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22日下午,91岁高龄的农业科技专家、“河南省小麦玉米吨粮科技创新战略联盟”主席、原河南省农办副主任、原农业厅副厅长郑怀俭老教授,致力农业科技推广六十余年,应辉县市吴村镇人民政府和辉县市树林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头人”孙玉林之约,专程到辉县市吴村镇东常务村“党群服务中心”,给来自辉县市吴村镇和相邻获嘉县的种粮大户、农业专业合作社三十余人,传授玉米亩产吨粮的“真科技”和“新技术”,他一个多小时的“授课”,博得了阵阵掌声。

郑怀俭“老厅长”,心系农业、农民和农村,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粮食高产、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从六个方面传授玉米亩产吨粮的“科技真经”:一是选用高产抗病新品种,二是巧施玉米控释肥和土壤活化剂,三是放开行距,选择增加光照“种植模式”,四是运用新疫苗和紫外线技术综合防治病虫害,五是不失时机把握农时浇好“增产水”,六是推迟晚收一周增加产量。

在这次“吴村镇玉米亩产吨粮启动会”上,河南农科院原机关党委书记郑新民、河南省俭爱种业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省、河南大方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孙广红等讲授了新肥料、新疫苗、新品种介绍。人民快报专题部主任曹道伟、辉县市吴村镇人民政府主管农业的副镇长李玉峰到会发言。辉县市树林种植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孙玉林,介绍了利用1500亩流转土地生产原生态富硒大米和优质玉米、红薯的经验。

与会的一名种粮大户代表表示,听了“老厅长”的授课很受教育,一定把“老厅长”的“真经”学到手,发扬“中华儿女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精神,学以致用,科技兴农,为粮食高产、粮食安全多做贡献,在乡村振兴的致富路上建功立业。(特约记者 张先立 曹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