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朝初年,宋太祖执政,其实当时也是真的处在一个文武并重的时期,只不过宋太祖更加注重文学素养,重视文人执政,规定丞相大臣一定得是文人。宋太祖虽然修改科举制度,将科举变成了一种天下百姓都可以参加的考试,并且确立州试、省试和殿试来保持科举制度的公平公正。
但是对于武者,宋太祖并没有刻意打压,只是收回禁军的军权,和削弱藩镇之权。除此之外,也没有更多的措施了,因此也就有了很多的学者对宋朝重文轻武产生质疑。
另外宋太祖是一个生性十分多疑的人,常常因为担心自己的皇位而整夜睡不着觉,他担心任何会威胁到他皇位的人,无论是文人还是武人,所以他既削弱武人势力,又防范文人。在他心里,文人的威胁确实比武人要小很多,他也的确想要重文轻武,但是他不得不实行文武并重。
因为首先,当在时候时期,那是弱肉强食的时代,战火纷飞,宋太祖是绝对不可能荒废武将的。据历史记载的文人领兵那都是到了后期,仁宗以后才有的。
其次,宋太祖就是武人出生,虽说他喜欢读书,但是他在骨子里也还是对读书人有些看不起的,他将“之乎者也,助的甚事”这种话脱口而出,可见,他对文人的贬谪。
除此之外,在一次殿试之中,当时有两个人旗鼓相当,不分胜负,于是宋太祖就命二人比试角力,最后留下胜的一方,由此也可见,宋太祖不仅鼓励人读书,也鼓励他们习武,文武并重。这一系列的行为也都成为了人们质疑宋代重文轻武的原因。
每每提及宋朝的重文轻武,都会想到一句话:做人莫做军,这句话说的并不全无道理,尽管宋朝不缺武将,但是在长期重文轻武的环境下,百姓的思想已经完全改变了,本来在五代时期。当兵是一件非常骄傲的事情,但是到了宋代就变成了可耻,因为就像钱穆说的那样,文官永远比武官高一头。宋代时期重文轻武其实已经是棺材钉钉的事了,依然有异议,这与当时文官的主张也有关。
当时的文官与武官,并非全部都是水火不容的,当时很多的文人,以范仲淹为例,他们都并不赞同重文轻武,而是主张文武并重,认为只有文武相结合,才能更好的带动国家发展。并且更有文人主张将士应该有军权,甚至认为应该重武轻文。
除此之外,文官武官除了相互争斗,也有甚多的相辅相成,同舟并济。像武将狄青,就是受到尹洙的推荐,范仲淹等人的提拔,才得以重用的。
说到文官与武官的关系,这两者作为宋朝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两并非同根生,自然不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所以在当时的政治体制下,文武关系是十分复杂的,除了文武之间相互争斗以外,还会有窝里斗,两者之间错综复杂,发生最多的现象就是武官内斗和武官参与文官内斗了。
宋朝时期,武官内斗的事例比比皆是,张琼就是这样,当时的张琼被职位没有自己高的石汉卿和史珪诬告,被抓进大牢,宋太祖在一怒之下,就让手下用铁杖打张琼,导致张琼最终惨死。
除此之外,北宋末年,以种师道和姚平仲为首的两大势力也在一直明争暗斗,两家一直以来都在争功邀赏,因此还导致了姚平仲袭击金营的失败。还有就是武官参与“文臣内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在秦桧专权期间,张俊和杨存等人对他十分附和,因此这也导致岳飞,韩世忠等人和张俊成为了对立面,最终被他们陷害致死。
而在这种种争斗之中,无论是双方内斗还是三方,其中的领导者都不会是武将,因此这也很好的说明了宋朝时期文臣的地位是高于武臣的。因此也很好的诠释了宋朝重文轻武。
代代相传,宋真宗留下“金钱换和平”先例。文官当权,武将功劳再大也不行,那遇到敌人犯境怎么办?和其他朝代不同的是,宋朝在武将缺乏的情况下,文官也能上阵杀敌,且取得不错的战绩。
前面所说的负责慰劳军队的中书舍人虞允文就是个文官,在他的指挥下,大破金帝完颜亮,取得采石大捷;宋朝的名相寇准也是文官,就是他在辽国犯境、一片喊逃声中,激励宋真宗御驾亲征的。宋真宗和宰相亲自督战,宋军果然士气大振,射杀辽军主将萧挞览,大败辽军。奇怪的是,取得胜利的宋军却与辽军签定了“丧权辱国”的和平协议,答应每年赔给辽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宋真宗对这个赔偿非常满意,重赏了达成这个协议的殿直曹利用。因为宋真宗觉得曹利用太会办事了,这个小小的赔偿,比宋朝用于作战的军费不知少了多少。表面看是花了钱,实际上是省了钱。
宋真宗给宋朝留下了“金钱换和平”的先例,所以宋朝以后多以此办法办之,宋辽自檀渊之盟后,果然达成了近百年的和平。自此以后,宋朝更轻视武将了。宋真宗写了一首《劝学诗》,这样说道:“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举宋全国人民皆向书本看齐,想改变命运,那只有科举一条路。至于练武,那是粗鲁人才干的事,“好男不当兵”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
宋皇帝本以为用金钱可以换来永远的和平,因此赔过辽国,赔过西夏,赔过金国,赔过蒙古。但令宋皇帝想不到的是,金朝和蒙古人都是虎狼之师,他们不但要钱,还有灭国的野心的。灭了你的国,不但得到金钱,还能得到人口和土地的。重文轻武是一柄双刃剑,虽没有了武将兵变之忧,却带来了亡国之患。有时侯用金钱换和平是不灵的。最后金国野心膨胀,灭了北宋;而蒙古人干脆把金国、西夏、南宋全部灭掉,开启了新的纪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