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来自于海洋的生命诗史
——浅谈刘玉民《海猎》
钱瑶瑶

刘玉民的中篇小说《海猎》首次发表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最新收录于2023年出版的《海猎》作品集中,虽然时隔三十余年,今天读来仍然具有穿越时空的文学价值和社会意义。
首先,《海猎》作为海洋文学,使人联想到海明威的名著《老人与海》,二者在主题内涵上的对比,展现了《海猎》异于西方的中国式现代化文明。西方推崇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超人品质,虽然海明威笔下的老人是悲剧性的英雄,但他身上却有着尼采“超人”的品质。同样是对海洋文明的书写,《海猎》中彰显的则是团队精神、大局意识、牺牲精神,以及生态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海猎》讲述的是海狮子和老福将带领渔民们参加“渤海湾对虾大会战”的故事,每一位渔民身上都有熠熠闪光的人性光辉。以老福将为例,他被诡计阴谋玩弄,丢掉了头船长的职位,本可以顺势而下另谋高就,或者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但是在一帮老伙计的挽留下,在责任的驱使下,他选择忍辱负重留下来给海狮子当起了副手。后续在与海狮子的配合中,即使有诸多意见分歧,但是在大是大非面前,他仍然以大局为重、以责任为重,体现了中国式现代文明精神。小说中还有对海洋生态的反思,对过度捕捞的不可持续发展和海洋生物生存现状的忧虑,彰显了深刻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
其次,小说中塑造的人物虽然不多,但是人物形象的丰富性和立体性非常出彩。以老福将和海狮子为例,他们是渔民形象的典型代表,是两种类型的领航人,小说在塑造他们时并没有突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的绝对特征,而是尽可能全方位展现每个人物多面的性格、复杂的人性和具有撕裂感的矛盾变化的内心世界,根据人物的生存成长轨迹和时代社会的环境潜规则刻画出两个丰满的圆形人物,使得人物与环境、情节等相融相生、多姿多彩。
最后,小说展现了对小白脸等官僚阶层的批判,对贪腐的讽刺,对劳动人民的赞颂,以及对阶级差距、贫富差距等问题的反思。渔民们为了给国家多换回一点外汇和钢材,劈风斩浪,捕捞对虾多年却舍不得品尝对虾的滋味。想想今天,国家早已不是缺少外汇和钢材的时代了,很多底层人民依旧享受不到平等的劳动成果。这不能不为我们敲响警钟。
整体而言,《海猎》根植于鲜活真实的时代生活,以豪放而又温暖的笔调,展示了生动而浩瀚的蓝色诗学,隐秘而伟大的中国故事,堪称是一部值得引起特别重视的成功之作。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