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黄与平)
(一)
“既要做得多,又要做得好,怎么都能满足?”一只燕子评论道。
“单个领域容易遇见天然敌人,运行两个、三个、四个领域,事情就多一些,忙一点,辛苦一点,许多时候,有的领域做得并不好,与运行一个领域相比。但与和天然敌人相较劲比起来,却也省心多了。”一只山羊对它的同伴们评论道。
“有一个女孩子是护士,有一个是刚考上大学,而没钱去读书的,你选择哪个呢?”木明问道。木明就是叶芳说的专门说媒的。
“那个放弃学业的吧。”徐凭说道。徐凭心想,那人放弃大学的,一定是值得同情的。
“有时,我在想,在一个村庄呆久了,对那村庄就很熟悉。”一只大马蜂评论道。
“按理,一直在一个村庄居住,是很快乐的,因为随着时间的延长,对那村庄就非常的熟悉,可事实不是那样,因为,在那个村庄,就很难避开与自己敌对的,而我许多年,很少到那村庄,我有时去呆上一天,自己简直就成了天人,就发现老是遇见待自己好的,而自己以往的天然敌人,就没见影儿,或见到了那天然敌人,听他带着嫉妒之心刺一刺自己,也就忽略了,因为,自己很快要离开这村庄。”一只斑鸠站在一棵桃树枝上,对它的同伴们评论道。
“呆在单个领域的颜回,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生活,最后,过早的离开了世间,而呆在多个领域的子贡、陶渊明,却能得着个好结果。”一只高大的黑犬,对几只小犬评论道。
“鲁迅先生建议文人们,要在文字之外,也有谋生之路,就是要进入多个领域的意思,钱钟书,对于外国文学是很在行的,却不能进入外文组,而进了古典文学组,辛好他的古典文学方面的功底也不弱。当然,因为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无限制的进入许多领域,就是进入了许多领域,也不能每样都深入下去,真真做到与日更新,所以,有三、四个领域就可了,”有四个中年人,在徐凭邻居家的一张木桌旁坐着喝茶,四人每个坐一方,其中一人说道。“就比如学外文,一种外文可以学会,两种也能,可再多了,花的时间和精力就很多了,一个人的精力就很难承担,也就会成为无效领域,”其中另一人说道。
“不管不得行,管多了又累。”一只红色大蚂蚁,站在一队小红蚂蚁队伍之中,评论道。
“有些时候在重复,有些时候在创造。”有一个人牵着一只猴子,在徐凭家门前走过,那只猴子评论道。
“有的语言又何尝不是毒药。”一只黑蚂蚁评论道。
“妻子的身子就好似一个大花园。”一只燕子评论道。
徐凭看了一段列宁选集,然后站起身,伸了伸懒腰,然后就出去爬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