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菊花芽”
信义庄
离开故乡,已经四十六个年头了,故乡不仅没有淡忘,相反却愈加的令人挂念、思恋、惆怅。
晨起,刚刚打开手机,老娘的电话就打了进来。“儿啊,啥时候回家过年啊?你爱吃的菊花芽,我去坡里采了很多,摘干净给你收收着呢。”
短短几句话,一下让我思绪万千,一整天都沉浸在回忆之中,恨不得马上回家,蹲在灶前,手抓着母亲刚刚炸出的“菊花芽”,一块块塞入嘴中,细细品味那淡淡的清香。

故乡“西山”,座落在章丘与邹平的界山——白云山下。小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空气清新,环境优雅。当外面世界雾霾肆虐的时候,走进小村,你仍会看到蓝天白云,仍可放心大口地呼吸新鲜空气。零下十几度的冬日,村后的小河,有许多处从不结冰;鹰嘴泉下,厚厚的积雪旁,一片碧绿的水草,让人怀疑自己的眼睛,是真还是假?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样的山水,让故乡养成了靠山吃山的习惯。那山上、河旁、路边,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野草、野花、野果,都成了故乡人口中的美味。村里的奶奶、大娘、婶婶、姑姑,差不多每个人,都会用此做几个拿手的小菜。在这众多的美味中,我最喜欢、最难忘的莫过于软炸“菊花芽”了。
无人说清,故乡从何时养成了吃“菊花芽”的习惯,但从记事起,炸“菊花芽”,似乎就成了故乡待客必上的美味。
故乡的“菊花芽”天然野生,没有一丝污染;这芽遍布旷野的地头堰边,沟沟壑壑,可以从冬采到夏。但若论味道最足、最香的季节,莫过于春节前后了。倘若鸿运当头,赶上一场大雪,雪后暖阳高照的日子,扒开厚厚积雪,采一捧嫩芽回家炸制,那味道简直绝了。
儿时故乡十分的清贫,乡亲们品尝“菊花芽”,跟生吃差不太多,大多都是采回家清洗干净,然后开水一焯,随后加盐或醋凉拌。这样的吃法简单,甚至有些原始,但却最大限度地留住了“菊花芽”的清香,让味蕾十分的满足。有一次,我突发奇想,吃煎饼时,把奶奶磨制的芝麻盐和菊花芽,一起卷进了煎饼,那芝麻的醇香与菊花芽的清香混合在一起,简直好吃极了。别样的味道,开心的我一蹦老高。现在想想,这吃法,与喝那酱香拿铁咖啡好相似啊。
清人顾仲《养小录》“餐芳谱”载:“凡诸花及苗、叶、根与诸野菜、草药,佳品甚繁。采须洁净……制须得法,或煮或烹,燔炙、腌、炸”。
没错,“制须得法”,这芽,必要经过火的淬炼,油的煎熬,方成正果。“菊花芽”不炸,是出不来其鲜、香、脆的味道的。
鲁菜有“炸、爆、烧、炒、溜、煮、汆、涮”等,二十八种常用烹饪技法,其中这“炸”,又分清炸、干炸、软炸、酥炸、脆炸等等十几种炸法。但最适合“菊花芽”的做法,就是“软炸”了。儿时过年,看父母“炸”菜,那地瓜、豆腐都是“清炸”;里脊、带鱼必是“干炸”;藕盒则一定是“软炸”。待这些大菜炸完,父亲便会指使母亲,“快去打点面糊,给孩子们炸点菊花芽吃”。
“菊花芽”,一定是要现炸现吃的。现炸的“菊花芽”,尤其那刚刚出锅,还带着热油余温的“菊花芽”,香脆可口,清香宜人,咬一口,满嘴留香,沁人心脾。故乡吃的炸“菊花芽”,不仅是现炸、现吃,更多的还是现采。现采的“菊花芽”,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鲜、香的味道。
寒风凛冽,万物凋零,扒开厚厚积雪,采得的“菊花芽”鲜、香、嫩,用此炸制的“菊花芽”,那是“菊花芽”中极品的极品了。

炸制“菊花芽”,十分的简单,无需过高的厨艺,一般人一学就会。大致程序如下:首先,取新鲜的菊花芽(新采的最佳),摘洗干净晾干;然后用适量的面粉、鸡蛋、食盐、水,搅拌调制成细腻无颗粒的面糊,面糊的稀稠根据个人喜好而定;随后将清洗干净的菊花芽放入面糊之中,裹上一层薄薄的面糊,小心翼翼放入预热的油锅中,待菊花芽漂浮到油面上,随着面糊凝固,轻轻翻动,让其均匀受热,看其表面微黄即可出锅。

这看似简单的操作,真正拿捏好,其实也不容易,记忆中,父亲炸的不是火候不到,就是炸过了,没少挨母亲的数落。这炸“菊花芽”,除了取新鲜的“菊花芽”外,这面糊的稀稠、挂糊的多少也很重要,糊稠了,尝不到“菊花芽”的鲜香,跟吃炸面鱼没有两样;糊稀了,稍不注意,那芽就炸焦、炸糊了。除此之外,炸“菊花芽”最关键的就是要控制油温,一般以五成热最佳,这样炸出的“菊花芽”,既保留了“菊花芽”嫩绿的色泽和原味的清香,同时,又增加了咸、酥、脆的味道,吃起来清香扑鼻,酥脆可口。
炸“菊花芽”,吃的就是一个鲜、香、脆,炸好的“菊花芽”最好尽快使用,否则,很快就索然无味了。
这“菊花芽”,除了凉拌、炸着吃外,还有一种煎着吃的吃法。春天万物复苏,草木葱茏之际,故乡的“菊花芽”一簇簇、一片片,满山遍野,随处可见。此时,乡亲们常常把采来的“菊花芽”与面、鸡蛋混在一起,像煎槐花饼、白蒿饼一样煎着吃,色香味也是十分诱人的。

山野小菜不登大雅之堂,但食之必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马上就要春节了,又到了品赏“菊花芽”的最佳时节,朋友,有空就到我的老家,白云山下的小村“西山”品尝吧。
山上厚厚的积雪还没完全融化,此时不去,你更待何时!?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