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双减”工作落实,持续做好校外培训治理工作,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鄂州临空经济区落实“三项机制”,全面助力校外培训机构精准治理。
一是实施常态化监管机制。用好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将全区8家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资质、资金、人员、材料、场地、课程等信息全部纳入平台实施全流程监管,对校外培训机构实施常态化监管。学生家长通过平台“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实现选取机构、购课、消课、退费、评价、投诉“一站式”服务,为学生培训加装“安全锁”,有效预防“退费难”“卷款跑路”等风险隐患,切实守护学生家长“钱袋子”。

二是构建网格员监督机制。建立校外培训网格化管理工作微信群,及时布置任务、反馈情况、传达要求。对接区平安办,各乡镇各村(社区)网格管理员全程参与校外培训专项治理活动,重点检查培训内容、培训收费、防疫工作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发现规范经营问题、存在安全隐患却拒不整改的,及时向区校外培训规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形成“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链式反应机制。
三是强化部门协同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区“双减”工作专门协调工作机制,教育部门牵头统筹协调,市场监管、文旅、经发部门落实分类管理责任,着力清查无证无照机构违规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打“擦边球”、个人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等名义违规开展培训的“隐形变异”行为,确保培训机构“有人管、有人查、有人巡、管得住、管得好”,织密校外培训协同监管网格,避免出现监管盲区。目前,全区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切实减轻了学生培训负担。
下一步,临空经济区将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国家、省、市对“双减”工作的决策部署,持续加大校外培训机构监管力度,切实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巩固“双减”工作成效。(余章军 袁国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