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的莲藕
——写给红尘帝国的他和她
穆如
诗断情不断,自古道藕断丝连。此言一出,便如一幅古色古香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勾勒出情感世界的深邃与绵延。古人以诗词歌赋作为情感表达的重要载体,那诗句虽有时戛然而止,但其中蕴含的情愫却犹如初秋时节的莲藕,纵然断裂于淤泥之上,其间的缕缕丝线依旧紧紧相连,牵动着诗人的心弦,也扣动着读者的情感共鸣。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诗经》中对爱情承诺的坚韧描绘;“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秦观借鹊桥仙抒发了情感超越时空限制的至高境界。这些诗句虽已终结于纸墨之间,而那份深情厚意却如同未断的丝缕,穿越千年的时光隧道,依然鲜活地存在于每一个读到它们的灵魂深处。
就如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尽管曲终人散,可那一份饱含沧桑的人生况味、细腻入微的情感流露,使得听者久久不能忘怀,恰似藕断丝连的意境,情感虽暂别文字表面,却永存于心灵的幽谷之中。
引申至现实人生,人们经历种种悲欢离合,或有伤感的诗篇因生活变故而中断,然而,那些沉淀在岁月里的真情实感,并不会因此消逝。无论世事如何变迁,真挚的情感总会像那断藕之丝,虽看似断裂,内在的联系却难以割舍,始终保持着一种微妙而又坚韧的关联。
所以,不继续写诗不代表他心中之情已熄,恰恰相反,或许那未竟的诗篇正寓示着一种更为深沉且无尽的情感延伸。正如古代文人士大夫寄情山水,诗酒趁年华,他们的诗作或许不再续写,但那份情怀却已融入生活的一点一滴,化作了生命里永恒的诗篇,让后来之人感慨万分,使那“诗断”之处,更显“情不断”的深远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