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一年一度泼墨挥就的迎春楹联正在中华大地泛起涌动,诚然除夕、春节还未来临,但是这一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动,及早地将人们带到了“迎春时节”的喜庆日子。在这里讲几则对联的故事,与大家分享,或许能够对正在挥毫疾书迎春对联的同仁们有所启迪和帮助。
隐括生平的妙联
汉淮阴侯韩信墓前祠庙门上有一副对联:
上:生死一知已
下:存亡两妇人

这副对联恰到好处地隐括了韩信生平的重要部分。韩信从刘邦麾下出走后,被萧何连夜追回,并极力保荐,被刘邦封为大将军。汉立朝后,据称韩信有谋反之嫌,又是萧何设计诱他入网的,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是上联由来。当初韩信贫困潦倒、饥饿难当,是河边洗衣的老妇人供养他渡过难关;而斩他于长乐宫的是吕后。所以下联才有“存亡两妇人”之说。这副墓联写得十分绝妙。
饺子铺意外得横匾
王羲之10岁时,一天,路过集市,见有一个“鸭儿饺子铺”的横匾写得十分呆板。他进得铺内,只见铺里有口大锅,锅滚沸,一个又一个包好的饺子从锅旁一道矮墙那边飞过来,不偏不倚地落进锅里。王羲之觉得奇怪,过墙一看,一个老妇正在包饺子。王羲之便问她道:“老人家,你如此深功,多久方练成?”老妇人答:“熟练五十载,深练需一生。”王羲之想到自己的练字,颇受启发。王羲之又问:“你如此好手艺,招牌何不请名人写?”老妇人说:“难请啊!就说那个刚露脸的十令童王羲之吧,让人捧晕了。说实话,他的功夫哪及我?”王羲之羞愧难当,赶紧为:鸭儿饺子铺“写了横匾,外加一副对联:
上:经此过不去,
下:知味且常来。
从此,饺子铺的生意愈加兴隆了。

王羲之三贴防“盗”联
那年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由山东迁居绍兴。春节前,王挥毫写了一副对联:
上:春风春雨春色
下:新年新岁新景
对联一贴到门上就被人悄悄揭走。王只好再贴:
上:莺啼北里,
下:燕语南邻。
又被酷爱书法的“盗”去。春节将至,王羲之很着急。经过一翻苦思,王羲之又贴一联: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这下没人揭了。初一黎明,王羲之将对联上下联各续完整:
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
街邻看罢无不称妙。
苏东坡智对异国使者
北宋时,辽国一使者来到宋国。使臣自持学问不浅,竟出对欲难倒接待他的大学士苏轼。对云:
三光日月里,
东坡即答:
四诗风雅颂。
诗为《诗经》,由《风》、《雅》、《颂》组成,《雅》又分《大雅》、《小雅》,正好四部分。故《诗经》亦称“四诗”。说来也巧,东坡对罢此联,忽然外面来了暴风雨,一时间,电闪雷鸣,东坡又道:“还可对‘一阵风雷雨’”,未及辽国使臣反应,东坡又对“两朝兄弟邦”。辽国使臣佩服得五体投地,连说“对得好,说得对!
“时时习”巧对“日日新”
北宋文人张适,后中进士,并任水部员外郎。他自幼聪颖、善对。传说张适6岁时,一天正在洗澡,有客人来。客人道:
书生沐浴,日新日新日日新;
这句话出自《易•系辞》和《礼记》。意思是说读书人洗澡,每天都干净。
张适读了很多书,他听罢上联,对道:
学者功夫,时习时习时时习。
这句出自《论语•学而》。意思为,学者成名需下苦功,对学过的知识要时时温习。客人极口称道张适学识非凡。
张适7岁那年,一天塾师出了一句上联:
城中四境人家,鸡鸣犬吠;
张适对道:
朝中九重帝阙,虎踞龙蟠。
对句与上联形声相对,不仅用词确切,而且很有气势。当然,用今天的观点看,有对帝王歌功颂德之嫌。然而,我们绝不能用当今的政治观念去苛求封建社会的一个孩子。
才华横溢的的黄庭坚
北宋时的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自幼聪慧。13岁那年,他随大人到江州府(今九江市)游玩,当地文人纷纷前来陪其浏览名胜。
一天,文人们见烟水亭上有人在吸水烟,便出联以试黄庭坚的才能:
烟水亭,吸水烟,烟从水起;
黄庭坚于是就以刚才浏览过的汉代灌婴挖掘的“浪井”对答:
风浪井,搏风浪,风自浪兴。
“风自浪兴”,足见浪井之奇。因此,在场的人齐声称赞: “对得好,对得好!”

黄庭坚这时十分高兴,便以“思贤桥”为题出联道:
思贤桥,桥上思贤,德高刺史名留世;
说的是,就在思贤桥上,想起古之贤人;贤人德高望重的刺史名留于世。
众人听了黄庭坚的上联,竟无一对答。黄庭坚马上说:“大家不要为难,且听我自己对出下联:
琵琶亭,亭下琵琶,情多司马泪沾襟。
意思是说在琵琶亭下弹琵琶,好动感情的司马感动得泪水沾湿了衣襟(白居易:《琵琶行》;“江州司马青衫湿)。这个下联,对得可谓工整。众文人对黄庭坚的才识无不叹服。
对联功底深厚的周恩来
现代的周恩来如果不是走上仕途,必定成为文学大家和艺术明星。他的确是一位文思敏捷,文采飞扬的才子。可惜的是后来忙于国事,淹没了他许多人文的精彩华章。他精湛对联的典范,就充分显现了他的才华。
少年周恩来就答联言志。周恩来少年就读于沈阳东关模范学校。他与同学何履祯交厚,并常到何家做客。何履祯的爷爷何殿甲是位有学养的私塾先生,他见周恩来谈吐不凡,便出了个上联让周恩来答对。上联是:
不为列强之奴仆,
周恩来答道:
誓作中华之主人!
何殿甲连声称赞,说周恩来不愧年少志大。
1956年,周恩来总理陪同毛泽东主席到湖南视察,当车子驶到橘子洲头时,毛主席满怀深情忆当年,顿时诗兴大发,随口吟出:
“橘子洲,洲旁舟,舟动洲不动”;
随后车子开到了天心阁,这时从天心阁中飞出一群鸽子,周总理当即吟出下联:
“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此联对得精妙之极。

中华民族的对联是伴随着古典诗词而来的,她来自诗词又精于诗词。对联的基本特征是工整、对仗、对称;这是写联者必须遵循的。再把联子提振升华到一个高度,那就是在以上基础上做到含蓄、俚趣、妙巧,这可谓喜欢作联者的执着追求。
王维成 撰写2011年梅芳雪白时
