祖颖、日月

1〔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夏
李云生(山西静乐)
晓阳升斜照公园,老鹰飞直上蓝天。碧泉流载沙浪翩,柳丝垂让人情羡。
(带)满目荷塘翠叶圆,花朵似仙。蜓蜻展翅景怡然,频惊赞,爱侣手儿牵。
(幺)微风拂罢香沾面,小桥外万亩农田。追野兔,听家燕,山桃成串,闲逛乐无边。


2〔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汴梁赏菊
文/赵偲含
喜盈盈漫步徜徉,乐悠悠菊丛寻香。玉珠晶露霞彩放,枝摇淡蕊千般状。
(带)媽红姹紫绽清芳,傲骨披霜,秋风托起俏模样,抬眸望,蝶影自成双。
(幺)同观美景龙亭上。帅哥追赶小娇娘,笑语欢,高声唱,寻词撷句,宋韵赋华章。

3〔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年初登高
文/李文春
邀胜友攀顶逐空,迎新年首缕霞红。唱红歌路黑愈勇,一心做沐阳丹凤。
(带)峰顶凝神面向东,赤染乌瞳。 祷今年体健神聪,千般梦,与日渐辉宏。
(幺)亲身长短亲身弄,山河里渔父樵翁。
逐浪涌,金帆动,砺歌雅诵,四海戏蛟龙。

4[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春曲
李广恒
柳丝垂露映霞光,彩蝶飞翅沾花香。紫燕翔伴风逸唱,红云舞曳空飘荡。
〔带〕
桃红柳绿惹蜂忙,杏雨驰芳。舟行碧水沐春阳,山叠嶂,旷野遍牛羊。
〔幺〕
农家播种田园上,马达鸣、沃野犁墒。布谷啼,黄莺唱,人欢机响,不误好时光。

5【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冬景
(中原音韵萧豪部)
文/李凤英
北风吹黄叶飞飘,雪茫茫一片银霄。望斜阳霞光慢绕,叹晴天靓颜空貌。
【带】路上行人似树摇,风刺如刀。湖河水冻尽逍遥,梅花傲,不怕雪伤娇。
【幺】冬天最美阳光照,任光茫、四射眉梢。路远长,山高峭,此生无料,风雨莫弯腰。

6【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航天人
文/郑举纲
入红尘茅屋扎根,泛轻舟墨海修身。树宏图耘楼自奋,借东风素笺抒论。
(带)扶摇展翅目标臻,桂冠酬勤。辉煌圣殿望星晨,晶晖阵,矢志探其真。
(幺)遨翔宇宙传研讯,出舱行走立功勋。寻物由,属才俊,秋毫严谨。助力定乾坤。

7〔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观画展
文/宁静
雪中梅玉瓣生香,谷里兰碧叶摇芳。窗外竹闲云气爽,篱下菊雁风心旷。
〔带〕山水清音别有光,幽境无双。石涛烟点墨华章,实难忘,回味总无央。
〔幺〕江山万里烟波荡,看层峦雾遮云藏。岸欲浮,洪流涨,雄奇伟壮,但折腰无妨。
(注:《山水清音图》为清代画家石涛所画,《江山万里图》为宋代名画)

8【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春游元·欣赏羊城
文/骆杰英
水仙花醉美飘香,兽禽园猴子千双。客豪车往来相当,接长龙返回家上。
(带)茶酒楼宾友赏光,畅饮鲜汤。公园学艺练功忙,年歌唱、狮舞鼓锣张。
(幺)过山车转飞如蟒,追高赶下似仙獐。体育场、蓝球旺,争雄夺奖、桃李满芬芳。

9【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冰雪大世界
文/海纳百川(黑龙江)
雪花飞降落尘埃,似晶盐掩埋苍苔。望田园变颜更快,凝眸处恰如银盖。
(带)峰峦野陌雪皑皑,洞涧瑶阶,沟边岭畔玉蝶来,苍茫界,恰似玉仙台。
(幺)冰城巧手神工快,镂冰雕雪妙姿裁。玉阁边,银楼外。晶荧光彩,吸引客人来。

10[正宫 脱布衫带小梁州]沙坪镇的冬天
文段志军
雨成丝坠落瑶台,荷依泥退散香埃。芦移黄洒向山泽,梅飞泪等待春埋。
[带]步行沙坪一字街,茶树花开。杏黄片片铺台阶。犹如画,拾起送书怀。
[幺]翻页凑句虽然快,韵文平仄不明白。手托腮,朝窗外。思维凝结,任凭北风来。

11〔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腊八节参加生日宴有感
文/青青子衿
腊冬风暖欲生春,老梅南岭繁枝新。寿星今日迎鸿运,庭前笑语歌声振。
[带]童颜鹤发九十旬,抖擞精神。耳聪眼亮手辛勤,何须问,柏态古松身。
〔幺〕升堂四世家和顺,宴朋亲友举金樽。乐事悠,诗添韵。期颐将近,祝福百龄人。
注:期颐指百岁老人。

12〔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神州春禧乐
文/莫祖颖(广东)
岁寒霜雪欲催新,赤梅山上香飘韵。众亲团聚言福运,家中笑语欢声蕴。
[带]儿孙雀跃满屋转,喜悦惊人。老翁鬓白乐怡神,欢欣语,厚爱又慈祥。
〔幺〕红光照耀康宁好,紫气风流富贵芬。祝福词,歌声笑。昌隆盛世,锦绣九州春。

〔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春情
文/日月(敬金忠)
粉黛芳心梦青春,枯山坐轿娶花神。彩霞锦锻织头巾,婚纱红日争无尽。
(带)朵朵花开一片芬,喜鹊敲门,晨风打鼓燕双亲。风吹韵,小草抖香裙。
(幺)杏姑带笑相传信,桃李含情早脱身。地做骨,天生仞。频频心振,个个吻香唇。


根据网络和相关书籍编辑整理
整理人:日月 宁静
散曲第10讲
带幺篇的小令
复习上节课内容
一、小令中的带过曲
1.什么是带过曲?
带过曲是散曲小令的一种体式。即由两三个曲牌联缀在一起使用的特殊形式,通称为带过曲。

2.带过曲的分类及体式
带过曲包括北带过曲、南带过曲、南北兼带三种体式。

3、带过曲的特点:
(1)在用韵上:带过曲必须是同一宫调,并且音韵衔接,同押一韵。
(2)在书写格式上:目前散曲界比较流行在两个曲牌的中间加〔带〕或〔过〕。 二、带过曲与重头小令的区别
1.相同点:都由几个音韵相近、声调谐和的曲子组成,其形式相同,而且都不能任意组合。
2.不同点:一是带过曲是三个以下的单支曲子组合,重头小令则是由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的数支小令联合而成;
二是带过曲一般最多只有三支;异调重头小令曲子数和重复次数无限制。
三是在用韵上,带过曲绝大部分是同一宫调,并且音韵衔接,同押一韵。重头小令中的数支曲子,则可同押一韵,也可各押一韵。

学习新课
读一首张鸣善的〔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草堂中夏日偏宜,正流金烁石天气。素馨花一枝玉质,白莲藕样弯琼臂。
门外红尘衮衮飞,飞不到鱼鸟清溪。绿阴高柳听黄鹂,幽栖意,料俗客几人知
〔幺〕山林本是终焉计,用之行舍之藏兮。悼后世,追前辈,对五月五日,歌楚些吊湘累。
文中的〔幺〕是什么意思?

一、幺篇
1、什么是幺篇?
戏曲音乐名词。 同曲变体连用。 在北曲中, 一个曲牌被反复运用, 一般从第二曲起称为幺篇。
北曲中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后面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而写作"幺篇"或"幺"。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杨衙内白:酒勾了也,小娘子休唱前篇,只唱幺篇。"此以幺篇与前篇相对。词之上片称前篇,下篇称幺篇,幺篇即后篇。
如元代白贲这首有名的幺篇小令〔正宫•黑漆弩〕(又称鹦鹉曲,还叫学士吟。)
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父。 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
〔幺篇〕觉来时满眼青山,抖擞绿蓑归去。 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安排我处。
再如:
〔黄钟•人月圆〕(青衫泪)
张小山
松风十里云门路,破帽醉骑驴。小桥流水,残梅剩雪,清似西湖。
〔幺篇〕而今杖履,清霞洞府。白发樵夫,香炉峰下,吾爱吾庐。

2、“幺篇”的形成和发展
关于“幺”字的来历,一直以来比较重要的三种观点:
一是认为“幺”字是“后”字的简写,用来表示后一篇。有元代的例子为证: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杨衙内白酒勾了也,小娘子休唱前篇,只唱幺篇。"此以幺篇与前篇相对。
二是认为源于唐宋大曲大遍中的一遍“衮gǔn”,“幺”字是“衮”字的略写。《九宫谱定》云:“篇中或幺或衮,大率即是前腔”。
三是认为北曲中的“幺篇”来源于词的下片。

3、带幺篇小令
有无幺篇,是元人确定下来的。我们今人创作曲子,不能随意把曲牌加上“幺篇”。
当代徐沁君《元北曲谱简编》所收的326个常用北曲曲牌名中,可连用“幺篇”的曲牌为56个。此56个曲牌又可分为须连用的为37个、可用可不用或极少用的为19个两种情形。
《全元散曲》所收的小令类作品中,连用“幺篇”的曲牌
〔黄钟•昼夜乐〕有幺篇换头,须连用;
〔黄钟•·人月圆〕有幺篇换头,须连用;
〔正宫•·小梁州〕有幺篇换头,与始调不同;
〔正宫•·白鹤子〕有幺篇,须连用;
〔正宫•黑漆弩〕有幺篇换头,须连用;
〔小石调•青杏儿〕有幺篇,同始调。
〔双调•骤雨打新荷〕有幺篇换头,须连用。
〔仙吕•太常引〕〔商调•秦楼月〕、〔越调•霜角〕等。
多数连用“幺篇”的曲牌是联入套数中的,如〔黄钟•女冠子〕、〔仙吕•端正好〕用于套数首牌,〔中吕•上小楼〕、〔越调•麻郎儿〕用于过曲等,兹不多加列举。
北曲中,连用“幺篇”曲牌有的专用于小令,如〔黄钟•人月圆〕、有的专用于散套,如〔黄钟•女冠子〕、有的专用于剧套,如〔仙吕•四季花〕、有的是小令套数兼用,如〔正宫•小梁州〕。“幺篇”在使用频率上,套数要高于小令,剧套要高于散套,此应与表达内容量的多少有关。

二、学习小令:〔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正宫•脱布衫〕小令兼用。〔脱布衫〕需要带过〔小梁州〕合为带过曲,不能独用。〔小梁州〕需要带么篇。

先看例曲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脱布衫〕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签着坐的,蹙愁眉死临侵地。
〔小梁州〕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
〔幺篇〕虽然久后成佳配,奈时间怎不悲啼。意似痴,心如醉,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

具体分析这个新曲牌!
1.〔正宫•脱布衫〕
张鸣善〔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之脱布衫:
草堂中夏日偏宜,正流金烁石天气。素馨花一枝玉质,白莲藕样弯琼臂。
共四句,其句式:七七七七,四个七字句。
曲谱如下:
×××、×仄平平(韵),
×××、×仄平平(韵)。
×××、×平厶(宜用去声)上(韵,可平),
×××、仄平平去(韵)

又如〔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春宴
元•盍(hé)西村
柳花风微荡香埃,梨花雪乱点苍苔。锦绣云红窗缥缈,麝兰烟翠帘叆叇(ài dài)。
〔小梁州〕珠箔银屏次第开,十二瑶阶。蔷薇洞侧牡丹台,神仙界,何必到天台。
〔幺〕金笼鹦鹉舌头快,向人前说的明白。翠槛边,雕栏外,金沟一派,只许燕莺来。
注意柳花风微荡香埃,梨花雪乱点苍苔。锦绣云红窗缥缈,麝兰烟翠帘叆叇第一二句与三四句须对仗。

2.〔小梁州〕
〔正宫•小梁州〕小令兼用。有幺篇换头,须连用。第一句可为×平×仄仄平平△。
我们还是以 元•盍西村〔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春宴为例:
〔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春宴
元•盍西村
柳花风/微荡香埃,梨花雪/乱点苍苔。锦绣云/红窗缥缈,麝兰烟/翠帘叆叇(ài dài)。
〔带〕珠箔银屏次第开,十二瑶阶。蔷薇洞侧牡丹台,神仙界,何必到天台。
〔幺〕金笼鹦鹉舌头快,向人前说的明白。翠槛边,雕栏外,金沟一派,只许燕莺来。
这里“珠箔银屏次第开,十二瑶阶。蔷薇洞侧牡丹台,神仙界,何必到天台。”
共五句,句式为七四七三五,每句入韵,且平仄混押。
曲谱:×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厶△,×仄仄平平△。

3.〔么篇〕
〔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春宴
元•盍西村
柳花风微荡香埃,梨花雪乱点苍苔。锦绣云红窗缥缈,麝兰烟翠帘叆叇(ài dài)。
珠箔银屏次第开,十二瑶阶。蔷薇洞侧牡丹台,神仙界,何必到天台。
〔幺〕金笼鹦鹉舌头快,向人前说的明白。翠槛边,雕栏外,金沟一派,只许燕莺来。
大家记住,这个幺是小梁州带的,而不是脱布衫带的。
小梁州〔么篇〕曲谱如下
〔幺〕×平×仄平平厶(韵),×平×、×仄平平(韵)。×仄×▲,平平去(韵) ,×平×厶(韵),×仄仄平平(韵)。
共六句,句式为七七三三四五,押五平仄韵,也可句句入韵。

本讲提纲:
一、幺篇:
二、学习小令〔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盘古学院散曲基础班《百花国》第10讲作业
试作带过曲〔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一、要求:
1.题目格式为〔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题目,题目自拟;
2.韵部自选,
3.韵依《中原音韵》。
二、曲谱及注意事项:〔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
〔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小令、套曲兼用。每句上三字“×××”以用仄平平为宜。[脱布衫]带[小梁州]合为带过曲,不能单独使用。
×××、×仄平平△,×××、×仄平平△。×××、×平厶上△(平),×××、仄平平去△。
〔正宫•小梁州〕小令、套曲兼用。上接[脱布衫]为带过曲,可独用。有[幺篇]换头,须连用。
×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平厶△,×仄仄平平△。
[幺篇换头] ×平×仄平平厶△,×平×、×仄平平△。×仄×▲,平平去△,×平×厶△,×仄仄平平△。
三、例曲
〔正宫•脱布衫过小梁州〕春宴
元•盍西村
柳花风微荡香埃,梨花雪乱点苍苔。锦绣云红窗缥缈,麝兰烟翠帘叆叇(ài dài)。
〔带〕珠箔银屏次第开,十二瑶阶。蔷薇洞侧牡丹台,神仙界,何必到天台。
〔幺〕金笼鹦鹉舌头快,向人前说的明白。翠槛边,雕栏外,金沟一派,只许燕莺来。
四、曲谱符号注释:
平——平声;仄——上去声通用;×——声调通用,如词谱之“中”;去——必须为去声:厶——虽为仄,即上去声可通用,但宜用去声;△——押韵句;▲——可押可不押韵句;∧——句中须暗韵字位(“暗韵”指句中与句尾韵脚协韵的字);上△(平)——指韵脚字虽应押上声,也可押平声韵;平△(上)——指韵脚字虽应押平声,也可押上声韵。
五、作业要求:作业完成时间为两周,各位曲友自行校验后上交,精品作业会登入讲义。

/
顾问:中华楹联学会主任倪进祥
诗经学会主任李瑞林
总编:日月(敬金忠)
讲师:胡愛民 崔艳蕊 刘翠玲
主编:蔡巧灵 柯美柘 李广恒
董德苑 毕见秋 赵偲含
审稿:杨秀红 天问 蒋贵龙 凌赣文
袁谷成 张琳 俞子兰 钱秀英
刘巧英 李晓华
田卫 野鹤 段志军
收稿:刘建萍 成人之美
制作:李凤梅 俞子兰
图片: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