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山楠林第一祠
文/赵奇
通山楠林第一祠,是位于楠林桥镇罗城村石背王的《王氏宗祠》。它雄伟壮观,华丽辉煌,古香古色,深藏于绿水青山之中。
前对峻峰出人杰,后背群山展宏图,左有青山子孙旺,右有湄溪聚钱财,门前大路如玉带,瑞蔼缭绕吉华祠。
远山朦胧似奔马,峰峦重叠如笔架。山泉汇河溪,四季碧水淌。润泽良田千万亩,夏天树成荫,秋季稻花香,万物相争荣,引来凤鸾鸣。站在宗祠门口,展望前方,群山起伏,一览无余。旭日东升,照耀辉煌,多么灿烂,使人心情舒畅。
石背王,王氏老宗祠始建于光绪九年。今又在老址上重建,前后中三进房,天井正当中,飞檐斗拱,庄严肃穆,宗祠内宽敞明亮。书香千秋,万世流芳。
历代列祖牌位,供于后进正堂,缅怀先人,追思贤芳,沐浴吉祥。
当年祖先因爱这处山水有灵气,风景秀丽,徙而居之,开荒造田种林。
耕读传家经商富,忠厚勤劳世代昌。家训中正血脉旺,王氏子孙个个强。
有宗祠的日子,同族就是一家人,没有宗祠的日子,同族就是一姓人。水流千里,皆出一源,树高千尺,根深叶茂。今宗祠落成,全族和畅,家富国强,重德笃行,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勤劳治家,邻里和睦,百业兴旺,春风化雨,滋润八方。
祖先,英灵永驻,浩气长存。王族后裔应虔诚效学祖先光辉榜样。常念家和万事兴,铭记德才兼备训,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乐善好施,为官清廉。
如今,社会日趋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了,可是,有时精神文明还是跟不上,有时本村本族也闹起了矛盾,闹的如同不共戴天的仇人,真让人心痛不己,因为站在宗祠里同族就是一家人,要亲切而有凝聚力。
当然,并不希望族权膨胀而驾于法律之上。而希望同族的黎民百姓,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让心有所属魂有所寄,享受岁月静好。
二零二三年腊月书于石背王
作者简介赵奇,原名鲁敬贤湖北通山楠林桥镇人。热爱文学。现为都市杂志社特约通讯员,四川省散文诗会员,北京秦韵书院会员。网络诗人,作家。在网络《文学时代》《湖南写作》《同步阅读》《皖人春秋》《皖西之声》《淮南文学》《大冶文学》《乡土作家》《作家美文》等等,曾多次在全国文学比赛获过奖。发表散文,诗歌,小说,500多篇。读书开眼界,写作慰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