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追梦之二 作 者/王 伟 我在深圳一家知名的建筑公司上班,随公司业务的拓展,中标的项目位于陕西商南,随参建项目到了陕西。当时没有项目营地,租住在民房作工人宿舍。我属于前期到达项目的首批人员,和广东的梁兰飘,剩下的两个人还没有到达。施工现场靠近丹江边上,设备提前到了要卸车。25T的汽车吊运冲桩机及配件之类的机器我是初次接触,明显没有吊运经验。吊机打腿需要把车上的木桩放到升起的腿子下,动作不熟练,没有连续性,就遭到司机的大声斥责。“能不能快点,磨磨唧唧的。”极其不耐烦的说着,嘴上叼着一支烟,慢条斯理的吞云吐雾。 机器马达的轰鸣声,吊机的腿子往四下伸出。震的耳鼓膜嗡嗡的直响,根本无法顾及。搬着那百多斤重的方木,确实是个体力活,从车上搬下,要放在吊机的腿子下,才能支撑起吊机。吊机的腿子打好,沿着吊机的空隙,攀爬上去。吊机上方四条来回摆动的钢丝绳,梁兰飘也看出我是初次做这个活,耐心的指导着我:“卸车的活,安全第一,别听那个叼毛乱几把叫,本来是他的事,为什么不带他的工人来。”我想的是反正都在工地,也没必要分个子丑寅卯。笑着冲他友善的点了下头,按照他的指点,我抓住钢丝绳的挂钩,把钢丝绳有序分开,把挂钩挂在桩机上的链接处。看着我已适应,微笑着示意我走远点,吹响了嘴里的哨子,尖锐的哨音,直穿云霄,右手食指高高的耸立。吊机的起重臂缓缓的抬起,钢丝绳就紧紧的绷直,桩机一点点的离开车厢,缓慢的在空中移动。 设备年前陆续到场,人员也到齐了。晚上要轮流值班看守设备就成了重中之重,因为有许多电器设备和电缆,稍不留神,就怕被别有用心的人惦记上。夜晚的天气冷,才下过雪的地方,添了一丝阴冷。我把买回的绿色棉大衣、手电筒分发给值班人员,制定了值班轮流时刻表,把责任细化落实到人。 晚上,由于不放心,我就去工地查看。刚到工地,冷不丁的从身后不远的地方传出熟悉的声音:“谁?”接着就是一道刺眼的手电筒光。 “我”。 “你怎么来了,查岗,是不是不放心。”梁兰旺打趣着说。 “那里,过来看一下,你适应不。” “你们北方也太冷了吧,动的人直打颤,有没有可以取温的措施,帮忙安排一下。” 听着他一口浓郁的南方口音,我也知道晚上值班保温的问题不容忽视,而当地取暖就是铁盆木炭火取暖。在旁边的小超市买下,把木碳点燃,红色的火苗给人温暖的感觉,和帐篷外白色的雪相映成趣。室内温暖如春,外面就是吹气成霜冻裂地皮的数九寒天,颇有冰火两重天过山车的变化。 一年一度的春节就要到了,每逢佳节倍思亲。留守人员自是毫不例外。为了使大家感到家的温暖,我和工友曾月青去县城买过年用品。在江西沟坐上公交车,沿路可见许多修建起来的砼搅拌站星罗棋布,开工的地段因为过年的关系已停工,依稀可见停放的压路机、铲车等设备。车很快就到了县城,人声鼎沸,到处张灯结彩,已有了过年的喜庆。县城虽不大,但需要的东西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特别是菜市场更是有了年的气氛,大红灯笼高高挂起,红色的春联比比皆是,更是增添了年的色彩。 年夜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自己动手,把买回来的公鸡、鱼杀了,腌制好。根据个人口味,荤素合理搭配。一桌丰盛的年夜饭就摆上了桌,鸡鸭鱼肉代表着美好的新年祝福。我给酒杯里倒满酒,端起酒杯:“感谢公司平台把我们这些来自大江南北的人聚在一起,今天是团圆的日子,让我们举起杯,为友谊也为今后的工作,大家干杯,新年快乐!” “干杯,新年快乐。”大家同时举杯,说着美好的新年贺词,憧憬着新的开始。 “南方过年和你们北方虽然饮食上有差异,但喜悦的气氛是一样的,来,我们三个南方人敬你北方人,为了缘分、友谊干杯。”梁兰旺说着,他们几个端起酒杯,挨个碰杯,诚意满满。 过年是想家的时刻,在异乡,建筑人似浮萍居无定所,项目在那,家就在那。枯燥、单调的生活,喝酒和过节是一种润滑剂。大家说着、笑著、打闹着,肆无忌惮的聊天,也是对压力的一种释放,天性回归。 我很珍惜这份到深圳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不管工地上有什么活自己都抢着主动去做,也不管份内份外的事情。我的主要工作是材料这一块,有次,工地急需一个钢套材料加工,我从工地去数十里外的石岩镇。那会深圳的交通特别拥挤混乱,和现在的地铁、轻轨、高铁的交通高度发达是无法比拟的。拿着要加工的配件从车门上往下走,就在我即将下车,不曾想车突然开走了,巨大的惯性引力一下就把我重重的摔在地上,忍痛我赶快爬了起来,万幸的是身后接踵而至的公交车停了下来,我乘坐的公交车连停都没停,扬长而去。现在每每想起那事总会想起祁念增老师的口头禅“人善天助,厚德载福”,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因果,天地间的轮回是心存良善,方得厚报。 在深圳的工作慢慢的也适应了,白天在工地干活,干完活下班后跟很多年纪大的,年纪小的开着玩笑,觉得也很有乐趣的。都市的夜景是璀璨诱人的,灯火辉煌,一片城市的繁荣景象。项目门口就是集市,逛街也是排遣无聊的一种方式。看着夜市上各种摆摊设点的人插肩接踪、络绎不绝,有套圈、电脑下载、弹吉他撕心裂肺的唱着流行歌曲,旁边零散的放着人们打赏的货币。和一帮子同事聚集在大排档,点上拍黄瓜、猪耳朵、炒田螺、河粉,惬意的吃夜宵,喝啤酒,感受真实世界的人间烟火。满世界的扯犊子,喝高了唯我独尊的英雄气概,舍我其谁。其实都清楚的知道,现在什么都缺就是不缺人,有你不多,没有也不会少,人都是完成自己的塑造就好。不能说是“操卖白粉的心,拿着卖白菜的钱,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的满腹牢骚,现在的人们都趋利避害浮躁的很,难以静心。 在深圳龙岗,当时由于复杂的地质地下结构,权威专家论证认为不适宜用冲桩机在溶洞地形施工。多方论证由于无法连续穿透多个溶洞,且地下流沙等不可预知的复杂地形。针对这种才出师就要夭折的项目,确实是个难题,硬骨头。当时,针对项目有两种不同的声音,觉得是专家已论证,就算放弃,谁也不能说什么,如果一意孤行,到时间如果做不成费时、费力,还会给人以口实,落下好大喜功、爱出风头的个人英雄表现主义。公司所派出的雷健、陈朝亮都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朝气,认为机遇风险并存。审时度势,觉得万科进军房地产肯定看好市场,大有潜力。研究图纸,在施工现场和有经验的工人切磋。针对不同地质制定了不同的施工策略,填石、增加泥浆护壁、反循环等行之有效的方案。面对施工设计图纸变更,积极的配合,使各项业务有序的开展起来。根据方案的实施,第一条桩穿过三层溶洞,进入微风化,标志着不能建高层房地产的瓶颈被打破。从此,项目就接踵而至,在龙岗的项目扬帆起航,开启了建筑业的新篇章。 工地因为地质原因,在施工过程中,冲锤卡住了,工人经过操作,钢丝绳意外断裂,冲锤掉入孔中。尽管施工深度已达设计要求,但项目以“啃硬骨头”闻名,敢为人先,源于对专业的高度自信和底气,准备把掉入孔中的冲锤打捞上来,给甲方一个交代,就天天清孔、排泥渣。一天晚上,我在值班,现场嘈杂光线能见度低,一台泥头车在倒车中,没有发现位于车后方的我,巨大的车身缓缓的驰向我。等到我发现时,车厢已抵在我的身旁,想跑显然已来不及。在此危急时分,旁边的施工员王忠刚冲到车头前,截停了泥头车,避免了意外。见证了安全的重要性,要时刻警惕,落在别人身上百分几的概率,落在自己身上就是百分百。 清好孔后,请来了专业的潜水员要下到孔里冲锤的位置挂钢丝绳,在不明地下地质的情况,未预知的难度超乎想象。按照施工程序走流程,所有细节都必须想到,生怕出丝毫纰漏;酿成事故。把空压机的气流调节到最大,确保提供充足的氧气。孔面的泥浆平静如水、深不可测。潜水员全副武装,穿着笨重的潜水服,背着备用的氧气,手抓住钢丝绳缓缓的从孔内的泥浆中滑下去,随着绳索的不断变化,人们的心也一下悬起来了,屏声凝气注视着。好在时间不久,孔下传来信号。施工员就忙而有序的指挥着,钢丝绳在卷扬机的作用下,一点点的上升着。终于,潜水员的身影从孔中出现,人们悬着的心落下了。从孔中拽起潜水员,他也费力的沿孔往外爬,浑身上下满是泥浆,往四处溢水。帮忙脱下衣服,用旁边的清水冲洗着。早已待命的吊机配合着冲桩机,在现场施工员的指挥下,慢慢地试探着,一点点加力,钢丝绳绷直、绷紧。施工员一个给力的手势,吊机、卷扬机的操作手同时把机器的马力开到最大,吊机的车后已垂直着离开地面,嗡嗡的马达声轰鸣。冲桩机也翘起身,随之很快恢复正常。已拽起了卡在孔下的冲锤,现场无不欢呼雀跃,胜利的笑容洋溢在人们喜悦的脸上。

璞山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