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细细推敲一下
张玉庭
有一种现象挺值得推敲,这就是,有一种女人,尽管脸蛋儿并不漂亮,但由于举止优雅,谈吐不俗,常会使人觉得越看越好看;反之,有一种女人,尽管的确长得不错,可是由于举止粗俗,见解平庸,尽管骚首弄姿地总是以为自已是国色天香,却偏偏不能看不耐看。
于是想起了一个字眼儿:感觉。
不是吗?美的确与感觉有关。仍以女人为例,她们总是选择她“感觉”美的那种衣衫,总是选择她“感觉”美的那种打扮,总是选择她“感觉”美的那种交际样式与谈吐样式,如果没有这种“感觉”,她们的选择将变得盲目而不合逻辑。当然了,她们还得有一种自信的“感觉”,有了这种“感觉”,才能“舒展”而不“拘谨”,“自然”而不“别扭”--这,是关于“感觉”的主观层面的含义。
第二,自我感觉挺美的人究竟美不美?还有待于人们的“感觉”做出客观的评判。正所谓“人眼是秤”,如果她自已“觉”得美不胜收而人们看了却“觉”得俗不可耐,那就肯定不美!不妨让我们做个假设,有个小青年总喜欢夸夸其谈指手划脚,总“觉”这才叫“才华横溢”,殊不知人们见了直摇头,偏偏“觉”的这叫“浅薄浮躁”。
再如,明明是大白天,却偏偏有个女孩子化了个挺扎眼的“晚宴妆”在街上逛,她“自我感觉”挺美,人们却“觉”的她特别俗气,为什么?因为美的一个既通俗又浅显的定义就是“美即和谐”--既然她的打扮与“白天”与“大街”这个背景不“和谐”,何美之有?
如此看来,不论是谁,当她(他)渴望着走近美的时侯,的确有必要同时注意一下自已的“感觉”与人们的“感觉”。
前一个感觉是主观的,有时很可能是一种错觉,后一个感觉才是客观的,较准确的,鉴于此,追求美的人只有二者兼顾,才能“真正的”找到美并“真正的”使人“感觉”到美--这后一个“感觉”,的确比第一个“感觉”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