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春联
白水

天寒地冻,雪花飘飘,又是一年。想到过年的情景,虽然已经不是年轻人,但仍难免感动高兴,因为人生不易,但充满希望,有收获,有快乐。
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想起这副传统的老对联。每年都看到在谁家门口贴着,常读常新,心情越发悠然深远。尽管这两年疫情影响,但相信今年还会再看到这幅对联。人生代代无穷已,越是不容易,越要打起精神,奋勇向前。这是爸爸以前常写的一副春联,于是想起爸爸卖春联的情景,历历在目。
大概是从2000年,记不清楚了,好像还要早几年,爸爸开始在村里摆摊卖春联。那时我在镇上当中学老师,父亲已经五十五岁,在农村小学当老师。农村老师的待遇不高,我每月工资大约三四百块钱,父亲已经工作几十年,也只是比我多百十块钱。这样的工资还能够维持生活,而且比前些年已经好多了,不拖欠,也能足额发放。当老师就是这样,尤其是在农村,和农民差不多,许多老师本是农民。不少农民生财有道,经济情况一般比老师都要好。在我家,爷爷那辈儿都是农民,爸爸努力考上师范,毕业后当了老师,那年全村只有爸爸一人考上师范,成了公家人。我上大学前也是农村户口,爸爸和一家人都要务农种地,才能维持生活。我大专毕业后当老师,家里还种着几块地,我总觉得自己是个农民。
过年的前几天,爸爸便用小车推着一个老旧的折叠床,来到村里的大街上,把写好的对联摆在打开的折叠床上,供人挑选购买。也把笔墨纸砚带过去,放在身后农户家偏房里,可以按照顾客的要求当场书写。爸爸的书法在当地很有名气,我不知道爸爸的书法是怎样炼成的。以前从来没见爸爸在家里练习书法,只是常跟着爸爸一块儿干农活儿,知道爸爸满手老茧,大镢头、铁锨等用得多。但是每当过年写春联,或者有人家里娶亲请爸爸写喜联,爸爸就在家里摆出笔墨,铺开红纸写毛笔字。爸爸多年在附近村里教学,当校长,十里八乡的人都认识他,知道他书法好。现在想来。爸爸大概是从小好学,练书法,年轻时就已经成名。只是条件有限,家庭拖累重,没有机会展现才华,成名成家。甚至直到现在,我收集整理爸爸留下的墨迹,也没有一张是写在书法专用宣纸上的,因为没有钱买更好的书写材料。我记得,爸爸用的墨汁也是从村里小店买的,有的大概存放时间长,不仅没有墨香,还有点异味儿。
爸爸为人善良、正直,干农活儿有力气,写的字也有这个特点,非常有精神。爸爸的楷书质朴端庄,笔画瘦劲爽利,棱角分明,刚健有力,结体紧密,挺拔抖擞,典型的柳体风格,和印在字帖上的那些字一模一样。爸爸的草书更有名气,写得多,有自己的风格。草书以楷书为基础,爸爸的楷书是久经锻炼的钢筋铁骨,草书则是奔流横溢的熔融铁汁,饱含激情和力量,自由挥洒,龙飞凤舞,满纸云烟缭绕,摄人心魄。不过虽然潇洒任情,但没有一丝浮华潦草,既不狂也不醉,仍是那么稳重妥当,精准干练。大年初一村民互相串门拜年,有人看见爸爸写的对联,常不由得停住脚步,瞪眼凝神看一会儿,郑重其事地点点头,对身边的人说:“这是许校长写的字儿,有劲儿有精神!。”大概受到感染,说话的人神采飞扬,声音铿锵有力。
我在镇上中学里住,过年过节时常回家看看,卖春联的事,爸爸没和我商量,我也没问为什么。当我第一次知道爸爸在村中路口卖春联时,心里还是有一些震动,一时间五味杂陈,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感觉。有点儿伤感,爸爸这么大年纪了,还要去站街头,卖亲手写的春联。甚至有点儿屈辱的感觉,虽然当老师的工资不高,但家里并不需要爸爸再去卖春联,挣这点儿钱。莫不让人觉得我们家生活困难?其实卖春联也挣不了多少钱。爸爸是老教师,当过多年的小学校长,是有名的书法家,还卖大概最多几块钱一幅的对联,和村里农民打交道,能拉下脸、掉这个价?许多村民根本不懂书法、对联艺术,只要红纸黑字新鲜过年就好。我感到一丝凄凉,爸爸一生劳累,身体渐不如前,什么时候才能享享清福呢?
但看爸爸站在那里,帮人们挑选春联,我又心生骄傲和自豪。在村里,也只有爸爸能卖自己写的春联,别人没有这个本领,有信心把自己的字摆出来。即使是到镇上去赶年集,那些各样的春联都是贩卖的印刷品,不是亲手写出来的,缺少神采。曾见有人现场书写,但字迹俗不可耐,甚至有些笨拙丑陋。所以爸爸卖春联,也是展示自己的才华,给父老乡亲带来书法艺术的享受。爸爸有这个本事,而且这也是教师的天职吧,无论在哪里,都把文化,把艺术和美向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精神的享受、境界的提升。爸爸做这个事情,肯定不是只为那几块钱,而是有更高的目标和追求。更不能觉得父老乡亲没有鉴赏力,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美的感受是天性使然。
而且对爸爸来说,甚至对我来说,虽然我们都是教师,是父老乡亲原来说的“吃国库粮的”,但我们都吃村里土地上打的粮食,和父老乡亲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也都是农民,是农民中的一员,和村庄乡土感情很深。能为父老乡亲做点事情,为大家写春联,这是很高兴的事情啊。而且也只有卖春联,才能表达内心的这种感情吧,因为乡亲们很实在,绝不会白要你的东西。好像无意间也听爸爸说过:“以前人家到咱家里来写春联,咱不觉得麻烦,愿意给他们写。但他们都客气,不好意思来请咱写,现在许多人不来了,不如到集上花钱买来省事。”所以爸爸与时俱进,自己写了春联到街上去卖,一方面练字,一方面方便大家购买。爸爸卖春联很高兴,人们买春联也高兴,大家都高高兴兴过年,这是多么好的事情啊。
所以我坚决支持爸爸卖春联儿。2006年的年底,爸爸又在村里路口摆摊,我带着老婆孩子回去,阖家团聚吃年夜饭。我想让爸爸歇歇,替他在街上站一会儿,爸爸不同意:“你回家忙别的吧,卖春联的事儿你搞不清楚,有时还得现场给人家写。”旁边站着的大叔对我说:“大侄子,要跟你爸爸好好学啊,写一手好毛笔字。这真是个本事,写对联有不少学问讲究。”爸爸说:“只要练,就能写好,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我写春联,也是练字的好机会。”我连声说“是”,回去贴自家的春联,准备过年的饭菜。
走了几步,忍不住回头看一眼,爸爸带一顶八角帽,穿一件灰色呢子大衣,确是文化人的派头。在寒风中,爸爸给村民去挑选对联,耐心交代一番,折叠好交给人家。村民转身兴冲冲回家贴春联,剩下爸爸独自站在那里,等人来买。我赶紧回家去,过年都忙,还有许多事情要做。爸爸在街上卖春联,这里是他的岗位,他要坚持到最后。爸爸生性勤劳,闲不下来,喜欢为村民写字、卖春联,喜欢钻研书法这门艺术。家里角落里存放一堆堆废纸,写满毛笔字,有的是旧报纸,有的是孩子用过的作业本等。爸爸壮心不已,志在千里,他知道书法艺术没有止境,努力练习,追求理想。下午四点多,我去接爸爸回家。路上已没大有行人,都在家里等着吃团圆饭。我推着小车,车上放着摆摊用的家伙什,和爸爸一块儿回家去。
爸爸坐在椅子上歇一歇,我递上一杯热茶。爸爸喝几口茶,长舒一口气,刚才卖春联儿也紧张忙碌呢。三岁的儿子听见动静,从里屋出来,走到爷爷身边,抬头看着爷爷笑。爷爷从口袋里取出一张二十元的钞票,递到孙子手上:“拿着吧,压岁钱。”我赶紧抱起儿子,让他谢谢爷爷。又对他说:”这是你爷爷写字卖春联儿赚的钱,你要好好学习写字,和你爷爷一样,当个书法家。”儿子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爷孙俩相看不厌,都笑嘻嘻的,我心里也满是欢乐。
可是就在这个春节之后,爸爸再也不能写春联了。非常不幸,爸爸刚正式退休不久,便得了脑梗,行动不便,更不能写字了。我有时候陪爸爸进行康复锻炼,帮他活动手臂,捋一捋手指头,便想起爸爸写字卖春联的情景。那时他站在村里大路口,穿着大衣,戴着帽子,在寒风中守着自己的小摊子。那是他的岗位,爸爸为村民写春联,把美好的祝福传到乡亲家。他还有更远大的理想,要继续努力,勤学苦练,写出更好的字,创造出更多的美,为这个世界增光添彩。爸爸写书法卖春联,这是多么好的事啊。我多么愿意,爸爸能一直写字卖春联,站在他的小摊前,一直到八十、九十岁。
“你要好好学习写字……”那年我对我孩子说,这何尝不是爸爸亲口对我说过的话?只是那时年少无知,任性轻狂,不当回事。虽然有时候也好奇,拿毛笔写一写,但从不曾真正下过功夫。人到中年,才慢慢体会到书法艺术的妙处,也更懂得书法艺术的艰难,需要勤学苦练,持之以恒,需要不断地积累学问修养,还确实需要一些天生的才能。如果缺乏悟性,不能入门,无论怎样苦练,也不过简单重复,原地踏步,不能真正提高,无法登堂入室。
现在我已坚持练习书法多年,可是每次看看自己写的字,难免沮丧,即使是最基本的横平竖直,也还没做到呢,更谈不上精神、气韵。想想爸爸写的那些字,一个个珠圆玉润,神采奕奕。我的字似乎一片断砖残瓦,了无生意。每当灰心气馁之际,便想起爸爸卖春联的身影,在街头寒风中,在简陋的小摊后,给乡亲们写字、拿春联,和颜悦色,谈笑风生。爸爸坚持了好些年,如果他身体好,一定还会再去卖春联。
所以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不管能不能写好,先诚心诚意,全身心投入,努力练习,无愧于心。如果写得能像个样子,不至于让人笑话,我愿意自己再去街头摆摊卖春联,为爸爸心情舒畅、身体健康,为爸爸那些美好的心愿和理想。
作者简介:白水,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


刘般伸,特型演员,著名书法家。
有需要刘般伸先生书法作品或者莅临现场演出鼓劲加油的请联系《都市头条·济南头条》。
刘般伸先生毛体书法作品欣赏



艺术热线:
13325115197


史志年鉴、族谱家史、
各种画册、国内单书号、丛书号、
电子音像号、高校老师、中小学教师、
医护、事业单位晋级
策展、推介、评论、代理、销售、
图书、画册、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