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关故事五题
张玉庭
A
旧社会的年关,曾被穷苦人称为“鬼门关”:家家锅清灶冷,那日子特别难过。
话说年关的一天,北风扑面,大雪飘飘,一个要饭的农民又冷又饿,便蜷缩在一座小楼下避避风雪,他还正巧听到了楼上传来的声音--是三个有钱人喝酒划拳的声音。先是一个声音说:“如此大雪,美景无限,咱们何不边喝酒边吟诗?”说着吟出第一句:“大雪纷纷落地”,话音刚落,第二个人的声音就传了下来:“都是皇家瑞气”,紧接着第三个人对道:“再下三年何妨?”听到这,不幸的农民不由得心头火起,心想我饿得要死冻得要命,你们却在这花天酒地,于是极气愤地对了最后一句:“放你妈的狗屁!”
请细细品味这首小诗吧:“大雪纷纷落地,都是皇家瑞气,再下三年何妨,放你妈的狗屁!”也唯有这最后一句,才说的是真情实感。
B
新社会可就全然不是这样了,人们可以随时进饭店享用各类大餐。
话说新年的一天,一位母亲带着孩子正在饭店用餐,孩子不小心打碎了一只挺漂亮的挺名贵的碗,便吓得哭了起来,年轻的母亲感到十分难堪,正在考虑该如何致歉,老板已笑眯眯地走过来说:“真该谢谢这位小公子,年头岁尾,碗摔得这么碎!碎!这可是正好应了一句吉祥话:岁岁平安!在我们这儿摔碗,好!好极了!”说着,老板还特意招呼了一声,嘱咐厨师特意再为孩子烧一份甜汤作为致谢的礼物。还说:“这份汤免费,是我送孩子的!”于是就这一句,立刻说得那位妈妈心花怒放。
C
让我们听听又一个新年的故事。
某海港城市有家酒店,过年其间,常有外国水手前来就餐。这天,几位外国的海员来到餐馆,还特意点了一份该餐馆的名菜--红烧鱼。老外就餐时,在一边服务的服务生见老外只吃鱼的上半边而不动下半边,就小心翼翼上前,用筷子把鱼翻了个身。不料,也正是这个举止使外国水手愤然站起,为什么?因为他们一向坐船航行于大海,最忌讳这个“翻”船的动作。面对突然愤怒了的外国友人,中国的服务生特别尴尬,好在聪明的女领班正好在场,老外刚愤然站起,她便急中生智立刻上前,满面春风地解释道:“请先生们注意,这个动作叫‘鱼翻身’,用我们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只要鱼打个滚,就能一步登天直上天堂!我们的服务生把鱼翻了个身,这是在祝贺先生们能在新的一年步步高升!”老外听了也就点头称是,然后她接着又说:“这道菜还有个特点,鱼上下两边味道不一样,不信请细细品尝。”老外听了也就尝了尝,并“果然”点头称是。
其实,鱼的上下两边味道一样,只因这句话中包含着一个善意的暗示,客人们在无意中接受了这个暗示,这才“果然”觉得上下两边其味不一!自然,当他们离开时,还一再为那个“鱼翻身”的极迷人的新年故事感叹着激动着。
D
那么,如果非要在新年期间要债,会给人极冷漠的感觉吗?
答曰:不会。只要你要得巧妙,就照样能让人感到有春风扑面,请听下列故事。
有个热心的商人,曾把自己的钱借给了朋友们,不料年关急需用钱时,朋友们却因为忙着过年忘了还钱,商人挺着急,又苦于年关要债多有不妥,于是心生一计,贴出告示广而告之,上边写着:“年关将近,银根吃紧,为救燃眉之急,敬请下列客户如期归还所欠款项。”只不过,告示上公布的姓名都是虚构的,真正借钱者的名字一个也没有,而众多的借钱者发现商人公布的那么多名字中唯独没有自己,“特够朋友”,也就感激万分纷纷登门,迅速还清了所有的欠款。
挺喜欢这个故事,总觉的这位商人极聪明--此举非但没有“催债”之嫌,反而使人感到这个年过得温馨之极。
E
年关之际,你肯定收到过许多朋友的贺卡,而且贺卡上的祝辞,一定写得特别特别温暖。
最温暖的祝辞什么样?我以为,是一首小诗,请听这个比阳光还明亮的故事。
过年了。
白雪皑皑的哨位上,小战士站得稳当当的,像一棵小松树。
北风呼啸,雪花狂舞,他却觉得心里特温暖。
为什么?因为他刚收到恋人的新年贺卡,贺卡上的祝辞是一首小诗:
天寒地冻,
可我不再怕冷。
知道我的取暖方式吗?
这就是拿起笔来,
在日记本上,
一遍一遍地
写你的姓名,
然后吻它,
做了个开花的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